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嬰房的變與不變:老牌母嬰店如何在市場中找到新機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麗嬰房的變與不變:老牌母嬰店如何在市場中找到新機會?

麗嬰房的變與不變:老牌母嬰店如何在市場中找到新機會?


麗嬰房成立於 1971 年,曾是台灣代表性的母嬰用品與童裝品牌,擁有上千家門市,陪伴許多家庭走過育兒時光。

近 10 年來,台灣 0–4 歲人口減少 40%,童裝市場的成長動能轉向「單價提升」與「消費升級」。

而全球童裝市場仍以 8.76% 的年均成長率擴張,主要來自高端童裝與電商,而非傳統實體零售。

面對市場變化,麗嬰房近年來積極推動數位轉型,發展零售媒體網路(RMN)與會員經營。

品牌的角色,或許也正迎來新的調整時機。


市場變了,老品牌怎麼應對?

麗嬰房的狀況,並不是單一問題,而是整個市場變了

消費者的購物習慣、競爭對手、品牌定位都發生了變化。這讓品牌不能只靠過去的模式,而需要找到新的方式與爸媽產生連結。

試著從麗嬰房的處境出發,或許可以從這三個關鍵變化來找到機會。

■ 快時尚讓童裝變成「順手買」,品牌可以提供更具價值的選擇

Zara、Uniqlo KIDS 讓童裝變得更平價、更新更快,爸媽在買自己的衣服時,順手幫孩子添購幾件變成習慣。當「特地去買童裝」的需求減少,品牌就需要給爸媽一個專程來選的理由。

🔸 機會點:讓童裝不只是童裝,而是一種「育兒解決方案」

  • 發展「功能性童裝 + 生活配件」組合
    例如:「防踢睡衣 + 冬季保暖內著」的組合包,讓爸媽不用自己思考怎麼搭配,而是「直接買好一整套」。
  • 親子穿搭提案,讓選擇變得更直覺
    如果品牌能提供「寶寶日常穿搭指南」,讓爸媽看到就知道該怎麼選,而不是單純比價,品牌的吸引力就會提升。

當爸媽認為「這裡的童裝更實用、更符合育兒需求」,品牌的價值感就能提升。

■ 新品牌崛起,品牌要如何在特定品類上建立信任感?

近年來,專注單品的母嬰品牌越來越受歡迎,例如小獅王辛巴的奶瓶、Hegen 的母乳儲存瓶,讓爸媽對這個品類產生高度信賴感。

相比之下,綜合型母嬰品牌如果沒有明確的核心強項,可能會讓爸媽覺得「這裡什麼都有,但好像沒有最專業的」。

🔸 機會點:強化品牌「主打品類」,建立權威感

  • 用會員數據優化產品策略,找出「品牌最有機會突圍的品類」
    透過麗嬰房會員系統分析,找出爸媽購買頻率最高的童裝品類,例如學步寶寶的防滑襪、透氣內著,並將這些品類強化為品牌主打特色。
  • 用「專業內容」建立品牌信任感
    例如:「嬰幼兒服裝怎麼挑?」、「不同材質的優缺點比較」,讓爸媽在搜尋資訊時,先接觸到品牌,進而產生信任。

品牌不需要什麼都做,而是要讓爸媽記得:「這個品類,選這個牌子最對。」

■ 購物方式變了,品牌如何更早進入爸媽的消費決策?

爸媽的購物方式不再是走進門市挑選,而是滑社群、看 KOL 分享、點進電商、直接下單。資訊來源變多,決策變碎片化,品牌如果只是「等」爸媽來找,機會只會越來越少。

🔸 機會點:讓品牌成為「育兒資訊來源」,建立長期關係

  • 用個人化推播讓品牌「剛剛好」出現在爸媽需要的時候
    麗嬰房已經建立了會員系統,可以透過 LINE 或 APP,根據寶寶年齡自動推送相關的選購建議,例如:「6 個月開始吃副食品?這些餐具幫助寶寶學習咀嚼。」
  • 社群內容經營,讓品牌「出現在爸媽的資訊流中」
    品牌可以推出「XX 系列」,例如:「嬰幼兒穿搭技巧」、「寶寶換季衣物怎麼準備?」。讓爸媽在滑手機的時候,自然而然接觸到品牌內容,而不是等他們自己來搜尋。

品牌不只是賣出東西,而是陪爸媽一起育兒,這樣更容易累積信任感。


當市場變化,品牌如何成為爸媽的首選?

母嬰品牌的競爭,不再只是產品的選擇,而是「品牌在爸媽生活中的角色」

或許,比起單純「怎麼賣更多」,更重要的是「如何讓爸媽願意選擇」

  • 如果爸媽需要機能童裝,品牌能否提供「比快時尚更貼近需求」的選擇?
  • 如果爸媽在滑手機,品牌是否出現在他們的資訊流裡,影響他們的決策?
  • 如果孩子成長,品牌能否提供不只是童裝,而是整體的「親子生活解決方案」?

麗嬰房曾經是許多爸媽熟悉的品牌,未來的機會或許不在於如何「回到過去」,而是在變化中找到新的角色。

讓爸媽不只是「知道」這個品牌,而是能在需要的時候,自然而然地想到它。

raw-image


參考資料

麗嬰房數位轉型有成 Baby Connect強勢登場

獨家專訪|麗嬰房打入全額交割,台灣童裝真的慘兮兮?總座:2大改革拚曙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
0會員
15內容數
J 的其他內容
2025/04/26
隨著觀察邏輯逐步清晰,預測續約的方向不再難以掌握,甚至能在正式決策前看出些許端倪。 這時,問題便不再是「看不看得出來」,而是-看出來之後,我們要怎麼做? 重點不僅是押對答案,而是在結果尚未明朗時,是否已經讓資源、節奏與角色擺在對的位置上,無論實際上客戶最後是留下還是離開。 續約或不續約不只是單
Thumbnail
2025/04/26
隨著觀察邏輯逐步清晰,預測續約的方向不再難以掌握,甚至能在正式決策前看出些許端倪。 這時,問題便不再是「看不看得出來」,而是-看出來之後,我們要怎麼做? 重點不僅是押對答案,而是在結果尚未明朗時,是否已經讓資源、節奏與角色擺在對的位置上,無論實際上客戶最後是留下還是離開。 續約或不續約不只是單
Thumbnail
2025/04/01
近幾年,談起中國零售,都不免提到:「變得好快」。 不只是直播、電商、補貼策略的升級,連物流都幾乎可以做到當日到貨。 在這樣一個什麼都能送到家的市場裡,實體零售似乎慢慢變得沒那麼必要。 能不出門就下單、用推薦就完成挑選,走進超市這件事,不再是生活裡的預設行為。 但也正因如此,那些仍然能吸引人走
Thumbnail
2025/04/01
近幾年,談起中國零售,都不免提到:「變得好快」。 不只是直播、電商、補貼策略的升級,連物流都幾乎可以做到當日到貨。 在這樣一個什麼都能送到家的市場裡,實體零售似乎慢慢變得沒那麼必要。 能不出門就下單、用推薦就完成挑選,走進超市這件事,不再是生活裡的預設行為。 但也正因如此,那些仍然能吸引人走
Thumbnail
2025/03/29
導入階段有明確的目標與進度,成果容易對齊,但當產品逐漸融入日常、問題減少、互動頻率下降,合作表面看似正常,實際上卻更難判斷是否仍持續朝向預期目標推進。 這時的難題,不只是「要不要介入」,而是:在沒有明顯異常的情況下,我們是否能辨識出那些正在悄悄浮現的轉變訊號? 當服務量體擴大,團隊已難逐一深度經
Thumbnail
2025/03/29
導入階段有明確的目標與進度,成果容易對齊,但當產品逐漸融入日常、問題減少、互動頻率下降,合作表面看似正常,實際上卻更難判斷是否仍持續朝向預期目標推進。 這時的難題,不只是「要不要介入」,而是:在沒有明顯異常的情況下,我們是否能辨識出那些正在悄悄浮現的轉變訊號? 當服務量體擴大,團隊已難逐一深度經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麗嬰房成立於 1971 年,曾是台灣代表性的母嬰用品與童裝品牌,擁有上千家門市,陪伴許多家庭走過育兒時光。 近 10 年來,台灣 0–4 歲人口減少 40%,童裝市場的成長動能轉向「單價提升」與「消費升級」。 而全球童裝市場仍以 8.76% 的年均成長率擴張,主要來自高端童裝與電商,而非傳統實體
Thumbnail
麗嬰房成立於 1971 年,曾是台灣代表性的母嬰用品與童裝品牌,擁有上千家門市,陪伴許多家庭走過育兒時光。 近 10 年來,台灣 0–4 歲人口減少 40%,童裝市場的成長動能轉向「單價提升」與「消費升級」。 而全球童裝市場仍以 8.76% 的年均成長率擴張,主要來自高端童裝與電商,而非傳統實體
Thumbnail
今(2024)年才剛過了一半,老牌電商平台如PChome、以及新興的電商服務平台如foodpanda,和千萬流量的新論壇Dcard,傳出的虧損、出售和關閉電商平台的消息已經一一被證實。 因此可以感受到台灣電商市場正經歷快速變遷和激烈競爭,本文就以上述三間公司的失敗經驗,同時了解未來的電商發展趨勢
Thumbnail
今(2024)年才剛過了一半,老牌電商平台如PChome、以及新興的電商服務平台如foodpanda,和千萬流量的新論壇Dcard,傳出的虧損、出售和關閉電商平台的消息已經一一被證實。 因此可以感受到台灣電商市場正經歷快速變遷和激烈競爭,本文就以上述三間公司的失敗經驗,同時了解未來的電商發展趨勢
Thumbnail
許多創業者從一間小攤販或小店鋪開始創業有成後,為了讓品牌更加壯大,並拓展更廣大的商業市場,都會選擇開放加盟,而選擇加盟連鎖品牌也成為許多人首次創業或開創事業第二春的敲門磚。 在台灣,依據公平交易委員會的「公平交易委員會對於加盟業主經營行為案件之處理原則」規範,針對加盟定義如下: 加盟業主,指
Thumbnail
許多創業者從一間小攤販或小店鋪開始創業有成後,為了讓品牌更加壯大,並拓展更廣大的商業市場,都會選擇開放加盟,而選擇加盟連鎖品牌也成為許多人首次創業或開創事業第二春的敲門磚。 在台灣,依據公平交易委員會的「公平交易委員會對於加盟業主經營行為案件之處理原則」規範,針對加盟定義如下: 加盟業主,指
Thumbnail
第一季財報揭示零售業的變革浪潮 零售業曾經是穩定且可預測的產業,大型零售巨頭們似乎牢不可破。然而,電商的崛起徹底改變了零售業的格局,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波動和激烈競爭。持續的通膨更進一步重塑了消費者的行為,他們更加注重價值和價格。 消費者支出模式也開始從疫情期間的商品消費轉向服務、福利和體驗
Thumbnail
第一季財報揭示零售業的變革浪潮 零售業曾經是穩定且可預測的產業,大型零售巨頭們似乎牢不可破。然而,電商的崛起徹底改變了零售業的格局,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波動和激烈競爭。持續的通膨更進一步重塑了消費者的行為,他們更加注重價值和價格。 消費者支出模式也開始從疫情期間的商品消費轉向服務、福利和體驗
Thumbnail
食品代工廠如何思考建立品牌的重要性,走消費通路不只是需要好產品,更需要轉換品牌腦思考,從B2C的思維到C2B的找尋消費痛點及洞察。
Thumbnail
食品代工廠如何思考建立品牌的重要性,走消費通路不只是需要好產品,更需要轉換品牌腦思考,從B2C的思維到C2B的找尋消費痛點及洞察。
Thumbnail
"智能販賣機" 也就是之後一個店面可以有數台智能販賣機,如同現在的娃娃機 老闆想放什麼內容物就放什麼 智能販賣機可以賣喝的 吃的 用的什麼都可以 然後有一個關鍵政策就是2028年後的販賣機都要強制有開發票功能 現在都是輔導期從2021年~2027年/12/31為止 所以全台灣都要陸
Thumbnail
"智能販賣機" 也就是之後一個店面可以有數台智能販賣機,如同現在的娃娃機 老闆想放什麼內容物就放什麼 智能販賣機可以賣喝的 吃的 用的什麼都可以 然後有一個關鍵政策就是2028年後的販賣機都要強制有開發票功能 現在都是輔導期從2021年~2027年/12/31為止 所以全台灣都要陸
Thumbnail
【台灣2023年便利商店營業額創新高】 經濟部統計處日前表示,台灣2023年便利商店營業額為4126億元,連續14年創新高。 據統計,全台有超過1.3萬家便利商店,平均每1703人就有一間便利商店,密度僅次南韓。
Thumbnail
【台灣2023年便利商店營業額創新高】 經濟部統計處日前表示,台灣2023年便利商店營業額為4126億元,連續14年創新高。 據統計,全台有超過1.3萬家便利商店,平均每1703人就有一間便利商店,密度僅次南韓。
Thumbnail
首先,消費品對我來說的定義是我們可以買到的產品,所以是廣義的生活用品(食、衣、用、美妝、保養、保健、清潔等)。我曾有幸在某知名美商擔任產品經理的工作,是少數在台灣可以研發製造產品的外商公司。「產品經理」是產品的父母要掌管產品有關的一切。而大部分的消費品公司做的其實都是成品(進口、代理、零售)的產品行
Thumbnail
首先,消費品對我來說的定義是我們可以買到的產品,所以是廣義的生活用品(食、衣、用、美妝、保養、保健、清潔等)。我曾有幸在某知名美商擔任產品經理的工作,是少數在台灣可以研發製造產品的外商公司。「產品經理」是產品的父母要掌管產品有關的一切。而大部分的消費品公司做的其實都是成品(進口、代理、零售)的產品行
Thumbnail
阿福投資週報內容包括投資洞察、投資組合個股分析、買賣策略與對帳單、觀盤重點與投資計畫,透過方格子訂閱專題每週發佈,提供投資朋友參考。 ❶ 投資洞察:便利商店業投資策略 便利商店業是具備護城河的市場,營運穩健成長,根據2023年9月資料顯示,統一超在台灣的市佔率為51.1%,全家為31.6%,兩家
Thumbnail
阿福投資週報內容包括投資洞察、投資組合個股分析、買賣策略與對帳單、觀盤重點與投資計畫,透過方格子訂閱專題每週發佈,提供投資朋友參考。 ❶ 投資洞察:便利商店業投資策略 便利商店業是具備護城河的市場,營運穩健成長,根據2023年9月資料顯示,統一超在台灣的市佔率為51.1%,全家為31.6%,兩家
Thumbnail
分享一家比較無聊的公司,營收沒有激情、也不具備很大的成長背景,但這波股價修正從最高45附近跌到30元,但店面仍然一家一家開,且營收在同業全國電、燦坤持續衰退的同時卻能逆勢創新高,究竟集雅社有什麼實力,讓我們來看看。
Thumbnail
分享一家比較無聊的公司,營收沒有激情、也不具備很大的成長背景,但這波股價修正從最高45附近跌到30元,但店面仍然一家一家開,且營收在同業全國電、燦坤持續衰退的同時卻能逆勢創新高,究竟集雅社有什麼實力,讓我們來看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