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審——113年度原住民族政治受難者口述歷史影像改寫繪本】
「為什麼我們不能手牽手一起走?」
泰雅族前輩林昭明(瓦旦‧達拉)曾說,他的祖輩因為反抗,先後在清國、日本和中華民國統治下犧牲。他痛苦地對著紀錄片鏡頭問道:「為什麼我們不能手牽手一起走?」
他的叔叔樂信‧瓦旦,正是與鄒族精英高一生(UonguYatauyogana)一起,在1954年4月17日被國民黨政府槍決的那位。
學習這段歷史的過程中,我深刻感受到,過去十幾年我所受的教育下,對於白色恐怖的認識,竟是如此輕描淡寫。然而,這段歷史對幾個世代的台灣人而言,影響是如此深遠,對原住民族社會更是帶來巨大的衝擊。
閱讀白色恐怖的紀錄總是讓人難受,尤其當看到族人的故事時,我時常需要停下來,深呼吸一下,才能繼續。我始終認為,身為在自由時代成長的我們,無法也無權去評判那個受壓迫的時代中,族人所做出的任何選擇。我們能做的,是去聆聽、去理解,並去記得。
今年受邀擔任「113年度原住民族政治受難者口述歷史影像改寫繪本」評審之一,對我來說既是榮幸,也是戰戰兢兢。但我由衷感謝評審團隊願意信任和接納我的一些意見。在討論過程中,我也深刻感受到評審們對於歷史的尊重,並且始終謹慎地思考:這些故事的詮釋,必須以受難者及其家人的感受為優先。

這次的徵件真的不容易——不僅需要消化沉重的歷史,還要具備繪本創作與編輯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有文化敏感度,確保作品能夠尊重原住民族群的經驗與情感。評審討論過程非常精彩,讓我又像是上了一堂深刻的課程。
繪本一直是一門高深的藝術,好的繪本能在短短幾頁之間,直抵人心。入選作品都非常厲害,而未能入選的作品,也請不要灰心——我們要持續用創作關心原住民族議題,持續推動台灣這片土地邁向真相與和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