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化從細節做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早上進校門,一個同學向迎面而來的老師問好,同事分神沒有注意到。下一秒鐘,另一個孩子向同事問好,老師回應了。這一段過程或許每天都會遇見,但極有可能無意中傷了孩子的心。過了一會兒,福利社阿姨走進校門,那位孩子也大聲的向阿姨問好,阿姨說:好乖,很有禮貌,下課到福利社來,阿姨請你吃東西。師生之間的對話相處,小小的一個不留心,對於孩子來說,可能是影響孩子行為的一個重要關鍵。

今天段考的空檔,輪到我看孩子的自習,走在孩子教室的桌位間,見到一個孩子的筆記,這是一個地理筆記,孩子圖文併陳的資訊整理,讓我感到驚豔,孩子畫的真好。我對孩子說:可以拍照和導師與地理老師分享嗎?孩子點點頭說可以,或許是我的喜悅,帶動了孩子的心情,孩子笑了笑。與導師分享後,才知道這位孩子比較內向,有自閉的傾向,但或許是孩子的自卑,所以特質顯現能力常常容易被忽略。

耳邊常常聽到家長生氣的說:教孩子教了百遍,孩子還是不會。這時我會提醒家長,如果是一定必要的能力,檢視自己所用的方法如果沒有錯,那請再教,或許用不到百遍,可能再教一遍孩子就學會了,或許孩子早已經學會了,只是表達的方式不符合家長的期待,或許是家長沒有察覺到。

國中硬式棒球全國聯賽比賽結束了,我做了一個小小調查,這個問卷只有一個題目,如果你參加了這項比賽,不管是第一名或未進級,我想問孩子們:「這次的聯賽讓你得到了什麼?失去了什麼?得到的如何運用?失去的如何補強?」掌握孩子比賽後回來時的狀況並適時引導,這是對的。

班上每天例行的學習規劃持續著,經過每天的觀察與記錄,發現孩子上課的專注度比較高,想讀書的情緒也比之前好,可是缺少了以前學習時的快樂。今天我把一個孩子叫過來,我告訴孩子我的觀察,並提醒孩子,快樂學習才能持久,見孩子展開笑容,這三分鐘的對話是有效率的。

或許有人會問,為什麼我只找一位孩子,不是全班,只找一位孩子的原因是因為我知道,由孩子去轉述我的認知,不僅轉述孩子能體會更多,班上能理解的孩子一定不會只有一個,可能會超過一半。有了適合的作為,順向的引領,由孩子來教孩子,效果常會令人驚奇。

avatar-img
鍾老師教室
1會員
41內容數
轉變~教與學的藝術 角落教學,故事中心 教育本質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鍾老師教室 的其他內容
為什麼在同樣的教室上同樣的課,花同樣的時間學同樣的東西,有些孩子就可以吸收的很好,有些孩子的收獲卻少得可憐呢?
在教育現場服務將滿二十年,第一眼要區分出孩子是七年級、八年級還是九年級,並不是件難事,因為他們每個人都會有對應年齡上的鮮明特質。 從認知發展的角度來說,孩子的成階段會經過三個叛逆期,第一個叛逆期通常會出現在三、四歲,第二個階段常出現在小一、小二時,第三個階段則會是在國中前後。而這三個階段的「叛逆期
放學了,某個孩子在班級上的黑板寫下了一句話:「只要你足夠認真,就可以拿到好成績,不用再羡慕別人了!」每一個孩子都有獨一無二的優勢,但優勢中比較容易被發現的是屬於學業與才藝方面的特質,而藏於內心深處的光芒和潛力則常被忽略,也因此失掉了許多激發潛能的最佳時機。
文獻研究指出,國中時期是探索未來與生涯規劃的重要分水嶺,如果孩子早在13歲以前就有明確的目標,成功的機率會高出很多。帶得走的能力是「轉變~教與學的藝術」這本書的結論之一,孩子們的開始、經過與轉變,將會在書中一一出現,好像有先射箭再晝靶的意象,必定會百發百中。
2017年,中部某一個小學,在全國五年級學生的基本學習能力測驗中,棒球隊的學生在國文、英文的平均答對率只為46%、41%,甚至數學的平均答對率僅有26%。這些統計數字都比一般學生低。回歸教育本質,基本學力是讓孩子能走更長遠的基礎,長期下來如果因為「打球」而忽略了基本學力,未來只會更容易放棄學習。
本文探討習慣養成的重要性,並分享透過陪伴與引導,培養學生良好習慣的教學經驗。從閱讀習慣的養成到班級經營的習慣目標設定,作者強調習慣不需要強求,而會自動執行。文章分享在陪伴體育班孩子三年的過程中,記錄學生生活點滴,並說明學生成就評量不應只侷限於考試成績,而應涵蓋學校生活與學習的整體表現。
為什麼在同樣的教室上同樣的課,花同樣的時間學同樣的東西,有些孩子就可以吸收的很好,有些孩子的收獲卻少得可憐呢?
在教育現場服務將滿二十年,第一眼要區分出孩子是七年級、八年級還是九年級,並不是件難事,因為他們每個人都會有對應年齡上的鮮明特質。 從認知發展的角度來說,孩子的成階段會經過三個叛逆期,第一個叛逆期通常會出現在三、四歲,第二個階段常出現在小一、小二時,第三個階段則會是在國中前後。而這三個階段的「叛逆期
放學了,某個孩子在班級上的黑板寫下了一句話:「只要你足夠認真,就可以拿到好成績,不用再羡慕別人了!」每一個孩子都有獨一無二的優勢,但優勢中比較容易被發現的是屬於學業與才藝方面的特質,而藏於內心深處的光芒和潛力則常被忽略,也因此失掉了許多激發潛能的最佳時機。
文獻研究指出,國中時期是探索未來與生涯規劃的重要分水嶺,如果孩子早在13歲以前就有明確的目標,成功的機率會高出很多。帶得走的能力是「轉變~教與學的藝術」這本書的結論之一,孩子們的開始、經過與轉變,將會在書中一一出現,好像有先射箭再晝靶的意象,必定會百發百中。
2017年,中部某一個小學,在全國五年級學生的基本學習能力測驗中,棒球隊的學生在國文、英文的平均答對率只為46%、41%,甚至數學的平均答對率僅有26%。這些統計數字都比一般學生低。回歸教育本質,基本學力是讓孩子能走更長遠的基礎,長期下來如果因為「打球」而忽略了基本學力,未來只會更容易放棄學習。
本文探討習慣養成的重要性,並分享透過陪伴與引導,培養學生良好習慣的教學經驗。從閱讀習慣的養成到班級經營的習慣目標設定,作者強調習慣不需要強求,而會自動執行。文章分享在陪伴體育班孩子三年的過程中,記錄學生生活點滴,並說明學生成就評量不應只侷限於考試成績,而應涵蓋學校生活與學習的整體表現。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昨天去早市吃麵時,遇到了以前的學生家長。 他的小孩我印象很清楚,小時候被家長寵壞,變成是一個只知道讀書卻缺乏生活自律、甚至生活能力的學生。 我第一天教他就對家長講我會關注在生活能力部份,意思是訓練他有能力生存在社會上不會處處碰壁,家長很相信我,於是就開始進行改變性格大作戰了。 首先就是請他整理
Thumbnail
A乖乖地,不多話,也不太會主動跟別人說話,老師上課總是專心聽,就算隔壁同學嬉鬧聲已過大,還是繼續「表面上」專心聽課。聯想到剛進入團體生活(當年的幼稚園)的我,就是如此,不敢表達自己,不敢上課亂動,跟不敢跟同學一起嬉鬧,其實內心早已跟他們一起玩樂去了。
Thumbnail
受校方肯定的老師們齊聚交流 學期來到尾聲,德內ㄦ長期多元課輔合作學校紛紛表達對課輔老師們的肯定。這個週末我們邀請課輔老師們聚集在一起分享寶貴的教學經驗,彼此學習。 改變正在孩子身上發生 透過課輔老師的分享,我們喜悅於許多孩子的改變。曾經調皮的孩子愛上閱讀,平時躁動的孩子下課也會坐在位子上,
Thumbnail
妳昨天怎麼沒有出現?今天一來就收到一些暖心問候, 沒想到孩子已經牢記每位練習生出現的日子,被記得的感覺,好棒:) 好有趣的日誌 今天隨機拿了幾本日誌觀看,剛好阿亮老師也來說明一些注意事項,但拿起筆的我總是愣了好幾秒才下手,字要不要糾正呢?要抓這麼嚴格嗎?還是看的懂就好…孩子看到自己的日誌被圈這
Thumbnail
我一直覺得親師溝通很重要,也對老師很尊重,但昨天跟孩子班導的溝通卻讓我懷疑是不是代溝的問題。 我讓孩子參加課後班的動機很簡單,就是適應他所要待的求學生涯最長的環境。班上留課後班的同學只有個位數,但從這學期開始問題不斷。之前同學抱他、為他打架我想老師都處理好了我也就沒再詢問後續。
Thumbnail
班上一個活潑的孩子,時常處於心定不下來的狀態,上學期我排位置時,安排在我旁邊,行為漸漸有較穩定。後來每兩星期的輪排後,又恢復之前的樣子,我老早想把他調回來。 星期五換座位前,那孩子又在課堂上直接脫口而出,忘記規範,又被我提醒了。
Thumbnail
今天因為開IEP,連兩節課不在教室。 可以看得出來,就算我不在,管理階層及制度還是有運作,雖然不敢肯定當時情形怎麼樣就是了。 ------------------- 上回中午用餐時間故意晚點進教室,先在黑板上寫: 班長等全班回來後,請服務股長直接上工。(按排叫人盛午餐) 我做好心理準備回來
Thumbnail
以前當任課老師的時候,沒這種感覺,但當導師的時候,時常有這種感覺!! 一下順服你,一下反抗你! 一下很有禮貌,一下很沒禮貌。 一下上課很專心,一下很不專心。 一下子會跟你說很多很多的話,一下子又不發一語…… 難以捉摸! 就像每篇文章會得到的愛心數一樣,難以捉摸! #但能相遇皆心懷感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昨天去早市吃麵時,遇到了以前的學生家長。 他的小孩我印象很清楚,小時候被家長寵壞,變成是一個只知道讀書卻缺乏生活自律、甚至生活能力的學生。 我第一天教他就對家長講我會關注在生活能力部份,意思是訓練他有能力生存在社會上不會處處碰壁,家長很相信我,於是就開始進行改變性格大作戰了。 首先就是請他整理
Thumbnail
A乖乖地,不多話,也不太會主動跟別人說話,老師上課總是專心聽,就算隔壁同學嬉鬧聲已過大,還是繼續「表面上」專心聽課。聯想到剛進入團體生活(當年的幼稚園)的我,就是如此,不敢表達自己,不敢上課亂動,跟不敢跟同學一起嬉鬧,其實內心早已跟他們一起玩樂去了。
Thumbnail
受校方肯定的老師們齊聚交流 學期來到尾聲,德內ㄦ長期多元課輔合作學校紛紛表達對課輔老師們的肯定。這個週末我們邀請課輔老師們聚集在一起分享寶貴的教學經驗,彼此學習。 改變正在孩子身上發生 透過課輔老師的分享,我們喜悅於許多孩子的改變。曾經調皮的孩子愛上閱讀,平時躁動的孩子下課也會坐在位子上,
Thumbnail
妳昨天怎麼沒有出現?今天一來就收到一些暖心問候, 沒想到孩子已經牢記每位練習生出現的日子,被記得的感覺,好棒:) 好有趣的日誌 今天隨機拿了幾本日誌觀看,剛好阿亮老師也來說明一些注意事項,但拿起筆的我總是愣了好幾秒才下手,字要不要糾正呢?要抓這麼嚴格嗎?還是看的懂就好…孩子看到自己的日誌被圈這
Thumbnail
我一直覺得親師溝通很重要,也對老師很尊重,但昨天跟孩子班導的溝通卻讓我懷疑是不是代溝的問題。 我讓孩子參加課後班的動機很簡單,就是適應他所要待的求學生涯最長的環境。班上留課後班的同學只有個位數,但從這學期開始問題不斷。之前同學抱他、為他打架我想老師都處理好了我也就沒再詢問後續。
Thumbnail
班上一個活潑的孩子,時常處於心定不下來的狀態,上學期我排位置時,安排在我旁邊,行為漸漸有較穩定。後來每兩星期的輪排後,又恢復之前的樣子,我老早想把他調回來。 星期五換座位前,那孩子又在課堂上直接脫口而出,忘記規範,又被我提醒了。
Thumbnail
今天因為開IEP,連兩節課不在教室。 可以看得出來,就算我不在,管理階層及制度還是有運作,雖然不敢肯定當時情形怎麼樣就是了。 ------------------- 上回中午用餐時間故意晚點進教室,先在黑板上寫: 班長等全班回來後,請服務股長直接上工。(按排叫人盛午餐) 我做好心理準備回來
Thumbnail
以前當任課老師的時候,沒這種感覺,但當導師的時候,時常有這種感覺!! 一下順服你,一下反抗你! 一下很有禮貌,一下很沒禮貌。 一下上課很專心,一下很不專心。 一下子會跟你說很多很多的話,一下子又不發一語…… 難以捉摸! 就像每篇文章會得到的愛心數一樣,難以捉摸! #但能相遇皆心懷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