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書籍統整|看漫畫讀懂行為經濟學
付費限定

書籍統整|看漫畫讀懂行為經濟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條列式書摘同步發布囉,請參閱以下連結:

條列式書摘|看漫畫讀懂行為經濟學


一、章節重點提取

第一章 人類不理性的地方在哪裡

  • 人類大腦分為動物腦與人類腦,動物腦掌管無意識直覺行為,人類腦負責有意識的綜合判斷。
  • 行為經濟學從人類行為解讀經濟現象,承認人類並非完全理性。
  • 沉默成本:投入越多時間與金錢,越難放棄。
  • 確認偏誤:選擇性相信符合自身期待的資訊。
  • 傳統經濟學假設理性人,行為經濟學認為人類馬虎隨興,更貼近現實。
  • 透過反覆練習,人類腦的理性能力可轉化為動物腦的直覺能力。
  • 前額葉活躍時,人類腦充分運作,處理深奧問題;動物腦則負責反射與自動行為。
  • 動物腦快速、不易疲憊但不靈活;優秀者透過訓練使其適應環境。
  • 人類腦使用頻率低,因其耗費精力且無法多工。
  • 捷思法:依過往經驗快速判斷,但可能出錯。
  • 人類透過基因、錯誤學習、有意識學習及習慣養成,減少錯誤行為。

第二章 人類採取輕率行動的機制和對策

  • 動物適應環境的策略:錯誤中學習與模仿多數人行為,但難應對變化。
  • 錯誤中學習:多次嘗試後重複成功行為,停止受阻部分,結合人類腦更有效。
  • 未經思考的學習與習慣化難適應環境變化,需養成質疑習慣。
  • 錯誤中學習耗時且有風險,模仿學習可降低風險。
  • 模仿學習缺點:多數派不一定正確,可能因從眾導致錯誤。

第三章 直覺判斷的機制與對策

  • 損失規避:損失厭惡感約為獲利快感的2.2倍。
  • 人類腦擅長相對評價,參考基準點影響無意識評價。
  • 錨定效應:最初資訊影響判斷,為框架效應之一。
  • 稟賦效應:擁有某物後避免失去並高估其價值。
  • 獲利時厭惡風險,損失時轉而冒險。
  • 金額越大,對金錢感覺越麻痺。

第四章 無法預測時產生錯覺的機制和對策

  • 不確定狀態最易導致問題行為,難從經驗學習。
  • 機率認知能力弱,易誤判,如賭徒謬誤(連輸後認為必贏)。
  • 捷思分為代表性捷思(依代表性特徵預測)與可得性捷思(依深刻印象預測),易造成偏誤。
  • 可得性捷思:重大事件後高估風險機率,需質疑動物腦過度憂慮。
  • 代表性捷思:主觀感受過強,產生先入為主認知。
  • 確認偏誤:只關注符合信念資訊;樂觀偏誤:認為事情會如願發展。
  • 後見之明偏誤:事後認為自己預測正確或事件注定發生。

第五章 被當下誘惑影響的機制和解決方式

  • 動物腦阻止自我約束,理性力量決定自制能力。
  • 現時偏誤:動物腦重視現在,易做出差選擇;人類腦重視未來,具自制力。
  • 沉沒成本雙面性:可能執著錯誤或激發成功,需客觀分析利弊。
  • 心理帳戶:設定支出上限,意外之財易衝動花費。
  • 保證與承諾可有效抵禦誘惑。

第六章 想冷靜的理性思考卻發生錯誤的機制和解決方式

  • 人類腦不擅長多工,易忽略機會成本。
  • 熱門股票價格高,長期回報未必理想。
  • 過度自信:誤以為能預測不可知事物,頻繁交易多為負面效應。
  • 處分效應:上漲時賣出,下跌時難割捨,與理想策略相反。
  • 沉沒成本影響決策,虧損時易冒險或攤平。
  • 泡沫化:正向循環推高股價,但易破裂。
  • 時間差距與不確定性使人非理性。

第七章 未來的行為經濟學

  • 平常用動物腦節約認知,壓力下啟動人類腦,帶來焦慮,休息可減壓。
  • 壓力削弱理性,社會文化禁止自私行為。
  • 維持現狀偏誤:改變現況帶來壓力,新生活建立後難回舊態。
  • 戰爭等風險下,規避損失可能導致危險行為,道德感薄弱。
  • 民族性:社會約定與文化形成行為模式,植入動物腦。
  • 身分認同造成個別差異。
  • 馬斯洛需求層次:生理、安全、社會、認同、自我實現。
  • 丹尼爾·品克動機三層次:生理性、外在動機、自我決定與成長。
  • 能力心態影響動機:僵化心態無進展,成長心態積極挑戰。


二、精華濃縮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3786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書籍彙整📖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淡藍羽翼的投資書庫
221會員
167內容數
此專欄旨在梳理投資經典書籍中的各種投資策略,為投資初學者提供一個清晰的指南,幫助他們逐步建立自己的投資策略。我們將深入研究各種投資策略,梳理並比較這些策略的優缺點,以及適用的場景與風險。透過這個專題,讀者將能夠了解不同的投資理念和方法,並根據自身的風險偏好和投資目標,逐步建立起一套適合自己的投資策略。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這篇文章探討行為經濟學,說明人類不理性決策的機制,例如沉默成本、確認偏誤、損失規避、錨定效應等。並分析人類動物腦與人類腦在決策中的角色,以及如何克服不理性行為,包含從錯誤中學習、模仿學習、理性思考等方法。最後,文章提及民族性、身分認同和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等概念對行為的影響。
本書從專業技能的起點出發,探討交易員如何提升交易能力,並從心理和行為層面提供策略。內容涵蓋刻意練習、心流、認知療法和行為療法等,幫助交易員建立正向學習循環,提升績效表現。
本書從專業技能的起點出發,探討交易員如何提升交易能力,並從心理和行為層面提供策略。內容涵蓋刻意練習、心流、認知療法和行為療法等,幫助交易員建立正向學習循環,提升績效表現。
這篇文章探討行為經濟學,說明人類不理性決策的機制,例如沉默成本、確認偏誤、損失規避、錨定效應等。並分析人類動物腦與人類腦在決策中的角色,以及如何克服不理性行為,包含從錯誤中學習、模仿學習、理性思考等方法。最後,文章提及民族性、身分認同和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等概念對行為的影響。
本書從專業技能的起點出發,探討交易員如何提升交易能力,並從心理和行為層面提供策略。內容涵蓋刻意練習、心流、認知療法和行為療法等,幫助交易員建立正向學習循環,提升績效表現。
本書從專業技能的起點出發,探討交易員如何提升交易能力,並從心理和行為層面提供策略。內容涵蓋刻意練習、心流、認知療法和行為療法等,幫助交易員建立正向學習循環,提升績效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