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劇 |《御上老師》:教育,是培養思考的人?還是製造乖巧的機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們被教的,是思考?還是服從?」

本劇講述文部科學省精英官僚的御上孝(松坂桃李 飾演),被命令借調到私立高中,實際上是精英官員的降職人事。毅然選擇走進教育現場,擔任一所地方高中一年級的班導師。他以不按牌理出牌的教學方式與思考引導,挑戰傳統填鴨教育,試圖喚醒學生們的思辨能力與主體意識。

在看似平凡的課堂裡,他不只與學生們對話,更與學校體制、家長期望與社會現實進行一場又一場拉鋸。劇情層層揭示教育現場的問題,也讓觀眾思考:教育的本質究竟是什麼?我們究竟想把孩子培養成什麼樣的大人?



前言:教育,是教孩子思考,還是讓大人安心?


我們總說教育要改革,卻很少去問:我們想改革的,是制度,還是我們自己?

《御上老師》看似是一部以教育為主軸的校園劇,但實則是一場對「體制內改革可能性」的深層辯證。這部劇真正想談的,是教育的本質,是那些藏在課堂背後的權力、恐懼與選擇。



1. 教育,是學會思考,不是學會服從

「教育不是填鴨,是讓孩子學會選擇。」

御上老師的課堂上,沒有標準答案,有的只是一次次提問:「你是怎麼想的?」劇中的學生從一開始的抗拒,到後來開始主動思考、提出自己的觀點,過程很慢,但真實。


「在學校裡,我們學到的不是答案,而是提問的勇氣。」

劇中的這句話值得我們反思。想想我們從小到大學到的,是怎麼思考?還是怎麼聽話?

 


2. 改變體制,需要進入體制內再破壞

「改革從來不是站在體制外大聲抗議,而是從內部打破。」

御上老師原本是教育部門的精英官僚,熟知體制的盲點與侷限。他知道,如果不走進教室,就永遠無法真正改變教室裡的規則。他想用行動去證明教育不是為了數據、也不是為了升學率,而是為了「讓孩子活成他們想活的樣子」


「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要改變制度,得先改變人心,」

我們想要改變社會時,是選擇逃避?還是親自進入修補它?這樣的選擇很難,但他選擇承擔。因為他相信:「改革不是一場口號,而是一場與自己信念的拉鋸戰。」

 


3. 大人總說為了孩子好,但真的是嗎?

「你說是為了學生好,實際上只是為了讓你安心吧?」

劇裡,最令人不舒服的其實不是孩子的叛逆,而是大人們的自以為是。

校方怕出事、家長怕吃虧、企業怕投資白費…大家口口聲聲說是「為孩子好」,但更多時候只是「讓自己安心」而已。

 

「我們不是在培養機器,是在培養有夢想、有懷疑、有思考能力的人類。」

我們總把教育搞得像一場競賽、一種商品,忘了真正的主角其實是孩子。他們不是數字,也不是制度裡的模具,而是一個個有夢想、有情緒、有未來的人。

 


4. 教育的本質,是相信孩子能走出自己的路

「所謂教育,是在孩子跌倒之前,先教會他怎麼爬起來。」

御上老師不是完美的教師,他也會動搖,也會犯錯。

但他從不放棄相信:孩子有選擇的能力,也有承擔選擇後果的勇氣。

教育的目的,不是把每個人都訓練的一模一樣,而是陪著他們在跌倒前,學會怎麼爬起來。



總結:不是老師一個人的戰鬥,而是整個社會的課題


看完《御上老師》,會發現教育改革的困難,不是因為孩子難教,而是因為大人難改


這部劇讓我們重新思考:

到底什麼是好的教育?

我們希望孩子成為怎樣的大人?

而我們自己,又願意先改變什麼?

「如果制度沒有為孩子準備好,那我們就得先為孩子準備好面對制度的勇氣。」

有時候,我們無法改變所有制度,但我們可以選擇,成為那個相信孩子的人,陪著他們一步一步長大,那就已經是改變的開始了。

內容總結
御上老師
5
/5
avatar-img
現實之外 · 故事之中
9會員
39內容數
夜深了,你還醒著嗎? 這裡沒有喧囂,只有一些字句,想陪你走過那些無人知曉的時刻。 如果這裡能給你一點點勇氣、一點點溫暖, 那就好像天快亮了,風也變柔了。 願這裡的文字,成為你夜晚的光,也成為你明天的方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日劇《隼消防團》看似是一部懸疑推理劇,實則深入探討了封閉小鎮的集體沉默、個人的創傷與歸屬感,以及信仰與盲從的界線。故事圍繞著小說家三馬太郎回鄉後,逐步揭開小鎮被「聖母亞比該教團」操控的真相,折射出現實社會中類似組織如何利用人性的脆弱來控制個體。
5/5隼消防團
日劇《積雪下的孤寂靈魂》,揭露社會邊緣人的困境、媒體輿論對真相的扭曲,以及家庭與善惡的界線。劇中,孩子們將灰川十三視為救贖者,而社會卻將他定罪。當體制無法拯救弱勢時,他們該如何生存?家庭是血緣還是選擇?正義又是誰來定義?這篇文章透過劇情分析,深刻反思社會對弱者的冷漠與道德標準的偏見。
5/5積雪下的孤寂靈魂
當謊言交織於人際關係中,它是守護信任的基石,還是導致崩壞的裂縫?日劇《解謊偵探少女》探討了謊言的多重面向,揭示其既能保護人心,也可能摧毀信任的矛盾特性。本文透過劇中金句與現實案例,深入探討謊言在人際關係中的角色,並反思我們該如何在誠實與欺瞞之間取得平衡。面對謊言,你會選擇揭穿,還是理解?
5/5解謊偵探少女
《新宿野戰醫院》以搞笑風格呈現醫療與社會現實的衝突。故事圍繞這座「體制外聖心醫院」,接納被主流醫療拒之門外的弱勢群體。主角 YOKO 挑戰醫療規範,以行動拷問醫生的使命:當法律與良知衝突時,該如何選擇?劇中揭露隱形階級的存在,提醒我們反思現實社會中,誰才是那些被體制忽視的病患,而誰又願意為他們發聲?
5/5新宿野戰醫院
《反英雄》是一部探討人性與正義界線的日劇,講述公務員明墨正樹如何因社會不公走上復仇之路。劇中揭示道德與正義的模糊地帶,質疑體制對弱勢群體的忽視。該劇引發人們思考:當正義無法由體制實現,個人的反抗是否合理?這部劇如同社會的鏡子,映照出制度不公和人性暗面的同時,也提醒我們,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反英雄。
5/5反英雄
日劇《隼消防團》看似是一部懸疑推理劇,實則深入探討了封閉小鎮的集體沉默、個人的創傷與歸屬感,以及信仰與盲從的界線。故事圍繞著小說家三馬太郎回鄉後,逐步揭開小鎮被「聖母亞比該教團」操控的真相,折射出現實社會中類似組織如何利用人性的脆弱來控制個體。
5/5隼消防團
日劇《積雪下的孤寂靈魂》,揭露社會邊緣人的困境、媒體輿論對真相的扭曲,以及家庭與善惡的界線。劇中,孩子們將灰川十三視為救贖者,而社會卻將他定罪。當體制無法拯救弱勢時,他們該如何生存?家庭是血緣還是選擇?正義又是誰來定義?這篇文章透過劇情分析,深刻反思社會對弱者的冷漠與道德標準的偏見。
5/5積雪下的孤寂靈魂
當謊言交織於人際關係中,它是守護信任的基石,還是導致崩壞的裂縫?日劇《解謊偵探少女》探討了謊言的多重面向,揭示其既能保護人心,也可能摧毀信任的矛盾特性。本文透過劇中金句與現實案例,深入探討謊言在人際關係中的角色,並反思我們該如何在誠實與欺瞞之間取得平衡。面對謊言,你會選擇揭穿,還是理解?
5/5解謊偵探少女
《新宿野戰醫院》以搞笑風格呈現醫療與社會現實的衝突。故事圍繞這座「體制外聖心醫院」,接納被主流醫療拒之門外的弱勢群體。主角 YOKO 挑戰醫療規範,以行動拷問醫生的使命:當法律與良知衝突時,該如何選擇?劇中揭露隱形階級的存在,提醒我們反思現實社會中,誰才是那些被體制忽視的病患,而誰又願意為他們發聲?
5/5新宿野戰醫院
《反英雄》是一部探討人性與正義界線的日劇,講述公務員明墨正樹如何因社會不公走上復仇之路。劇中揭示道德與正義的模糊地帶,質疑體制對弱勢群體的忽視。該劇引發人們思考:當正義無法由體制實現,個人的反抗是否合理?這部劇如同社會的鏡子,映照出制度不公和人性暗面的同時,也提醒我們,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反英雄。
5/5反英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就能get 同款 韓系質感包👜 而且獨家下殺 299元up 讓它成為你的 必備單品吧! - momo優惠折扣碼 領取超簡單❤️ 點擊右下角 會員中心 - 折價券 輸入 FLOWERMOMO 點擊歸戶 就能領取 商店優惠券 啦! - https://momo.dm/RaFNzR
Thumbnail
過去教師被意識形態影響,大多願意認同崇高的師道,如今經過一再的修法、工作性質轉變...... 教師拒絕道德綁架,只做最低程度的工作要求,以免多做多錯,最先倒楣的就是弱勢孩子,這也怪不得老師,而是施政錯誤的結果。
Thumbnail
昨天新聞中,教育部次長葉丙成感嘆地說,當今社會多是雙薪家庭,家長工作繁忙,沒有太多時間去瞭解教育的走向。台灣很多家長對教育的認知,還停留在30年前他自己在當學生的時代,不瞭解108課綱,也不清楚近年體制內的改革和實驗教育。 . 我也深有同感,認為教育改革最需要改變
在強調「適性發展」的21世紀,每所學校應該也要有各自清晰的理念和教育方式,讓每個家庭可以經過討論後,挑選適合的學校就讀。而老師們也可以依照自己的教育理念和特長,應聘適合的學校。教育也應該適時引入市場機制,良性競爭才能激發出更多創新,以及更好的教學品質,讓學生和老師都可以有更多選擇。
Thumbnail
在教育現場有許多亂象是由政府不當政策造成。這篇文章裡的三則漫畫就反映了教育部一邊高喊「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口號,一邊反其道而邊的荒謬。
Thumbnail
創造學生的價值,就是創造自己生命的意義~ 選擇已教育為職業的朋友,是否能分辨自己準備的教育素材,能不能增加學生的價值,極其重要;而在安排的時間內,能否能提昇學生對於痛點的改善,或是讓學生對於自身的問題豁然開朗、找到變好的方向,是不能疏忽的最要點~ 許多教育工作者,習慣在講述的過程中,運用了許多名
Thumbnail
✨這部劇以獨特的視角,深入探討了家庭、教育和金錢的重要議題。   👩🏻寅子老師,一位充滿神秘色彩的家庭教師,以她獨特的教學方式,引領著三組母子走向正確的道路。   🌈劇情真實而感人,讓你在歡笑與感動中,深刻思考家庭教育的真正意義。   🎓劇中的角色們各具特色,他們的成長和轉變
有紀律的一個一個寫出來 並且能具體檢核自己的課堂、教與學 -------------------------------------------------------------------- 高效教學 與學習 1.提升學生學習動機 a.成長性思維
Thumbnail
【你有教育專業嗎?】 「我們是充滿愛的教育,但不是愛的教育。」充滿愛的教育有原則和界線,而非無止境的包容。原來在缺乏專業之下,愛的教育會變成以愛為名的教育,我回想起過往總會過度討好、過度同理學生,因此當學生不如我所預期時,我會陷入對自己的極度失望。其實,靠著熱情與直覺去對待孩子是危險的。
Thumbnail
前言 我們常說,要改善社會的各種亂象,必須從「教育」著手,但再細問,如何著手?卻沒有人答得出來。提供更多的教育經費、減少學生的學習壓力就是改善教育嗎?到底如何透過教育改變一個人?而這改變又如何是向善的改變而非向惡的改變?將很多的問題都歸結到教育,但是教育真的有這麼「神」嗎?還是,背後真
Thumbnail
每到十二月,生活忙碌之餘也別忘了營造儀式感。教學幾年以後才發現,重要的都不是數學會算幾題,國字會認幾個,要實施品格教育的基礎,就是先營造好的班級氛圍。老師的用心,便會在日常中蔓延,學生若知道老師很用心經營班級,自然而然也會配合老師。在緊繃無聊的校園生活裡有20-30分鐘的電影時刻,豈不是很好呢?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就能get 同款 韓系質感包👜 而且獨家下殺 299元up 讓它成為你的 必備單品吧! - momo優惠折扣碼 領取超簡單❤️ 點擊右下角 會員中心 - 折價券 輸入 FLOWERMOMO 點擊歸戶 就能領取 商店優惠券 啦! - https://momo.dm/RaFNzR
Thumbnail
過去教師被意識形態影響,大多願意認同崇高的師道,如今經過一再的修法、工作性質轉變...... 教師拒絕道德綁架,只做最低程度的工作要求,以免多做多錯,最先倒楣的就是弱勢孩子,這也怪不得老師,而是施政錯誤的結果。
Thumbnail
昨天新聞中,教育部次長葉丙成感嘆地說,當今社會多是雙薪家庭,家長工作繁忙,沒有太多時間去瞭解教育的走向。台灣很多家長對教育的認知,還停留在30年前他自己在當學生的時代,不瞭解108課綱,也不清楚近年體制內的改革和實驗教育。 . 我也深有同感,認為教育改革最需要改變
在強調「適性發展」的21世紀,每所學校應該也要有各自清晰的理念和教育方式,讓每個家庭可以經過討論後,挑選適合的學校就讀。而老師們也可以依照自己的教育理念和特長,應聘適合的學校。教育也應該適時引入市場機制,良性競爭才能激發出更多創新,以及更好的教學品質,讓學生和老師都可以有更多選擇。
Thumbnail
在教育現場有許多亂象是由政府不當政策造成。這篇文章裡的三則漫畫就反映了教育部一邊高喊「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口號,一邊反其道而邊的荒謬。
Thumbnail
創造學生的價值,就是創造自己生命的意義~ 選擇已教育為職業的朋友,是否能分辨自己準備的教育素材,能不能增加學生的價值,極其重要;而在安排的時間內,能否能提昇學生對於痛點的改善,或是讓學生對於自身的問題豁然開朗、找到變好的方向,是不能疏忽的最要點~ 許多教育工作者,習慣在講述的過程中,運用了許多名
Thumbnail
✨這部劇以獨特的視角,深入探討了家庭、教育和金錢的重要議題。   👩🏻寅子老師,一位充滿神秘色彩的家庭教師,以她獨特的教學方式,引領著三組母子走向正確的道路。   🌈劇情真實而感人,讓你在歡笑與感動中,深刻思考家庭教育的真正意義。   🎓劇中的角色們各具特色,他們的成長和轉變
有紀律的一個一個寫出來 並且能具體檢核自己的課堂、教與學 -------------------------------------------------------------------- 高效教學 與學習 1.提升學生學習動機 a.成長性思維
Thumbnail
【你有教育專業嗎?】 「我們是充滿愛的教育,但不是愛的教育。」充滿愛的教育有原則和界線,而非無止境的包容。原來在缺乏專業之下,愛的教育會變成以愛為名的教育,我回想起過往總會過度討好、過度同理學生,因此當學生不如我所預期時,我會陷入對自己的極度失望。其實,靠著熱情與直覺去對待孩子是危險的。
Thumbnail
前言 我們常說,要改善社會的各種亂象,必須從「教育」著手,但再細問,如何著手?卻沒有人答得出來。提供更多的教育經費、減少學生的學習壓力就是改善教育嗎?到底如何透過教育改變一個人?而這改變又如何是向善的改變而非向惡的改變?將很多的問題都歸結到教育,但是教育真的有這麼「神」嗎?還是,背後真
Thumbnail
每到十二月,生活忙碌之餘也別忘了營造儀式感。教學幾年以後才發現,重要的都不是數學會算幾題,國字會認幾個,要實施品格教育的基礎,就是先營造好的班級氛圍。老師的用心,便會在日常中蔓延,學生若知道老師很用心經營班級,自然而然也會配合老師。在緊繃無聊的校園生活裡有20-30分鐘的電影時刻,豈不是很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