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症康復之路:從絕望到重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去年十月起,我漸漸發現自己的狀態和往常不太一樣;十月中下旬病情更是急轉直下,醫師強烈建議我請假休養一陣子;直至十一月為了請假手續而轉至公立醫院看診,醫師診斷為「鬱症,重度,無精神病特徵」。


在重度憂鬱的期間,大多數日子是無力且絕望的,所幸我的床在窗戶旁邊,躺在床上也能曬曬太陽。漸漸地,我開始有力氣下床走路,從在房間裡繞圈子慢慢地走出房門散步,吃東西也逐漸有了味道。就這樣日復一日,我彷彿學步的嬰兒,重新學習好好呼吸、吃飯、睡覺、運動……


直至今年一月,我發現我能讀書、寫字了,雖然寫字的手仍然顫抖、思考依舊遲緩,但我很慶幸自己正走在越來越好的方向。到了二月初,研究所考試接踵而來,所幸自己大學所學和備課充分,加上閨密義氣相挺,二話不說就給我她準備研究所時的百頁讀書筆記,讓我能在短時間內抱抱佛腳。近期研究所陸續放榜,感謝身邊的一切助力,讓我得以榜上有名。


最近一次諮商,諮商師笑著告訴我:「妳這次好得很快。」並推薦我聽馬冠中醫師的《唯識》導讀,利用空檔時間聽,越慢越好。某天,在因緣際會之下,我在瑜珈教室發現了楊定一博士的《呼吸,為了療癒》一書,每次上瑜珈課前,我都會讀個幾章,並跟著書中的步驟練習呼吸。後來才得知,《唯識》也是楊定一博士的著作啊!這冥冥之中的因緣注定,讓我覺得這個世界實在很有趣。


雖然仍感覺記憶力不如以往,但我自認我的憂鬱已經好了大半。我很感謝我生病的這段日子(可能聽起來很奇怪),讓我得以停下來重新審視自己的身體、心靈及生活,重新向前走。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木子老ㄙ的天地
11會員
13內容數
一位很菜的高中國文老師。 也許是因為自己太用力生活,所以哭泣、所以憤怒。 有些難以說出口的,就轉化成文字吧。
木子老ㄙ的天地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上週因為重感冒併發中耳炎,沒想到中耳炎康復之後,又影響我的內耳造成眩暈症,某天晚上甚至因一直嘔吐、無法正常行走而掛急診……我一方面因為生病的不舒服感到難過,另一方面又慶幸自己正在延長病假中,得以好好休息……
2025/04/29
上週因為重感冒併發中耳炎,沒想到中耳炎康復之後,又影響我的內耳造成眩暈症,某天晚上甚至因一直嘔吐、無法正常行走而掛急診……我一方面因為生病的不舒服感到難過,另一方面又慶幸自己正在延長病假中,得以好好休息……
2025/03/29
近期是教師甄試的季節,許多考生每到週末就要拎著行李,跑遍各校園、考了一場又一場……有時候還得「趕場」,上午考完北部的學校,馬上飛奔到高鐵站趕下午的南部場。彷彿一群迷了路的海豚,在教甄的汪洋中浮浮沉沉,只為早點抵達屬於自己未來的那片海洋......
2025/03/29
近期是教師甄試的季節,許多考生每到週末就要拎著行李,跑遍各校園、考了一場又一場……有時候還得「趕場」,上午考完北部的學校,馬上飛奔到高鐵站趕下午的南部場。彷彿一群迷了路的海豚,在教甄的汪洋中浮浮沉沉,只為早點抵達屬於自己未來的那片海洋......
2025/03/20
教育部近期終於公布「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兼任代課及代理教師聘任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其中最值得注意的便是第十六條之一的新增條文:「代理教師具有代理該教育階段、類(科)別合格教師資格者,其提敘薪級,比照專任教師之規定。」
2025/03/20
教育部近期終於公布「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兼任代課及代理教師聘任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其中最值得注意的便是第十六條之一的新增條文:「代理教師具有代理該教育階段、類(科)別合格教師資格者,其提敘薪級,比照專任教師之規定。」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憂鬱症常常被形容為心理感冒了,有時候卻也痛苦到想要傷害自己!所以要怎麼評估自己是不是需要幫忙呢?
Thumbnail
憂鬱症常常被形容為心理感冒了,有時候卻也痛苦到想要傷害自己!所以要怎麼評估自己是不是需要幫忙呢?
Thumbnail
雖然被身心科醫生診斷為憂鬱症,但實際上我的病程裡時常會出現多樣化的症狀和情緒。今天想講的是,焦慮,是與憂鬱的低谷不同,另一種感受和症狀。而我的焦慮最終告訴我,原來他來自「我無法活在框架、我無法符合標準」的恐懼和不安。
Thumbnail
雖然被身心科醫生診斷為憂鬱症,但實際上我的病程裡時常會出現多樣化的症狀和情緒。今天想講的是,焦慮,是與憂鬱的低谷不同,另一種感受和症狀。而我的焦慮最終告訴我,原來他來自「我無法活在框架、我無法符合標準」的恐懼和不安。
Thumbnail
憂鬱症/躁鬱症的情緒起起伏伏,一下子心情好一下子又反常,身為患病之人,實在痛苦。無盡的累、疲乏總讓人不想做事、昏昏欲睡,這段無解的低落期,該怎麼解決呢?
Thumbnail
憂鬱症/躁鬱症的情緒起起伏伏,一下子心情好一下子又反常,身為患病之人,實在痛苦。無盡的累、疲乏總讓人不想做事、昏昏欲睡,這段無解的低落期,該怎麼解決呢?
Thumbnail
我常常用的社群軟體Threads上有很多有關憂鬱症、躁鬱症、焦慮症的人發布的文章,在我狀況好時,我真的好想抱抱他們、跟他們說一聲辛苦了。剛剛我在平台上搜尋「憂鬱症」,顯示的其中一個個人資訊名叫「憂鬱症戰勝了我」,多麼令人心碎啊⋯⋯ 精神病的苦誰懂呢 我的醫生都不太跟我說明我的病況,所以有很多
Thumbnail
我常常用的社群軟體Threads上有很多有關憂鬱症、躁鬱症、焦慮症的人發布的文章,在我狀況好時,我真的好想抱抱他們、跟他們說一聲辛苦了。剛剛我在平台上搜尋「憂鬱症」,顯示的其中一個個人資訊名叫「憂鬱症戰勝了我」,多麼令人心碎啊⋯⋯ 精神病的苦誰懂呢 我的醫生都不太跟我說明我的病況,所以有很多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憂鬱症的個人故事分享,包含了病症起因與症狀的描述、憂鬱與憂鬱症的區別,並提供了網站與社團資源。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憂鬱症的個人故事分享,包含了病症起因與症狀的描述、憂鬱與憂鬱症的區別,並提供了網站與社團資源。
Thumbnail
在過去的生命中,經歷過無數大大小小的負向經驗,也碰過無數多的壓力與挫折。這篇文章探討了當朋友或家人說你有憂鬱症時可能帶給你的感受,以及面對這種情況時的心理治療所尋求協助的重要性。
Thumbnail
在過去的生命中,經歷過無數大大小小的負向經驗,也碰過無數多的壓力與挫折。這篇文章探討了當朋友或家人說你有憂鬱症時可能帶給你的感受,以及面對這種情況時的心理治療所尋求協助的重要性。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作者重新接受憂鬱治療的心路歷程。對於這突如其來的消息,作者感到絕望和困惑。儘管她曾嘗試減藥並調整生活方式,但現實的轉變仍讓她感到不知所措。這段文字突顯了作者對治療過程中種種矛盾情緒的掙扎,以及對未來前路的不確定感。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作者重新接受憂鬱治療的心路歷程。對於這突如其來的消息,作者感到絕望和困惑。儘管她曾嘗試減藥並調整生活方式,但現實的轉變仍讓她感到不知所措。這段文字突顯了作者對治療過程中種種矛盾情緒的掙扎,以及對未來前路的不確定感。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作者如何面對憂鬱症,並從中找到成長和改變。雖然一開始作者討厭憂鬱症,但漸漸地學會接受並與它共處。最終,憂鬱症成為作者生命中的一部分,使她變得更堅強。文章強調逆境中的成長和勇氣。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作者如何面對憂鬱症,並從中找到成長和改變。雖然一開始作者討厭憂鬱症,但漸漸地學會接受並與它共處。最終,憂鬱症成為作者生命中的一部分,使她變得更堅強。文章強調逆境中的成長和勇氣。
Thumbnail
OK,guys. 你們殷殷期盼的文章來了。 「警告:此文章不適合沒有想要改變的人閱讀,不過要讀也不是不行(蛤);本文章毫無科學、理性、務實,僅為個人觀點及方法分享,有任何進一步需求請洽專業人士協助。本人不保證以下方法皆適用於每一個人。」
Thumbnail
OK,guys. 你們殷殷期盼的文章來了。 「警告:此文章不適合沒有想要改變的人閱讀,不過要讀也不是不行(蛤);本文章毫無科學、理性、務實,僅為個人觀點及方法分享,有任何進一步需求請洽專業人士協助。本人不保證以下方法皆適用於每一個人。」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從國中開始感受到情緒上的不對勁,經歷了躁狂與憂鬱交替的折磨,最終認識並接受自己患有躁鬱症。作者描述了躁期和鬱期的特點,以及對藥物的依賴和自我調整的過程。這篇文章對於瞭解躁鬱症患者的心路歷程有著獨特的價值,同時也展示了作者對生活的積極態度和調適能力。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從國中開始感受到情緒上的不對勁,經歷了躁狂與憂鬱交替的折磨,最終認識並接受自己患有躁鬱症。作者描述了躁期和鬱期的特點,以及對藥物的依賴和自我調整的過程。這篇文章對於瞭解躁鬱症患者的心路歷程有著獨特的價值,同時也展示了作者對生活的積極態度和調適能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