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週去參加了 聰明主婦の生活投資學 和 布姐陪你聰明工作創意生活 的課程,這次的主題是如何做好時間管理。在Career Planning 中時間管理是一個很常提到的主題,時間管理這個概念在職涯規劃中早已是老生常談,對我來說更是再熟悉不過。
過去,由於台灣時區的關係,工作上的時間安排幾乎沒有任何空隙可浪費,簡單講一下上班開會的安排:
以上還只是基本日程,更別提台灣本地客戶各式各樣的需求,經常需要臨時出面解決問題。有時客戶甚至直接將問題 escalation 至台灣的 director,甚至國外的 division director 或是VP層級,這不僅需要處理問題本身,還得同時進行向上管理,確保問題進度即時回報給台灣與美國團隊。
若發生台灣與美國(或其他區域)在內部競爭時,我更需要靈活應對,針對不同region的高層準備不同版本的說法。而對客戶溝通,有時需適度調整表達方式,甚至準備額外的應對策略,以確保資訊傳遞得當,避免不必要的誤解。
遇到緊急狀況時,我通常會在台灣早晨(美國下班前)直接召集美國 Marketing 團隊與美國 division 的團隊開會,報告進度,並利用美國的下班時間請他們發信尋求資源。台灣白天,除了一邊處理問題,還要一邊安撫客戶,下午會跟以色列團隊討救兵,並在台灣下班時間前擠出進度。到了晚上七點,美國開始上班,我再回報當日進度。美國團隊接手後,他們就能與以色列團隊協作。這時通常台灣半夜還會有一個會議,則會視情況決定是否參加。
說了這麼多,還沒提到如何配合客戶的會議時間,還要現場看問題,同時還要抽空開發side project以及確保每月報告準時交付。畢竟,如果我交不出報告,老闆就無法向上交報告!
因此,時間管理對我而言早已內化成日常。無論是番茄工作法、四象限法,任何有助於提升效率的方法,在Career Planning我都建議大家嘗試,找到屬於自己習慣的方式。
不過,這些方法雖然重要,我在擔任 Coach 或 Mentor 時,反而不會只傳授這些基本技巧。這裡分享幾個我曾教導 mentees 的技巧,用自身例子做講解,如果情境不同可自行想像:
每個新案子初期,我都會花時間過濾客戶,找出值得經營的對象:
如果客戶中有積極且願意合作的人,我會將他們培養成我的「種子球員」。透過建立信任關係,適時提供資訊與協助,讓他們成為未來出貨高峰期或緊急事件的關鍵助力。
這些關係在關鍵時刻能發揮巨大作用,當緊急問題發生時,他們往往能幫助分擔問題、加速溝通。
若運氣不好遇到較難應對的「老屁股」客戶,我則會花時間分析其組織架構。當信件中出現陌生的聯絡人時,我會提高警覺,因為這通常意味著問題即將 escalation 。
在問題爆發前,我會提前向內部團隊 heads-up,確保資源準備到位。一旦問題真正爆發,我已經安排好應對actions,讓不同region的團隊行動,確保進度推進。
當客戶開始施壓時,我早已同步向內部施壓,確保解決方案能迅速交付,進而縮小問題範圍。
這種策略長期帶來了額外的好處。曾經我負責同一家同公司但不同團隊時,我請原本經營的「種子球員」客戶提供內部情報,幫助我快速理解新團隊的運作方式。
而不斷去理解對方的組織, 這種做法後來我也因為太「樹大招風」,甚至連對方公司(美國筆電品牌市佔第一)的高層都知道我。有幾次,他們的二線主管會直接繞過內部工程師,直接打電話來問我狀況。許多看似複雜的問題,其實只是對方內部溝通不良,透過提前安撫與資訊透明化,我往往能在問題擴大前成功降溫。
這些建立信任的關鍵點,除了展現專業能力,讓客戶對你的判斷有信心。 也可以主動承諾,當客戶主管有疑慮時,主動承諾提供最佳資源,展現解決問題的決心。 適時安撫,建立更深層的合作關係。
這些策略看似與 時間管理 無關,其實大幅提升了我的工作效率,讓我能更有效運用時間,永遠要提早想得比別人多一步,降低不必要的反覆溝通與問題處理成本。畢竟,真正的時間管理,不只是管理行程與任務,而是讓事情能夠更順暢地運行!另外,不是所有人都需要作時間管理,還有很多招數的說,有機會再來慢慢說。
至於聰明主婦的教學,她不僅僅教大家如何在工作上應用,還有時間管理在家庭上如何兼具大小的事情。畢竟我上面那套可不能直接拿到家庭上,她清楚找出那些可以充電或是會對自己時間耗電的事情,可是說相當的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