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猜心大戰!用「非暴力溝通」療癒關係裂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當吵架變成猜心遊戲」非暴力溝通的療癒魔法


你有沒有這種經驗?

明明想關心父母,脫口而出的卻是「你每次都這樣」;和伴侶吵架時,明明在說「我需要你」,話到嘴邊卻變成「你根本不在乎我」。這些對話像被施了詛咒,明明帶著好意,卻總變成互相傷害的利箭。

最近讀到《非暴力溝通,療癒關係的正向溝通法》一書,作者曉雅提出一個有趣觀點:「所有關係的問題,都是溝通的問題;而所有溝通的問題,都是思維模式的問題。」

這句話讓我恍然大悟——原來我們一直用「辯論賽」的邏輯在溝通:急著證明自己對、對方錯,卻忘了對話的本質是「連結」。


為什麼我們總是「暴力溝通」而不自知?

書中用「暴力之樹」的比喻,解釋了我們習慣的溝通模式:

  • 樹根:恐懼與評判
    害怕被否定、被拒絕,所以用攻擊來防衛(例如:「你從來不聽我說話!」)。
  • 樹幹:情緒綁架
    將感受與事實混為一談(例如伴侶遲到時心想:「他遲到=他不重視我」)。
  • 果實:語言暴力
    指責、嘲諷、冷戰⋯⋯這些都是恐懼結出的苦果。

💡 關鍵覺察:

當你說「你讓我很失望」時,其實是把情緒責任外包給對方;而非暴力溝通要練習說:「當你這麼做時,我感到失望,因為我需要被尊重。」

把「辯論賽」變成「雙人舞」

書中提出一套「非暴力思維框架」,我將其簡化成日常可操作的練習:

  • 步驟一:區分「事實」與「故事」

隨身帶本「覺察筆記」,每次情緒上來時,先寫下「客觀事實」「主觀解讀」。你會發現,90%的衝突來自我們編造的「內心小劇場」。

  • 步驟二:找到「感受」與「需求」
「情緒就像快遞包裹,裡面藏著未被滿足的需求。」

把常見指責語句改寫成「感受+需求」模式。例如:

「你根本不關心家務!」→ 「當家務都落在我身上時,我感到疲憊,需要分擔與支持。」

  • 步驟三:提出「可執行的溫柔請求」
「真正的請求,要允許對方說『不』。」

用「是否願意⋯?」取代「你應該⋯」,例如:「你願意在下次討論前先聽完我的想法嗎?」


非暴力溝通的終極秘密:修復與自己的關係

書中最打動我的章節,是關於「與自己和解」。

「所有對他人的批判,都是內在分裂的投射。」

當你懊惱「我又搞砸了提案」時:

    1. 覺察評判:「我在指責自己不夠優秀」
    2. 連結需求:「我需要成就感與自我肯定」
    3. 自我關懷:「這次經驗教會我準備要更周全,我願意給自己進步的空間」


當我們停止內在的戰爭,外在的衝突也會逐漸平息。


溝通的藝術,是愛的練習


非暴力溝通不是要我們當聖人,而是提供一套「情緒翻譯系統」,把那些帶著刺的真心話,轉化成能被接收的溫暖訊號。

就像書中說的:「當你學會這門愛的語言,你會發現——真正的好關係,不需要委曲求全,而是讓彼此都能舒服地做自己。」

下次當對話即將擦槍走火時,不妨試著默念這句書中金句:「我們不是在爭輸贏,而是在修復連結。」

或許,這就是讓關係從「互相傷害」走向「互相療癒」的起點。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N&R Design
20會員
29內容數
試著用文字來了解紀錄這個世界
N&R Design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如何運用《金剛經》智慧於商業及人生,闡述「銘印法則」影響個人感受及行為,並提出具體方法提升自我及團隊效能,最終目標在於如何在紅塵中修行,達到圓滿智慧。
Thumbnail
2025/04/29
如何運用《金剛經》智慧於商業及人生,闡述「銘印法則」影響個人感受及行為,並提出具體方法提升自我及團隊效能,最終目標在於如何在紅塵中修行,達到圓滿智慧。
Thumbnail
2025/04/22
要活下來你才有機會贏,從瞭解個性優缺點開始。尋找相對優勢,發掘個人潛力,並以自身血淚史提醒投資風險。文章並非投資建議,僅供參考。
Thumbnail
2025/04/22
要活下來你才有機會贏,從瞭解個性優缺點開始。尋找相對優勢,發掘個人潛力,並以自身血淚史提醒投資風險。文章並非投資建議,僅供參考。
Thumbnail
2025/04/19
選擇的真相:思想疆域的地圖邊界,探討潛意識與選擇的關聯,以及如何透過目標設定、精神校準、能量流動、觀察力提升、語言轉換等方法,提升自我認知,做出更好的選擇。
Thumbnail
2025/04/19
選擇的真相:思想疆域的地圖邊界,探討潛意識與選擇的關聯,以及如何透過目標設定、精神校準、能量流動、觀察力提升、語言轉換等方法,提升自我認知,做出更好的選擇。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中,分享脆弱的重要性。透過穩定的對話,作者分享了一個夥伴的轉變過程,從痛苦到學會喜歡自己。文章強調情感的表達及不帶評價的聆聽可以讓人感受到支持與理解,進而提升幸福感。同時也鼓勵讀者學會理解自己,成為自己的最佳朋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中,分享脆弱的重要性。透過穩定的對話,作者分享了一個夥伴的轉變過程,從痛苦到學會喜歡自己。文章強調情感的表達及不帶評價的聆聽可以讓人感受到支持與理解,進而提升幸福感。同時也鼓勵讀者學會理解自己,成為自己的最佳朋友。
Thumbnail
本文探討心靈創傷的本質、常見的療癒方法以及如何與內心的創傷建立和解與平和的關係,提供有效的療癒方法,並提出如何與內心的創傷和平共處的策略。
Thumbnail
本文探討心靈創傷的本質、常見的療癒方法以及如何與內心的創傷建立和解與平和的關係,提供有效的療癒方法,並提出如何與內心的創傷和平共處的策略。
Thumbnail
對自己的內心進行一次溫柔的對話,不要過於苛刻。體察自己的心情,並給予自己溫柔和支持。我們一起來看看自己,好嗎?
Thumbnail
對自己的內心進行一次溫柔的對話,不要過於苛刻。體察自己的心情,並給予自己溫柔和支持。我們一起來看看自己,好嗎?
Thumbnail
當你感受到不被了解,甚至是誤解的時候,是否想要急著解釋或化解彼此之間的關係?然而,我們都知道,要改變一個人的想法與個性,或是自己與他人內心深處根深蒂固的觀念,似乎難如登天,只能任憑抑鬱難伸的情緒在內心蔓延。 《心靈家書的療癒力量》這本書便是作者意識到許多人受困於各式各樣的人際關係,尤其與家
Thumbnail
當你感受到不被了解,甚至是誤解的時候,是否想要急著解釋或化解彼此之間的關係?然而,我們都知道,要改變一個人的想法與個性,或是自己與他人內心深處根深蒂固的觀念,似乎難如登天,只能任憑抑鬱難伸的情緒在內心蔓延。 《心靈家書的療癒力量》這本書便是作者意識到許多人受困於各式各樣的人際關係,尤其與家
Thumbnail
透過敘事治療的增能對話方式,本文分享了一位高功能助人者如何走出痛苦,並呼籲人們在面對他人的困難時,重視聆聽與陪伴的重要性,而不是急著提出解決方案。情緒的真正需要是一份同在與理解。讀者將得到一些實用的敘事治療技巧。 若對敘事有好奇,歡迎寄信或留言互動。
Thumbnail
透過敘事治療的增能對話方式,本文分享了一位高功能助人者如何走出痛苦,並呼籲人們在面對他人的困難時,重視聆聽與陪伴的重要性,而不是急著提出解決方案。情緒的真正需要是一份同在與理解。讀者將得到一些實用的敘事治療技巧。 若對敘事有好奇,歡迎寄信或留言互動。
Thumbnail
面對與家人的衝突,你總是選擇退縮或逃避嗎?你想學習新的應對衝突的方式,卻始終找不到方向嗎?歡迎4/25(四)早上10:00-12:00來聽我們的生命故事喔~看這些年來我們是如何把敘事治療的精神與方法應用在生活中,在面臨與家人的衝突時,如何翻譯對方看似指責的語言,將衝突由大化小,活出更幸福的人生  
Thumbnail
面對與家人的衝突,你總是選擇退縮或逃避嗎?你想學習新的應對衝突的方式,卻始終找不到方向嗎?歡迎4/25(四)早上10:00-12:00來聽我們的生命故事喔~看這些年來我們是如何把敘事治療的精神與方法應用在生活中,在面臨與家人的衝突時,如何翻譯對方看似指責的語言,將衝突由大化小,活出更幸福的人生  
Thumbnail
當我們面對令人沮喪的情況時,有時候「算了」不僅僅是對自己說的話,更是在學會放下和釋懷,接受失望的過程中,我們可能會得到更多的力量和平靜。
Thumbnail
當我們面對令人沮喪的情況時,有時候「算了」不僅僅是對自己說的話,更是在學會放下和釋懷,接受失望的過程中,我們可能會得到更多的力量和平靜。
Thumbnail
在人際關係中,總是「說者無意、聽者有心」,而這些誤會,最終導致關係的疏離或破裂。文章分享⁣面對關係中的受傷,如何運用三步驟帶自己走出來~
Thumbnail
在人際關係中,總是「說者無意、聽者有心」,而這些誤會,最終導致關係的疏離或破裂。文章分享⁣面對關係中的受傷,如何運用三步驟帶自己走出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