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位名稱看起來超潮,像是「品牌策略師」、「行銷整合魔法師」,實際內容卻要你包山包海,從投廣告、剪片、設計、文案、數據分析、還要管理社群回留言……
薪水呢?開個 33K,還要你感謝公司給你機會。
我們給它一個名字——普信公司。⸻
📌 什麼是「普信公司職缺」?
「普信」源自「普通卻自信」的縮寫,放在職場,就是那些給不起好薪資,卻自信滿滿認為自己開出的條件天經地義的公司。
他們有一套熟悉的話術與招數,也讓許多新鮮人、中階轉職者苦不堪言。
🚩 普信公司常見 5 大特徵
1️⃣ 職缺內容塞好塞滿,職位名稱與內容嚴重不符
「社群行銷」結果要你連 PM、客服、設計都包。
2️⃣ 待遇低於市場行情,卻要求超高技能
希望你「會 SEO 又會拍片」,但開出的薪水不到 40K。
3️⃣ 面試話術滿滿,畫大餅不給資源
最常聽到:「我們是一個大家庭」、「我們很自由,只要你能扛住責任」。
4️⃣ 不願提供教育訓練或明確升遷機制
你問學習資源,他們說:「你可以邊做邊學」;你問升遷機制,他們說:「我們走能力導向」。
5️⃣ 績效標準模糊,工作範圍越來越大
剛進公司說是做社群,過一陣子要你順便接業務、順便幫老闆寫簡報。
⸻
🎯 為什麼這樣的公司會不斷出現?
因為對他們來說,「人力」不是價值,而是低成本的替代品。
• 他們不投資人才,卻想得到專業產出
• 他們不願花錢多找人,希望你能當 6 個人用
• 他們不提供資源,只會說:「我們想找能一起成長的人」
其實這不是「一起成長」,是「一起熬死」罷了。
✅ 求職者如何避開普信公司職缺?
善用職缺搜尋平台,查詢平均薪資與公司評價:像是 面試趣 ,能看到前人心得。
比對職缺內容與職稱是否合理:「行銷專員」不該等於「企劃 + 業務 + 美編 + 廣告投手」。
面試反問關鍵問題:例如:「請問貴公司目前的行銷團隊編制如何?這個職位預期每週會操作多少項目?」
用 ChatGPT 幫你檢查 JD 是不是鬼故事:把職缺貼給 AI,請它模擬分析,看看這份 JD 合不合理,有沒有暗藏地雷。
⸻
📌 不是你不夠好,是他們根本請不起好的人
你值得一份對等尊重你的專業與努力的工作,而不是被普信公司當免費實習生。
找工作本來就不容易,但請你記得,職場不是在賭感情,是在交換價值。
那些給不起好薪資,又不願意培養你,還要求你「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的職缺
——就讓它們留在普信的世界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