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身心健康亮紅燈,離職前你該盤點這3件事

心靈營養諮詢故事1 小賀營養師
「我想轉調單位或乾脆轉職,因為現在的工作已經影響到我的心理和身體健康……」
這是我最近在諮詢時聽到的一句話。
我問她:「這樣的情況多久了?」
她低頭沉默了一下,輕聲說:「超過一年了。」
再問她:「有想過目標單位或接下來的工作方向嗎?」
她嘆氣說:「只要能離開現在的單位就好……但公司沒有其他職缺,求職網站也沒有看到理想的工作。」
這樣的狀況,是不是你也正在經歷?
或是曾經歷過,卻不知該從何下手? 當身心狀況亮紅燈,很多人會選擇逃離,但我想提醒你——轉職不是逃避,而是重新選擇的開始。
與其急著逃跑,不如花點時間先釐清3個重要方向,幫助你為下一步鋪路。
方向1:釐清自己的價值排序,回到「你最在乎什麼?」
許多人的焦慮來自「每件事都很重要」,結果總是力不從心、分身乏術。
其實,只要你能定義出自己最重視的價值觀,例如安全感、自由度、影響力、成就感…… 你就能更果斷地做出選擇,放下不適合自己的東西,讓內心真正鬆一口氣。
方向2:探索你的職業偏好,不再只為離職而離職
離開不等於解脫,離開後還要面對:
「我真正想做什麼?」 「我擅長什麼?有沒有想學的新技能?」 這時候,適性發展的規劃就顯得特別重要。 我們可以一起從你的優勢、天賦、熱情與價值觀出發,建立可持續且有動力的工作藍圖。
方向3:「加一分行動」,不離職也能讓現狀開始轉變
這跟《原子習慣》或《刻意練習》提到的一樣:
只要你找到最小可執行的微行動,一點點地調整,就能讓生活逐漸走出困境。
也許你還沒離職,但只要行動開始,局勢就會慢慢改變。
🔍 用3個方向,幫你從混亂中釐清方向
有時候我們只是太累,無力分析,也不想被說教。
我懂。 所以我陪伴你一起用這3個方向盤點現狀,不急著做決定,而是一步步找回你的主控權與節奏。
📌 若你也正在經歷這樣的低潮期,我想給你這些選擇:
- 你可以自己讀書、找資源練習整理思緒
- 也可以透過系統性的課程或一對一諮詢,讓自己少走一點冤枉路
若你想更快釐清方向,歡迎與我預約心靈營養諮詢:
【理想生活探索】
【職業偏好探索】
📚 想獲得更多免費資源?來這裡找我👇
📌 Facebook 粉專:
📌 Instagram IG 限動:
📌 部落格:
📌 方格子專欄: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分享給身邊也正在思考轉職、離職的朋友,也許你的一次轉發,就能給別人一個全新的出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