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太陽病,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名為傷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3.太陽病,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名為傷寒。

言傷寒主症。

①:寒邪重侵於北,故不隨即發熱,待侵南心受損才生火運而發熱。

②:寒邪盛於北太陽,隨北太陽經絡(膀胱經)走表外束。

③:南太陽逆南,土虛而侵中[1]。

④:北南皆太陽寒束。

註[1]:太陽寒水之邪,水侮土故脾當虛,是太陽病有脾病在中。

另:要知,八風發邪,以為經風,寒邪則剋火侮土侵水,是而太陽病心損而發熱陽抑等,脾損而嘔逆、乾嘔、心下滿等,腎損因在下焦而不為多;燥邪則剋木侮火侵金,是而陽明病肝損而胸脅滿、脅下硬滿(傷寒229條230條),心損而發狂、譫語(雖說為胃心相鄰而胃熱灼心),肺大腸損而喘、胸滿(傷寒36條)、大便難;相火邪則剋金侮水侵火,是而少陽病肺損而咳(傷寒96條),腎損而下焦寒,心損而心煩、嘿嘿;濕邪則剋水侮木侵土,是而太陰病腎損而自利(傷寒273條),肝損而脅下滿痛、頸項強(傷寒98條),脾損而腹滿痛、吐、食不下、自利(傷寒273條)手足溫;君火邪則剋金侮水侵火,肺損則咳(傷寒316條318條)、咽痛生瘡不能語言(傷寒310條311條312條),腎損則自利、下焦寒小便色白(傷寒282條)、躁(傷寒296條)、但欲寐,心損則亡陽心煩、汗出(傷寒29條289條)、四肢厥逆(傷寒283條)、欲寐;風邪則剋土侮金侵木,是而厥陰病脾損而不欲食、喜嘔、腹中痛、心下悸(傷寒96條),肺損而咳(傷寒96條所謂木火刑金),肝損而往來寒熱、胸脅苦滿、脅下痞硬(傷寒96條)。證據可查之於《內經-五常政大論篇第七十》等篇章,可得知六氣對於五行盛衰的影響。

avatar-img
0會員
13內容數
專注中醫研究,提升中醫普及,擊破醫學泡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明燈堂中醫保命集 的其他內容
2. 太陽病,①發熱,②汗出,惡風,③脈緩者,名為中風。 言中風主症。 ①心損生南火運,因風邪偏南偏深[1],故立即發熱。 ②南心受太陽而損,不打出血故榮弱,生火運散表欲補償,故衛強[2]。 ③風寒之邪在肌肉層(脾脈為緩)[3],加上寒混入南火運之抗而為脈緊混洪[4],故為脈緩。 註[1]
1.太陽之為病,①脈浮,②頭項強痛而③惡寒。 此條言太陽病的主症。 ①氣走表,乃因太陽寒侵南,心損生火運[1]抗之而走表,又北太陽邪走表[2],故脈浮。 ②邪在表循太陽經入於頭項,頭項僵硬而痛。 ③太陽寒侵北而冷於骨髓[3],所以主觀上惡寒。
本文探討五運六氣理論在中醫中的應用,解釋五運(木火土金水)和六氣(少陽、陽明、太陽、少陰、厥陰、太陰)的能量模式及其在人體中的分佈和流動,並結合《黃帝內經》、《傷寒論》、《四聖心源》等經典醫籍,闡述其與疾病的關係。
本文探討傷寒論的醫理基礎,闡述五運六氣與人體臟腑經絡的關係,並以圖表呈現其運行規律。文中參考了內經、靈樞、河圖、四聖心源等經典醫籍,詳細解釋了五運六氣的走向、屬性、特性及其相互影響,並結合臨床分析,深入淺出地剖析了傷寒論的理論框架。
本文探討中醫六氣理論,闡述陰陽相交下六氣(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厥陰、少陰)的開闔樞角色、陰陽多少,以及其特性和現象。並以圖表呈現六氣在陰陽圖中的位置、陰陽量和五行對應,解釋其在陰陽平衡和失衡狀態下的作用。
本文探討中醫理論中「氣」的本質,以《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篇第五》為基礎,運用風的產生比喻氣的產生,說明氣產生於陰陽盛衰之間,其作用在於平衡陰陽。並總結氣的四個特性:陰陽交流必產生盛衰,氣流動方向由盛走虛;陰陽平衡依靠氣;氣是能量的表現。
2. 太陽病,①發熱,②汗出,惡風,③脈緩者,名為中風。 言中風主症。 ①心損生南火運,因風邪偏南偏深[1],故立即發熱。 ②南心受太陽而損,不打出血故榮弱,生火運散表欲補償,故衛強[2]。 ③風寒之邪在肌肉層(脾脈為緩)[3],加上寒混入南火運之抗而為脈緊混洪[4],故為脈緩。 註[1]
1.太陽之為病,①脈浮,②頭項強痛而③惡寒。 此條言太陽病的主症。 ①氣走表,乃因太陽寒侵南,心損生火運[1]抗之而走表,又北太陽邪走表[2],故脈浮。 ②邪在表循太陽經入於頭項,頭項僵硬而痛。 ③太陽寒侵北而冷於骨髓[3],所以主觀上惡寒。
本文探討五運六氣理論在中醫中的應用,解釋五運(木火土金水)和六氣(少陽、陽明、太陽、少陰、厥陰、太陰)的能量模式及其在人體中的分佈和流動,並結合《黃帝內經》、《傷寒論》、《四聖心源》等經典醫籍,闡述其與疾病的關係。
本文探討傷寒論的醫理基礎,闡述五運六氣與人體臟腑經絡的關係,並以圖表呈現其運行規律。文中參考了內經、靈樞、河圖、四聖心源等經典醫籍,詳細解釋了五運六氣的走向、屬性、特性及其相互影響,並結合臨床分析,深入淺出地剖析了傷寒論的理論框架。
本文探討中醫六氣理論,闡述陰陽相交下六氣(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厥陰、少陰)的開闔樞角色、陰陽多少,以及其特性和現象。並以圖表呈現六氣在陰陽圖中的位置、陰陽量和五行對應,解釋其在陰陽平衡和失衡狀態下的作用。
本文探討中醫理論中「氣」的本質,以《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篇第五》為基礎,運用風的產生比喻氣的產生,說明氣產生於陰陽盛衰之間,其作用在於平衡陰陽。並總結氣的四個特性:陰陽交流必產生盛衰,氣流動方向由盛走虛;陰陽平衡依靠氣;氣是能量的表現。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本文探討AI筆記工具的優缺點、選擇建議及未來趨勢,比較NotebookLM、OneNote+Copilot、Notion AI、Obsidian+GPT插件和Palantir Foundry等工具,並強調安全注意事項及個人需求評估的重要性。
Thumbnail
全方位分析脫離繼承戰的方法,大膽猜測誰會成為卡丁國下一任國王。
熱傷害、中暑怎麼分? 天氣熱要多注意什麼? 不是晚上就不會有熱傷害!
Thumbnail
夏日氣溫升高,空氣的濕悶總讓人煩躁難安。太多的冰冷甜食,終日待在冷氣房裡,都會容易讓身體外熱內寒,體內濕氣過重,身體變得沉重浮腫,腸胃的不適症狀也變多了。  夏日五大常見困擾 1.心煩氣躁 2.腹脹不適 3.皮膚好油 4.身體沉重 5.蚊蟲攻擊
Thumbnail
小暑為二十四節氣之一,介於夏至與大暑之間的節氣,有大暑小暑之分,代表氣候炎熱應有程序之分,表示高溫開始發揮威力,即將進入最熱的時刻。 小暑逐步炎熱,大量流汗會造成心臟的負擔,這時補充大量水份是非常重要。 而此時陽氣浮於表就容易產生心浮氣躁、動怒、不安甚至焦躁易傷心與肝氣。 夏天需養好心
Thumbnail
頭頂上的太陽熾炎炎,汗珠在皮膚上滴滴流,盛夏裡上午10點至下午3點是最熱的時段,多數人都會選擇避開此時段,避免成為戶外火行者,其中幼兒和老年人在高溫下的風險更高,也反映在近期的熱傷害急診頻傳。我們不禁要問,對於氣候變遷每年高溫爆表的夏天,我們的生理系統如何應對極端溫度的傷害呢?
Thumbnail
歡迎來到夏至!!!濕熱高溫的氣候,將繼續維持好幾個月!要如何舒適過完酷夏呢? 一直吃冰?吹冷氣?你知道這樣很傷『心』嗎😂有一種方式叫做穿衣服維持身體恆溫,就不會那麼燥熱啦! 歡迎看看芳療師媽媽的酷暑筆記😊
Thumbnail
夏季節氣經絡芳療 足蕨陰肝經 | 足少陽膽經 節氣介紹 立夏 小滿 芒種 夏至 小暑 大暑 夏季注意事項 1:立夏後氣溫漸漸地攀升,多補充水份 2:脾胃經絡運行中處於偏弱,食欲自然不佳,強壯脾胃經絡功能
「傷寒發熱,下利至甚,厥不止者,死」,傷寒邪入厥陰,發熱本應該是好事,代表胃陽回頭,下利應該會止住,但卻一直下利,手腳仍舊冰冷,所以「發熱」是陽外越,不是陽回頭,這條辨與上一條辨講的都是相同的東西。
Thumbnail
2024/03/06 昨天好不容易出現的太陽,今天又被陰雨連綿取代了,溫暖的感覺一下子又變寒冷,心情多少也有些陰鬱。對我來說,氣溫的變化會影響我很多,甚至會出現偏頭痛的老毛病。陰雨連綿的天氣、寒冷的冬天,對於憂鬱症患者,也可能會是難熬的時刻。 早上讀完了小說《星期五的書店》,從圖書館領回來的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本文探討AI筆記工具的優缺點、選擇建議及未來趨勢,比較NotebookLM、OneNote+Copilot、Notion AI、Obsidian+GPT插件和Palantir Foundry等工具,並強調安全注意事項及個人需求評估的重要性。
Thumbnail
全方位分析脫離繼承戰的方法,大膽猜測誰會成為卡丁國下一任國王。
熱傷害、中暑怎麼分? 天氣熱要多注意什麼? 不是晚上就不會有熱傷害!
Thumbnail
夏日氣溫升高,空氣的濕悶總讓人煩躁難安。太多的冰冷甜食,終日待在冷氣房裡,都會容易讓身體外熱內寒,體內濕氣過重,身體變得沉重浮腫,腸胃的不適症狀也變多了。  夏日五大常見困擾 1.心煩氣躁 2.腹脹不適 3.皮膚好油 4.身體沉重 5.蚊蟲攻擊
Thumbnail
小暑為二十四節氣之一,介於夏至與大暑之間的節氣,有大暑小暑之分,代表氣候炎熱應有程序之分,表示高溫開始發揮威力,即將進入最熱的時刻。 小暑逐步炎熱,大量流汗會造成心臟的負擔,這時補充大量水份是非常重要。 而此時陽氣浮於表就容易產生心浮氣躁、動怒、不安甚至焦躁易傷心與肝氣。 夏天需養好心
Thumbnail
頭頂上的太陽熾炎炎,汗珠在皮膚上滴滴流,盛夏裡上午10點至下午3點是最熱的時段,多數人都會選擇避開此時段,避免成為戶外火行者,其中幼兒和老年人在高溫下的風險更高,也反映在近期的熱傷害急診頻傳。我們不禁要問,對於氣候變遷每年高溫爆表的夏天,我們的生理系統如何應對極端溫度的傷害呢?
Thumbnail
歡迎來到夏至!!!濕熱高溫的氣候,將繼續維持好幾個月!要如何舒適過完酷夏呢? 一直吃冰?吹冷氣?你知道這樣很傷『心』嗎😂有一種方式叫做穿衣服維持身體恆溫,就不會那麼燥熱啦! 歡迎看看芳療師媽媽的酷暑筆記😊
Thumbnail
夏季節氣經絡芳療 足蕨陰肝經 | 足少陽膽經 節氣介紹 立夏 小滿 芒種 夏至 小暑 大暑 夏季注意事項 1:立夏後氣溫漸漸地攀升,多補充水份 2:脾胃經絡運行中處於偏弱,食欲自然不佳,強壯脾胃經絡功能
「傷寒發熱,下利至甚,厥不止者,死」,傷寒邪入厥陰,發熱本應該是好事,代表胃陽回頭,下利應該會止住,但卻一直下利,手腳仍舊冰冷,所以「發熱」是陽外越,不是陽回頭,這條辨與上一條辨講的都是相同的東西。
Thumbnail
2024/03/06 昨天好不容易出現的太陽,今天又被陰雨連綿取代了,溫暖的感覺一下子又變寒冷,心情多少也有些陰鬱。對我來說,氣溫的變化會影響我很多,甚至會出現偏頭痛的老毛病。陰雨連綿的天氣、寒冷的冬天,對於憂鬱症患者,也可能會是難熬的時刻。 早上讀完了小說《星期五的書店》,從圖書館領回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