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們聊了怎麼透過 1-on-1 面談,引導下屬成長。
但有些讀者留言問:「主管看不見我們面臨的困境,我該怎麼辦?」 這其實點出另一個現代主管的痛點:中階主管的兩難。

身為中階主管,我們既要往下帶人、負責執行,又要向上回報、協調資源。
當上級不理解實際困難、不懂前線細節、甚至反應慢又常畫大餅時,我們該怎麼辦?
這,就是「向上管理」的關鍵時刻。
而真正成熟的主管,不只會帶團隊,也要能「帶主管」。
一、什麼是向上管理?為什麼它很重要?
向上管理,不是討好主管、拍馬屁。
真正的向上管理,是透過有效溝通與策略協作,
讓主管「看見你在做什麼、理解你的處境、支持你爭取的資源」,進而達成雙贏。
📌 如果你不主動管理你的主管,那主管就會用他自己的方式來「管理你」——
這,往往才是最大風險。
二、五個實用的向上管理技巧
1️⃣ 先換位思考,理解上級的壓力與目標
主管不理解你,往往是因為他也有他自己的 KPI、角度與資訊落差。
試著去理解:「他在意的是什麼?他關心的重點在哪裡?」
✅ 向上管理的第一步,就是先管理你的期待與情緒。
當你能同理對方,就能更好地設計對話策略。
2️⃣ 用數據與事實說話,而不是情緒與抱怨
別只說「我們真的很累」,要說:「上週專案投入人天 143 天,超過預期 35%。」
主管不是不關心,只是他沒辦法處理「抽象的情緒」,他需要具體可行的資訊。
✅ 試著整理一頁簡報(1-pager),用圖表或重點摘要,讓他能在三分鐘內看懂狀況。
3️⃣ 主動彙報、建立「可預期性」與「信任感」
你要讓主管感受到:「你是個值得信賴的協作對象」,而不是「問題製造者」。
所以不要等到爆炸了才通報,要主動更新狀況,讓他知道你有掌控感。
✅ 養成每週固定更新的習慣(例如:週一 email,週五 Slack recap),
讓主管知道你「有事報告,無事報平安」。
4️⃣ 不只帶問題,更要帶「方案與建議」
遇到問題時,千萬別只是「報告災情」,而是提出解法,例如:
「目前進度落後兩週,我有三個可能的因應方式,建議選第二個……」
✅ 主管不一定懂細節,但他能判斷方向。
你提出選項,是在幫他決策、不是丟給他收拾,這會讓你大大加分。
5️⃣ 適度回饋主管的行為與支持你想要的互動模式
很多主管其實也不擅長管理人,他們不一定知道你需要什麼。
你可以用正向回饋的方式,引導他建立你期待的合作模式,例如:
「謝謝你上次在會議幫我們擋下那個需求,那樣真的幫到很多現場夥伴。」
「未來如果能提前三天看到需求變更,我們這邊可以更快安排資源。」
✅ 回饋他做得好的地方,他更可能重複這些行為。這就是行為塑造的概念。
三、真正的高手,是能「上下都帶」的橋梁型主管
身為中階主管,最辛苦的就是要「上壓下擠」。
但也正因為如此,你的位置最關鍵。
✅ 你能幫下屬爭取資源,也能幫主管整合團隊。
你不只是「中間人」,你是組織的潤滑劑,也是文化的穩定器。
結語
如果你發現主管真的很難溝通,不要放棄。
試著多一次對話、多一次彙報、多一次換位思考。 因為當你能駕馭「向上管理」的技巧,你不只是能帶人,還能帶主管——這才是真正的「管理力」。
明天來聊聊:「老闆的決策總是改來改去,怎麼辦?」
--- 一線主管生存包,與你一起成長,每天一點進步!
也歡迎來 airAI.tw 聊聊管理、AI 與數位轉型的現場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