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有一次大年初三,意外接到北京CEO打過來,希望我去出差過去接手一個專案,而這個要接手的團隊,是個快要瓦解的燙手山芋,前主管管理不了決定自請降職。
人心渙散、方向不明、進度落後,幾乎要被公司放棄。
當時我做的第一件事,不是開會重新排計劃、不是檢查進度,而是——

一場一場的 1-on-1 面談,深入對話,了解每一位成員的狀態與想法。
這些對談幫我重新建立了團隊的信任感與方向感,
甚至連「誰適合留下、誰該被換掉」的關鍵決策,都是從這些 1-on-1 開始。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主管在進行 1-on-1 之前,必須先具備的正確心態與準備。
1. 你怎麼支持部屬的夢想,他們就會怎麼支持你的成功
這句話,是我在那段時間最深刻的體會。
如果你只在乎 KPI、只問進度,那團隊自然也只在乎「交差」。
但如果你真心關心每個成員的成長、夢想與卡關,他們會反過來幫你撐起整個團隊。
✅ 所以,真正的 1-on-1,不是管理,而是陪伴成長。
2. 1-on-1 的真正目標,是幫助他們「變得更好」
❌ 不是確認進度
❌ 不是回報細節
❌ 不是盯 KPI
而是——幫助他們「成長成更好的自己」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挑戰、盲點與渴望。
真正好的 1-on-1,是走進對方的世界,了解他想變成誰,然後幫他鋪出路徑。
📌 當成員成長了,團隊自然會強起來;
📌 當你站在他們的未來看問題,他們會更願意和你走下去。
3. 為什麼這項 Coach 技能,對現代主管這麼關鍵?
因為主管的角色早就不是「指派任務」這麼簡單。
我們正在帶的,是一群想要被賦能、被理解、有主見、有想法的人才。
你不能只靠流程控制他們,而要學會用教練式對話(coaching conversation)幫助他們探索與突破。
✅ 不只是問:「你做了沒?」
✅ 更重要的是問:「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我可以怎麼幫你?」
4. 管理「人」之前,你要先「認識人」
每個人要的東西不一樣。
有的人希望成為技術專家,有的人想轉管理,有的人正面臨家庭壓力、職涯焦慮。
📌 你對他們的理解深度,決定了你們能一起走多遠。
我常常在 1-on-1 時問:
• 「你最近有沒有什麼覺得開心的事?」
• 「你對自己的未來有什麼想法?」
• 「這份工作對你來說,最大的意義是什麼?」
不是因為八卦,而是因為——這些答案,決定了你要怎麼跟他對話。
結語:先有人,才有成效
1-on-1 不是工具,是一種態度。
當你把成員當作「會成長的人」來對待,他們也會用更高的責任感回應你。
✅ 你怎麼支持他們的夢想,他們就怎麼支持你的成功。
明天我們來聊聊實務層面: 1-on-1 該怎麼做,才能讓對話真正有價值?
--- 一線主管生存包,與你一起成長,每天一點進步!
也歡迎來 airAI.tw 聊聊管理、AI 與數位轉型的現場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