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不只是停下來
成為媽媽後,你有多久沒有真正休息過了?
即使身體停下來,腦海裡依然在盤算下一餐要煮什麼、孩子的課業進度、家務還有多少沒完成…… 這種無時無刻的「運轉」,我們即使是坐著、躺著,也像是在不停地奔跑。
但休息不只是躺著或放空,而是「讓自己從壓力與責任中短暫抽離,回到自己的內在世界」,我們可以學會在零碎的時間裡,找到真正能讓自己充電的方式。讓自己不只是「活著」,而是「好好生活」。

「我真的能休息嗎?」
妳也有過這樣的聲音在腦海中產生嗎?我們習慣把自己擺在最後,總覺得孩子、伴侶、家務才是最重要的。在休息時,心裡會冒出一個聲音:「這時候休息,會不會太自私了?」
但當我們累到情緒暴躁、身體出狀況,甚至對家人感到厭煩時,才驚覺—如果我們不先照顧自己,最後可能連愛的力氣都沒有了。
妳是否也曾經歷以下這些情況?
- 好不容易孩子睡了,卻又捨不得休息,想趕快做家務或工作。
- 即使身體累了,還是覺得自己應該再多做點什麼。
- 放下手機想要休息,但腦袋停不下來,總是想到「還有這個沒做、那個還沒處理……」
休息的最大阻礙,並不是時間不夠,而是我們不允許自己休息。
如何有效的休息?
休息,不只是躺著,而是調整身心狀態。
當我們改變「休息=懶惰」的想法,才能真正找到適合自己的放鬆方式。
以下幾種方法都是我親自試過,可以幫助我們在零散的時間內,達到真正的休息:
5分鐘身心放鬆法
- 深呼吸3次,吸氣時告訴自己「我允許自己休息」,吐氣時釋放壓力。
- 按摩太陽穴或頸部,幫助釋放緊繃的肌肉。
- 閉眼冥想1分鐘,專注在自己的呼吸上,讓思緒短暫安靜。
精油放鬆小儀式
- 白天:使用柑橘類精油(如甜橙、檸檬),提升能量感和愉悅感,幫助自己在忙碌中找到快樂。
- 夜晚:使用真正薰衣草或乳香精油,在睡前滴在枕頭上或泡澡,幫助身心放鬆。
零碎時間的「小確幸休息法」
- 午間10分鐘陽光浴:孩子午睡時去陽台曬曬太陽,讓身心充滿能量。
- 喝一杯自己喜歡的茶,專注感受茶的溫度與香氣。
- 做1件能讓自己開心的小事(畫畫、寫日記、聽音樂)。

當我們學會「善待自己」,就能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得最大的充電效果。
就是因為時間零碎,才能更專注
妳也常常覺得時間太零碎,很多事情都只能做一半,總是無法完整的完成一件事情嗎?久而久之,導致自己沒有繼續做下去的動力嗎?
但正是因為時間有限,我們才會更專注!

一邊用擠奶器,一邊研究調香的我
下面三個方法是我常用的工作時間分配法,交給妳,讓我們一起專注!
💡「番茄鐘工作法」 我常在孩子午睡的時候,設定25分鐘專注時間(例如專心回訊息、寫文章),再休息5分鐘,這樣能幫助自己提高效率,一直到孩子醒來。 💡「三大優先目標」 我會在每天早上寫下「今天最重要的3件事」,確保自己即使忙碌,也能完成最關鍵的任務。 💡「分段式親子時間」 比起整天心不在焉地陪玩,不如設定短時間但高品質的互動,例如「30分鐘全心陪伴,之後讓孩子獨立遊戲或是讓其他家人陪伴」,這樣媽媽能休息,孩子也能學會獨立。
不要求自己完美地做事,分段做事也能完成。
💕女力牌卡小測驗💕
💖 「適合妳的休息風格是哪一種?」
每位媽媽的個性不同,適合的休息方式也不同。
你是屬於獨處補充能量的「靜心型」,還是屬於與人互動獲得支持的「交流型」呢?
一起來做個小小測驗吧!

靜心後選擇一張圖片
- 選擇1的妳適合關起耳朵好好地休息,接觸大自然、去謐靜咖啡廳喝咖啡、甚至遠離家人本身就是一種休息,身邊有太多人對妳嘮叨,每天都想告訴妳該怎麼做,讓妳感到壓力山大,這次就關起耳朵、遠離塵囂。
- 選擇2的妳適合自己一個人獨處,妳就像是美麗且又容易損壞的玫瑰,旁人的一言一行都在不經意間刺痛著妳,也許是旁人看不見妳的好,但也有可能是妳害怕受傷而建起了心門的高牆,想一下自己和身邊的家人,妳為什麼容易受到傷害?
- 選擇3的妳可以考慮和閨蜜或其他媽媽們一起出去,妳不放心孩子遠離妳身邊,那就帶著孩子一起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吧!可以是戶外活動、可以是野餐闖關、也可以是孩子的團體課程,和同溫層的人一起能讓妳舒心不少。
愛自己,才能愛家人
親愛的媽媽,請記住—「休息不是奢侈,而是生活的必要元素。」當你學會在忙碌中找到自己的喘息空間,你會發現,愛自己與愛家人並不衝突,反而能讓你的家庭更加和諧快樂。
邀請妳參加我04/20舉辦的女力芳香補給站,一起透過調香找到最適合你的放鬆精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