桃梨媽咪的英語啟蒙之路:從養耳朵到開口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其實桃梨媽咪英語啟蒙的路還在走

雖然梨仔的英語啟蒙看似成功一半,桃子的路卻走得很辛苦

桃梨媽咪是先看到別人的分享,

裡面提到英語啟蒙如何從養耳朵開始,

起初我很害怕,因為我英文真的不太好,

高中每次都是最後三名,每次都考不及格,

即使到了大學,英語程度也是很有限,多益考試大約落在500-550分左右

原先我只打算照著別人的建議走,想說這樣就可以了吧!

結果後來完全不是這麼回事XDDD


嬰兒學習語言的自然發展


首先來講講語言的發展,

每個嬰兒在自然發育的過程中,都是先聽、再說、然後讀、最後寫,

寶寶手冊上面也有標明發育里程碑,不論每個人的母語是什麼語言,

都是應該在相似的時間,達到一樣的進度,這就是所謂的發育里程碑。

這個過程不僅適用於母語,第二語言(如英語)學習也是如此,

即使可能會稍慢,但不同的語言啟蒙也是類似的發展,

學習模式與母語其實是非常相似的,這也是養耳朵的重要性

大約梨子8個月大的時候,我發現她中文聽力似乎可以聽懂一些話了

雖然還不會表達,但應該這時候發展英文的話,還不太會產生排斥,

於是我開始了英語啟蒙的道路


「聽」——養耳朵

語言的起點:大量的聆聽

  • 嬰兒時期:從新生兒開始,孩子就在環境中吸收語言的資訊,聽爸爸媽媽說話,這時候大腦會自動處理語言的節奏、語調與基本詞彙。
  • 母語 vs. 第二語言:中文與英語的語音環境不同,但大量接觸是語言習得的關鍵,例如用英文繪本、童謠來營造聆聽環境。


目前常聽到有幾個方法,

一個是媽媽念英語故事書給小孩聽,這部分主要是低幼(3歲以下),

隨著小孩程度上升,慢慢地增加難度,

媽媽發音不標準的部分用點讀筆補強。

另一個是廖彩杏的書單,低高幼都合適,

主要是以歌謠的方式讓小孩學英語

這兩個方式都有一個重點,就是聽,

不斷的聽,不斷的對話讓小孩能夠理解這個語言,

並且在低幼的狀況下不幫小孩翻譯,就像對著小嬰兒說中文我們也不會特別翻譯一樣,

我們頂多放慢,講的簡單一點,但不會特別去幫小孩翻譯,

他們會自己理解這個語言的組成、句型、使用方法等等。


不管哪個方式,我只能說都不輕鬆,

語言的使用就是需要累積,不可能一套故事書就學得會,

就像中文也是需要大量的聆聽及閱讀一樣。

梨仔 8 個月開始英語啟蒙,我從歌謠類的英文童書開始,

使用點讀筆增加趣味,以及讓她接觸母語發音的聲調。

第一套買的書就是毛毛蟲點讀筆的彩虹兔1+2合輯!!

這套真的很棒!! 改天我再仔細寫有關推薦的書籍!


「說」——輸出的開始,模仿與表達

從牙牙學語到完整句子

  • 語言輸出的第一步通常是模仿,孩子先從簡單的詞彙開始,慢慢發展成短句與完整對話。
  • 母語 vs. 第二語言的差異:中文發音有四聲變化,而英語則有連音、語調等不同挑戰點,不變的是,在小時候沒有接觸到的語言,長大都會產生一定的排斥,這也是我選擇低幼英語啟蒙的原因。


如何幫助孩子表達完整的句子?

  • 製造機會讓孩子說(例如選擇題「你要喝牛奶還是果汁?」)
  • 角色扮演與對話(用娃娃或故事書角色和孩子互動)
  • 不糾正錯誤,而是用正確句型回應(例如孩子說「我去商店買蘋果」,可以回應「你去商店買了蘋果呀!」


這部分梨仔大約在3歲的時候開始有英語詞彙出現,

只是她只有說"單詞",並沒有出現句子,

我大約買了幾百本的英文書,持續的念英文給她聽,

為了維持中文的程度,我也有花少少的時間念中文繪本,

但是在聽得懂中英文句子的狀況下,她始終不願意用英語開口

我買了更多的英文書,簡單的、難的都有,

這個問題持續到了四歲我都沒有辦法解決,

那時候我很納悶,為什麼呢?

聽得懂中英文句子的狀況下,中文都開口了,

英文為什麼卻遲遲不開口呢?


直到後來我找到問題了,即使我有從繪本輸入,

但對於語言來說,英文聽的詞彙量遠遠不及中文,

換句話說就是"英文聽得不夠多",

從聽得懂,到能說出來的程度,需要聽的詞彙量有非常大的差距,

因為生活中,中文是強勢語言,

我需要製造更多的英文環境,並且需要刺激她"仿說"

4歲的這個時間點,我找了卡通來補足這個部分,

每天10分鐘,播放一集Numberblocks,

除了這個之外我覺得Peppa pig也非常合適,

raw-image
raw-image



製造英文環境的部分我得說我的程度真的不太夠,

我可以說簡單的句子對話,但離母語人士還是太遠了,

使用卡通代替這個部分有達到一定的效果,

她在半年內聽力迅速的成長,能夠理解更多日常英語對話,

突破了一些口音的問題,另外仿說的部份我使用的了 Lingumi 這個app

因為英語已經有一定程度,故事書繪本等等也都能聽得懂,

所以這個app對她來說相對簡單,成就感高,也會督促她仿說,

一天只開放一堂課,大約10-15分鐘,是英式發音,

雖然標準沒有很高,只要仿說的音有大概對,就會給過,

不過剛好適合她,目前使用一年,基礎的課程已經快要全部上完了,

內容的部分她仍然是覺得非常簡單,要過心裏那關開口仿說比較難。

raw-image


「讀」——認字與理解的開始

學習認字 vs. 學習拼音

  • 中文學習的特色:中文在台灣有ㄅㄇㄆㄈ這個階段,但這通常會在大班或小學開始,認字的部分其實需要大量接觸與圖像記憶,因此繪本、識字卡片是好工具,若注音的部分有困難,可能是注音與字不好連結,可以考慮先跳過注音直接認字。
  • 英語學習的特色:英語的拼讀規則比較固定(Phonics),孩子可以用拼讀法來推測新單字的發音,通常會在4歲左右開始進行,因此自然拼讀法(Phonics)是學習關鍵。


如何提升「讀」的能力?

  • 中文:透過大量閱讀,讓孩子「看圖猜字」
  • 英文:搭配 Phonics 教學,幫助孩子建立拼讀能力

Phonics的部分我也走了很久了,從兩歲開始就嘗試要教她ABC,但真的不容易

時間太早都是徒勞,尤其她又不喜歡字卡,

我買了很多Phonics相關書籍想要藉由故事來讓她認識發音,

連牛津樹這套自然拼音的書籍我都整套買了,

但都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不過Phonics的歌反覆聽可以達到一點作用,

讓她腦中可以連結字母發音會出現在單字的字首,

到現在要五歲了,在上完Lingumi裡面的Phonics,搭配卡通Alphablocks

感覺已經有點效果了,好像有能力讀的懂一些英文了哦


raw-image

「寫」——語言學習的最後一關

寫作是綜合能力的展現

  • 中文的挑戰:筆畫多、需要大量練習記憶
  • 英語的挑戰:拼字與語法規則較複雜


不論哪個語言,小孩都會有段時間對寫字開始有興趣,

拿著筆胡亂塗鴉假裝自己會寫字,

梨仔4歲半開始自主仿寫數字,前陣子會仿寫英文字母,

也會要求我寫簡單的英文單字給她,她想要仿寫,


也有聽說其他家長在小孩程度好一點之後鼓勵小孩寫日記,

這部分我還沒有太多的經驗,以後再來分享,

不過以目前梨子的程度來看,

她聽得懂母語人士的英文,也願意說簡單的句子,

這在一個母語不是英文的我,試圖靠綿薄之力讓她未來在語言減少一些隔閡,

真的走到現在不容易,尤其是在她開口之前,

我讀了那麼多書,不知道她懂不懂,

不知道有沒有用,不知道還有多久才會出現口說,

度過這個茫然的階段之後,才發現原來我已經努力了這麼久!


講到這邊,桃子最近也開始在英語啟蒙,她還在歌謠的階段,

還不能接受英語句子,這部分因為她語言發展比較落後,

所以英語啟蒙慢了大約一年開始,1歲半左右比較認真地帶,

排斥的程度比梨仔大得多,會憤怒地把書闔上,

複製一樣的程序在她身上也是不太容易


桃梨媽咪建議大家在發展小孩的其他語言時,需要順應語言的自然發展,

無論是中文還是英語,學習順序都是「聽 → 說 → 讀寫」,

只要掌握這個規律,就能讓孩子更自然地學習語言,

也不需要急於教寫字或拼音,太早開始反而會事倍功半,

應該先確保「聽說」能力足夠,這樣「讀寫」才會更順利,

也建議大家要抓住低幼這個年齡,這時間不排斥任何語言,

2-3種語言對於嬰兒來說,應該是都辦得到的,

重點是需要持之以恆,不要放棄,一定會開花結果哦!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桃梨媽咪的知識庫(科學X育兒筆記)
17會員
54內容數
桃梨媽媽在基因檢測公司多年,用最簡單的方式解釋教養的科學,希望文字可以帶給大家溫暖與希望~喜歡我的話,請記得追蹤並給我一個愛心哦<3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其實桃梨媽咪英語啟蒙的路還在持續 雖然梨仔的英語啟蒙看似成功一半,桃子的路卻走得很辛苦 英文不太好的桃梨媽咪,來分享這種情況下, 如何協助小孩進行英語啟蒙,如何從養耳朵開始學英文!
Thumbnail
其實桃梨媽咪英語啟蒙的路還在持續 雖然梨仔的英語啟蒙看似成功一半,桃子的路卻走得很辛苦 英文不太好的桃梨媽咪,來分享這種情況下, 如何協助小孩進行英語啟蒙,如何從養耳朵開始學英文!
Thumbnail
所謂的‘’雙語‘’,按我的標準,是能夠精通母語以及一個外語。口語的能力要道地,讀寫最起碼都要達到高中的程度,或以上。這是我們家希望孩子能夠達到的水準,也是全家共同努力的目標。 以前看過一些年輕的美國ABC (美裔華人, American Born Chinese) ,說得一口流利的台語,可是他們的
Thumbnail
所謂的‘’雙語‘’,按我的標準,是能夠精通母語以及一個外語。口語的能力要道地,讀寫最起碼都要達到高中的程度,或以上。這是我們家希望孩子能夠達到的水準,也是全家共同努力的目標。 以前看過一些年輕的美國ABC (美裔華人, American Born Chinese) ,說得一口流利的台語,可是他們的
Thumbnail
最近,我們想讓籽籽在家開口練習說英文, 但是很擔心只認得一點英文字母的他會對線上課程不適應 還可能導致對英文學習感到乏味,甚至排斥 正當我們苦惱時,從朋友交流得知符合: 無論啟蒙期,還是零英文基礎的孩子,都能夠輕鬆學英文的線上課 讓我們興奮不已,趕快預約! 上週,籽籽終於體驗了 Oi
Thumbnail
最近,我們想讓籽籽在家開口練習說英文, 但是很擔心只認得一點英文字母的他會對線上課程不適應 還可能導致對英文學習感到乏味,甚至排斥 正當我們苦惱時,從朋友交流得知符合: 無論啟蒙期,還是零英文基礎的孩子,都能夠輕鬆學英文的線上課 讓我們興奮不已,趕快預約! 上週,籽籽終於體驗了 Oi
Thumbnail
孩子學習說話的過程充滿奇妙,而學習第二語言也是一個挑戰。本文探討如何教養孩子學習說話與英語的關鍵,並分享心得及方法。
Thumbnail
孩子學習說話的過程充滿奇妙,而學習第二語言也是一個挑戰。本文探討如何教養孩子學習說話與英語的關鍵,並分享心得及方法。
Thumbnail
這是一套英國老牌Ladybird出版社出版的分級讀本,書中精心設計,每本介紹10個常見字,可幫助孩子掌握sight words,逐漸邁向獨立閱讀之路。透過自然閱讀,學會理解及發音,培養閱讀習慣並愛上閱讀,讓書本成為小讀者的終身朋友。
Thumbnail
這是一套英國老牌Ladybird出版社出版的分級讀本,書中精心設計,每本介紹10個常見字,可幫助孩子掌握sight words,逐漸邁向獨立閱讀之路。透過自然閱讀,學會理解及發音,培養閱讀習慣並愛上閱讀,讓書本成為小讀者的終身朋友。
Thumbnail
我總纏著阿媽講她未出嫁前、做閨女時的故事,那時還是日據時代,一般人家若送小孩讀書上學,都只能學日文,而我阿媽卻受了正統的漢文教育。
Thumbnail
我總纏著阿媽講她未出嫁前、做閨女時的故事,那時還是日據時代,一般人家若送小孩讀書上學,都只能學日文,而我阿媽卻受了正統的漢文教育。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孩子英語教育的文章。如何用願力和力行,為臺灣孩子培養良好的英語表達能力和書寫能力。讓他們一開口,一寫字,就讓世人認出來。而且,是充滿好感,充滿敬佩的那種。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孩子英語教育的文章。如何用願力和力行,為臺灣孩子培養良好的英語表達能力和書寫能力。讓他們一開口,一寫字,就讓世人認出來。而且,是充滿好感,充滿敬佩的那種。
Thumbnail
雖然早期教育對於英語學習有利,但在適當的年齡開始學習仍然能夠取得良好的成果。關鍵在於教學方法和持續的學習支持。特別是幼兒時期,家長建議先確認母語是哪個語言,母語認同不僅是關係到語言,也牽涉到文化價值。  
Thumbnail
雖然早期教育對於英語學習有利,但在適當的年齡開始學習仍然能夠取得良好的成果。關鍵在於教學方法和持續的學習支持。特別是幼兒時期,家長建議先確認母語是哪個語言,母語認同不僅是關係到語言,也牽涉到文化價值。  
Thumbnail
準備讓孩子寫讀後心得,幫忙孩子尋找可以寫的主題(也算是一種複習) . 1、所知道的台灣俗諺與台灣民間關係 ---所知道的台灣習俗,真的寫對的,不多得不太到位。發現:你們並沒有好好觀察「台灣習俗」,因為沒有好好觀察,就不會有進一步的思考,為什麼有這樣的習俗。我覺得滿可惜的。
Thumbnail
準備讓孩子寫讀後心得,幫忙孩子尋找可以寫的主題(也算是一種複習) . 1、所知道的台灣俗諺與台灣民間關係 ---所知道的台灣習俗,真的寫對的,不多得不太到位。發現:你們並沒有好好觀察「台灣習俗」,因為沒有好好觀察,就不會有進一步的思考,為什麼有這樣的習俗。我覺得滿可惜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