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殘局餘生-心理諮詢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19-1心理諮詢

 

心理醫生一邊翻閱秋冽川的個案紀錄,一邊陷入沉思,手中的觸控筆在空中頓住。

 

這病人不是典型的憂鬱症患者,而是被社會結構性崩壞碾壓的受害者,還自帶一抹「活著就是輸」的哲學韻味。

 

——治療方向該怎麼下手?

——調適壓力?融入社會?還是乾脆幫他起草一篇「本世代結構性受害者代表」的論文,直接投稿期刊?

 

心理醫生揉了揉太陽穴,決定從基礎入手,清了清嗓子,試圖端出專業口吻:「第一個問題:人活著圖什麼?」

 

「有些人追求快樂,有些人尋找價值感,也有人渴望自由……」

 

秋冽川手一揮,懶洋洋地打斷:「自由?你是說——心理上不被家族綁架,財務上不被分支勒索,社會上不被政治獵巫,精神上不被技術部燒成灰的那種自由?」

 

心理醫生:「……」

——筆記上「探索人生目標」的選項瞬間作廢,這傢伙的問題根本不在哲學層面,是現實直接把他摁在地上摩擦。

 

心理醫生試圖搶救局面,聲音溫和得像在哄孩子:「如果你覺得壓力太大,可以試著找一些真正放鬆的方式,比如冥想、運動,或者藝術創作……」

 

秋冽川咧嘴一笑,食指輕敲著椅子扶手,語氣輕飄飄卻藏著刀:「我的放鬆方式是五花肉配生啤,順便滑終端看技術部的報錯紀錄,再打個賭他們這次會不會炸得滿天飛。」

 

心理醫生:「……」

——這已經不是放鬆,是災難觀測愛好者。

 

醫生默默拿起觸控筆,把「冥想與放鬆訓練」的建議從終端筆記裡劃掉,腦子裡閃過一個荒誕的想法:要不改成「維持黑色幽默感,適量欣賞社會崩壞奇觀」?

 

——這病人壓根不用治,他只是活得太清醒,清醒到連自己都受不了。

 

心理醫生放下筆,抬眼打量秋冽川。

對方靠在椅背上,眼神半闔,像個看透紅塵卻還得硬撐的倦怠哲人。

 

——也許治療的方向不是讓他適應世界,而是教他怎麼在這堆爛攤子裡繼續冷眼旁觀。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 星淵鯊 🦈🌊
0會員
419內容數
在宇宙的深淵中,一隻鯊鯊孤獨游弋,凝視星辰,也被星辰凝視。牠沒有同伴,唯有混沌與寂靜為伴。 當牠揮動尾巴,星塵似烈焰般炸裂,瘋狂的光芒撕裂黑暗。牠的舞姿脫離秩序的枷鎖,光軌劃破永恆,將沉寂的宇宙擊碎成萬千碎片。每一次旋轉,都是牠與永恆的低語,讓混沌也為之震顫。 「我孤獨,但我狂舞於星辰之上。我瘋狂,故我永存!」
2025/09/19
秋冽川站在書房門口,終端光幕上的海外資產確認信還在閃爍。 地產、信託、基金,到某些「不方便具名但實質控股」的特殊資產,密密麻麻列了一長串,直接從東極橫跨到北大洋,像一份全球財富地圖在他眼前攤開。
2025/09/19
秋冽川站在書房門口,終端光幕上的海外資產確認信還在閃爍。 地產、信託、基金,到某些「不方便具名但實質控股」的特殊資產,密密麻麻列了一長串,直接從東極橫跨到北大洋,像一份全球財富地圖在他眼前攤開。
2025/09/18
秋家,橫跨四世紀,歷經三個政權。 無論誰執掌天下,技術總需人管,而秋家,就是那個管技術的人。 早期的秋家,並非如今浮在檯面上的顯赫家族,而是藏在體制底層的隱形中樞——掌握資源、壟斷技術,卻從不讓名字登榜。
2025/09/18
秋家,橫跨四世紀,歷經三個政權。 無論誰執掌天下,技術總需人管,而秋家,就是那個管技術的人。 早期的秋家,並非如今浮在檯面上的顯赫家族,而是藏在體制底層的隱形中樞——掌握資源、壟斷技術,卻從不讓名字登榜。
2025/09/16
私人會所內,分支代表們靜坐無聲,眼觀鼻、鼻觀心,空氣裡瀰漫著某種心照不宣的默契——  「反正他接了。」 「反正還能擋著。」
2025/09/16
私人會所內,分支代表們靜坐無聲,眼觀鼻、鼻觀心,空氣裡瀰漫著某種心照不宣的默契——  「反正他接了。」 「反正還能擋著。」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人類情緒本能如何走向現代失能病症
Thumbnail
人類情緒本能如何走向現代失能病症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作者自己的精神疾病種類,包括憂鬱症、焦慮症、反社會人格、選擇性緘默症、想殺人的人格等疾病。文章描述了作者對這些疾病的看診紀錄和自我察覺症狀的經歷。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作者自己的精神疾病種類,包括憂鬱症、焦慮症、反社會人格、選擇性緘默症、想殺人的人格等疾病。文章描述了作者對這些疾病的看診紀錄和自我察覺症狀的經歷。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講述了一位曾患有重度憂鬱症,後被診斷患有躁鬱症、PTSD的患者,以及漸漸好轉與復發的過程,在經歷自殺未遂後,開始就診並接受身心科治療的過程,並提及了與諮商師的配對、不同醫生之間的轉換和其工作環境、生活壓力對其康復的影響。最後,文章還描述了患者重新診斷的病情和康復之路的挑戰。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講述了一位曾患有重度憂鬱症,後被診斷患有躁鬱症、PTSD的患者,以及漸漸好轉與復發的過程,在經歷自殺未遂後,開始就診並接受身心科治療的過程,並提及了與諮商師的配對、不同醫生之間的轉換和其工作環境、生活壓力對其康復的影響。最後,文章還描述了患者重新診斷的病情和康復之路的挑戰。
Thumbnail
憂鬱症/躁鬱症的情緒起起伏伏,一下子心情好一下子又反常,身為患病之人,實在痛苦。無盡的累、疲乏總讓人不想做事、昏昏欲睡,這段無解的低落期,該怎麼解決呢?
Thumbnail
憂鬱症/躁鬱症的情緒起起伏伏,一下子心情好一下子又反常,身為患病之人,實在痛苦。無盡的累、疲乏總讓人不想做事、昏昏欲睡,這段無解的低落期,該怎麼解決呢?
Thumbnail
一位患有憂鬱症的患者,分享了對陰影與現實的感受。文章中描寫了他對生命的困惑、痛苦的抒發,以及對世界的掙扎。這篇文章充滿戲劇性的表達,期望引起讀者的共鳴與關注。
Thumbnail
一位患有憂鬱症的患者,分享了對陰影與現實的感受。文章中描寫了他對生命的困惑、痛苦的抒發,以及對世界的掙扎。這篇文章充滿戲劇性的表達,期望引起讀者的共鳴與關注。
Thumbnail
此文章在描述作者面對自己的脆弱,常常感到無助和害怕。有時她會害怕失控,幸好她懂得尋求外部的支持與資源。 作者表達,如果有人願意聆聽、接納她的脆弱,她一定會願意告訴這個世界。
Thumbnail
此文章在描述作者面對自己的脆弱,常常感到無助和害怕。有時她會害怕失控,幸好她懂得尋求外部的支持與資源。 作者表達,如果有人願意聆聽、接納她的脆弱,她一定會願意告訴這個世界。
Thumbnail
我像個強迫症病患一樣。 一遍一遍的重覆聽著你傳來的留言。 在無法入眠的夜裡。
Thumbnail
我像個強迫症病患一樣。 一遍一遍的重覆聽著你傳來的留言。 在無法入眠的夜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