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十月起,我漸漸發現自己的狀態和往常不太一樣;十月中下旬病情更是急轉直下,醫師強烈建議我請假休養一陣子;直至十一月為了請假手續而轉至公立醫院看診,醫師診斷為「鬱症,重度,無精神病特徵」。
在重度憂鬱的期間,大多數日子是無力且絕望的,所幸我的床在窗戶旁邊,躺在床上也能曬曬太陽。漸漸地,我開始有力氣下床走路,從在房間裡繞圈子慢慢地走出房門散步,吃東西也逐漸有了味道。就這樣日復一日,我彷彿學步的嬰兒,重新學習好好呼吸、吃飯、睡覺、運動……
直至今年一月,我發現我能讀書、寫字了,雖然寫字的手仍然顫抖、思考依舊遲緩,但我很慶幸自己正走在越來越好的方向。到了二月初,研究所考試接踵而來,所幸自己大學所學和備課充分,加上閨密義氣相挺,二話不說就給我她準備研究所時的百頁讀書筆記,讓我能在短時間內抱抱佛腳。近期研究所陸續放榜,感謝身邊的一切助力,讓我得以榜上有名。
最近一次諮商,諮商師笑著告訴我:「妳這次好得很快。」並推薦我聽馬冠中醫師的《唯識》導讀,利用空檔時間聽,越慢越好。某天,在因緣際會之下,我在瑜珈教室發現了楊定一博士的《呼吸,為了療癒》一書,每次上瑜珈課前,我都會讀個幾章,並跟著書中的步驟練習呼吸。後來才得知,《唯識》也是楊定一博士的著作啊!這冥冥之中的因緣注定,讓我覺得這個世界實在很有趣。
雖然仍感覺記憶力不如以往,但我自認我的憂鬱已經好了大半。我很感謝我生病的這段日子(可能聽起來很奇怪),讓我得以停下來重新審視自己的身體、心靈及生活,重新向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