妳是否也感受到成為母親後,身份、價值觀、生活模式都經歷了180度的轉變,這些外在的變化卻影響著我們的內在世界。
當我們從女人變成母親,這個過程並不只是一個新角色的開始,而是整個內在價值與生活習慣的重塑。 🔹孕期適應期:從知道懷孕的那一刻,開始意識到「自己的身體不再只屬於自己」,我們將面臨生理上、身材上、心理上的變化,同時也將自己生活上的重心都給了腹中胎兒;開始吃孕期營養品、開始研究產檢項目、開始做起胎教、開始準備嬰兒用品,任何與嬰兒相關的字眼都瞬間進入了眼簾。
🔹新手媽媽期:迎接新生兒的到來,充滿喜悅的同時,也伴隨著焦慮、壓力、甚至自我懷疑,人生開始充滿了擔憂,哭鬧不睡覺擔心寶寶生病、睡得安穩沒聲音擔心沒了呼吸、吃得太少怕寶寶長不大、吃得太多又怕寶寶過於肥胖;生活中各種小事都能成為我們的隱憂。
🔹成長穩定期:當寶寶漸漸長大,我們的育兒技巧也變得比較上手時,我們又開始思考:「除了媽媽,我還能是誰?」此時的我們也許已經全職媽媽了三年、也許是職業婦女但想創造更多的金錢來源、也可能孩子上學後開始想找回自己的價值意義。
1️⃣自我價值感降低:「我的人生變成只有孩子嗎?」 2️⃣內心充滿矛盾:「我想做自己,但又怕對孩子有虧欠。」 3️⃣對完美母職的焦慮:「我是不是還不夠好?」
這些情緒和想法,都是母親成長過程中會經歷的部分,並不是錯誤,而是我們自我認同的調整過程。
保留自己的興趣來紓壓
💡改變語言模式,重新定義自己 把「我變成了一個媽媽」換成「我成為了一個更完整的自己」,我們在人生中扮演著許多角色,除了母親,我們也是女兒、妻子、媳婦、員工、創業家,但我們也是女人,我們更是我們自己;而多了一份母親的角色,只是讓我們變得更圓滿、更立體、更完整。 💡建立屬於自己的儀式感 無論是每天早晨5分鐘的靜心、為自己泡一杯喜歡的花草茶、睡前的5分鐘冥想,都能幫助我們回到自己的中心,如果你不確定自己可以怎麼做,邀請妳下載這份關懷自己清單唷❗️ 💡找到情緒的出口 身為父母、身為媳婦、身為妻子,多重角色的我們需要學習把內心的壓力釋放出來,可以透過書寫、藝術創作、運動,或是與其他媽媽交流來紓壓,找到適合自己的休息方式,每個月給自己出去放風的時間,充電後再重新出發。
閉上眼睛深呼吸,靜下心後選擇一個選項,看看它給你的指引。
--------------------------------------------------------------
✨媽媽的旅程,不必獨自前行✨
如果這篇文章讓你有所觸動
歡迎來我的IG,一起探索更多關於媽媽的身心療癒的內容💖
👉追蹤 IG:媽媽療癒師Ruri
🔹 了解 「媽媽的療心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