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沉默,震耳欲聾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我有一位年幼的姪子,今年還不到三歲。原本是一個該在地上跑跳、滿口童語亂說的年紀,卻異常安靜。他不太會說話,也不太會表達自己,除了基本的需求用哭或指來傳達外,幾乎與這個世界保持著一種距離——一種我們無法靠近,他也不願靠近的靜默。

但他並不孤單。他有一個永遠發亮的「朋友」:平板電腦。

YouTube短影音一段接一段播放,節奏飛快、聲音誇張,畫面充滿著閃爍與重複的動畫聲光,讓人看了頭暈——但他卻如癡如醉。只要有人去入侵他的世界,他就會打人,以抗議這個世界的中斷。

我不怪他們。他們也只是疲憊的父母,一邊工作、一邊育兒,在生活的泥濘中掙扎著呼吸。他們或許沒有想太多,或許也只是跟著時代的洪流走,以為這就是現代育兒的「新常態」。

但我忍不住心疼——不是對父母,而是對這個孩子。

因為在那一段段影片的轟炸下,他正在錯過真正學會說話的黃金時期;在螢幕聲光的陪伴中,他失去了觀察表情、回應語氣、用言語與人互動的機會。更深一層的,是我們這個社會正在默默接受一種令人不安的現象:把孩子的安靜,當成一種成功的教養結果。

可是孩子本不該是安靜的。孩子應該哭、笑、尖叫、問東問西,應該因為不懂而打破杯子,應該因為表達不清楚而氣急敗壞——那才是人類成長的軌跡。

語言,是我們學會同理、學會傾聽、學會愛的第一步。當孩子因為缺乏互動而語言發展遲緩,問題並不會就此停留在口語障礙上,而會漸漸蔓延成情緒理解、社交退縮,甚至自我價值感的缺損。

而最諷刺的是,這些父母多半愛孩子,也想孩子好。他們只是太累、太忙,然後太依賴科技,錯把「孩子不吵鬧」當成「孩子過得好」。久而久之,我們甚至不敢面對那個事實:我們其實把孩子交給了演算法在養。

這不是個體的問題,而是一個時代的困局。

我們曾經相信陪伴是教育的核心,但現在很多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推薦演算法,第一套「語言教材」是無限循環的短影音。父母從育兒者變成了觀眾,看著孩子在螢幕的虛構世界中成長,卻不曾真正走進他的心裡。

教養從來不是簡單的選擇題。它需要時間、需要耐心、需要一種反主流的勇氣——在所有人都說「給他手機比較方便」的時候,仍願意放下手機、蹲下身來,用真正的眼神、聲音與擁抱,去喚醒一個孩子沉睡的語言與情感。

我的姪子現在依然不太會說話。偶爾,他會叫出幾個無意義的音節,然後自己笑得開懷。而我也會跟著笑,只是心裡多了一點沉沉的感嘆:如果我們多花一點時間陪他說說話,少給他一些影片,也許,他會用更多的詞彙來告訴我們他的快樂與悲傷。

孩子不會永遠沉默,但如果我們繼續沉默下去,他們可能會學會用沉默過完一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simple shiue的沙龍
2會員
54內容數
一個中年男子的生活作為,投資和興趣的隨筆。
Asimple shiue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1
本文探討川普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特別是針對中國的關稅戰,分析其策略、影響和可能的後續發展。文章將川普的商人風格與其貿易政策連結,並探討其對WTO和全球貿易格局的衝擊,以及「美國貿易組織」(USTO)的構想。
2025/04/21
本文探討川普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特別是針對中國的關稅戰,分析其策略、影響和可能的後續發展。文章將川普的商人風格與其貿易政策連結,並探討其對WTO和全球貿易格局的衝擊,以及「美國貿易組織」(USTO)的構想。
2025/04/16
本文探討民國70-80年代出生世代的困境,夾在傳統長輩與新世代年輕人間,面對經濟壓力、科技變遷和社會期待的衝擊,生活艱辛卻努力生存。
Thumbnail
2025/04/16
本文探討民國70-80年代出生世代的困境,夾在傳統長輩與新世代年輕人間,面對經濟壓力、科技變遷和社會期待的衝擊,生活艱辛卻努力生存。
Thumbnail
2025/04/14
探討臺灣社會對於美國與中國大陸的不同觀感,以及由此引發的世代隔閡與情感斷層。文章指出,長輩們基於冷戰時期的媒體影響和集體記憶,對美國抱持負面觀感,而對中國大陸存有鄉愁感,這種情感並非理性選擇,導致在面對美中貿易戰等事件時,彼此難以理解與溝通。
Thumbnail
2025/04/14
探討臺灣社會對於美國與中國大陸的不同觀感,以及由此引發的世代隔閡與情感斷層。文章指出,長輩們基於冷戰時期的媒體影響和集體記憶,對美國抱持負面觀感,而對中國大陸存有鄉愁感,這種情感並非理性選擇,導致在面對美中貿易戰等事件時,彼此難以理解與溝通。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沙龍一直是創作與交流的重要空間,這次 vocus 全面改版了沙龍介面,就是為了讓好內容被好好看見! 你可以自由編排你的沙龍首頁版位,新版手機介面也讓每位訪客都能更快找到感興趣的內容、成為你的支持者。 改版完成後可以在社群媒體分享新版面,並標記 @vocus.official⁠ ♥️ ⁠
Thumbnail
沙龍一直是創作與交流的重要空間,這次 vocus 全面改版了沙龍介面,就是為了讓好內容被好好看見! 你可以自由編排你的沙龍首頁版位,新版手機介面也讓每位訪客都能更快找到感興趣的內容、成為你的支持者。 改版完成後可以在社群媒體分享新版面,並標記 @vocus.official⁠ ♥️ ⁠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孩子遲遲不開口說話,可能是因為口腔肌肉張力、認知理解能力、社會學習能力及內在動機等方面的問題。本文從增進孩子的動作控制能力、提高對事物的理解、模仿、簡化字詞等方面提出具體建議。
Thumbnail
孩子遲遲不開口說話,可能是因為口腔肌肉張力、認知理解能力、社會學習能力及內在動機等方面的問題。本文從增進孩子的動作控制能力、提高對事物的理解、模仿、簡化字詞等方面提出具體建議。
Thumbnail
對於兒子使用網路社群軟體這件事情,我一直在「放手」跟「關心」之間學習。 ​ 孩子平時不是跟我生活,與前伴侶教養不同理念,如果介入,反而會讓孩子無所適從,所以通常我的優先選擇是以關心孩子為主,除非孩子想說,否則我不太會過問他在社群媒體上的事情。 ​ 最近兒有建立IG帳號,之前我有追蹤他。最近我
Thumbnail
對於兒子使用網路社群軟體這件事情,我一直在「放手」跟「關心」之間學習。 ​ 孩子平時不是跟我生活,與前伴侶教養不同理念,如果介入,反而會讓孩子無所適從,所以通常我的優先選擇是以關心孩子為主,除非孩子想說,否則我不太會過問他在社群媒體上的事情。 ​ 最近兒有建立IG帳號,之前我有追蹤他。最近我
Thumbnail
父母因為手機分心而疏忽了小孩的情緒、互動與安全,國外已經有許多研究與文章探討。以下列出一些重點: 年幼的兒童無法理解父母為什麼看手機,會直接感覺被忽略。 分心的父母,對兒童情緒表達的細微訊號,敏銳度會降低 分心的父母,常會草率地回答或回應小孩
Thumbnail
父母因為手機分心而疏忽了小孩的情緒、互動與安全,國外已經有許多研究與文章探討。以下列出一些重點: 年幼的兒童無法理解父母為什麼看手機,會直接感覺被忽略。 分心的父母,對兒童情緒表達的細微訊號,敏銳度會降低 分心的父母,常會草率地回答或回應小孩
Thumbnail
數位時代下,電子設備已成為家庭生活的一部分,然而,過度使用電子產品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有負面影響。本文探討如何有效管理孩子的屏幕時間,幫助家長平衡孩子的學習與娛樂。
Thumbnail
數位時代下,電子設備已成為家庭生活的一部分,然而,過度使用電子產品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有負面影響。本文探討如何有效管理孩子的屏幕時間,幫助家長平衡孩子的學習與娛樂。
Thumbnail
在家裡明明就很「搞威」,而且說不定還很吵,怎麼在外面就「沈默是金」,而且越鼓勵還越退縮?其實可以用社交焦慮的觀點來理解孩子唷
Thumbnail
在家裡明明就很「搞威」,而且說不定還很吵,怎麼在外面就「沈默是金」,而且越鼓勵還越退縮?其實可以用社交焦慮的觀點來理解孩子唷
Thumbnail
現在的孩子從出生後眼晴能對焦開始,就處在於一個「你不怕他不看,只擔心他看太多」的時代,視覺圖像之多、取得之容易是人類歷史中前所未見的。 孩子從小有些父母帶出去吃飯,就是放一台平板/手機在孩子面前,讓他不吵鬧。國小階段就讓孩子帶手機去學校,說好聽點是聯絡孩子方便,但現在與老師的群組一大堆、學校的
Thumbnail
現在的孩子從出生後眼晴能對焦開始,就處在於一個「你不怕他不看,只擔心他看太多」的時代,視覺圖像之多、取得之容易是人類歷史中前所未見的。 孩子從小有些父母帶出去吃飯,就是放一台平板/手機在孩子面前,讓他不吵鬧。國小階段就讓孩子帶手機去學校,說好聽點是聯絡孩子方便,但現在與老師的群組一大堆、學校的
Thumbnail
你可能會想,我這麼愛孩子,為何孩子不聽我的話? 很多父母都會抱怨孩子「講不聽」,後來我理解了,這一切都是小孩都在學習、成長的過程,轉念之後,改用遊戲、好玩的方式來陪伴孩子、用尊重的態度和孩子溝通。
Thumbnail
你可能會想,我這麼愛孩子,為何孩子不聽我的話? 很多父母都會抱怨孩子「講不聽」,後來我理解了,這一切都是小孩都在學習、成長的過程,轉念之後,改用遊戲、好玩的方式來陪伴孩子、用尊重的態度和孩子溝通。
Thumbnail
過去受疫情影響,讓許多人日常溝通時,選擇用文字代替口說對談,興許是過去政策:「只要家中有確診者,就必須間接或直接隔離」的因素,影響了家庭中父母教育孩童說話的機會(父母減少帶孩童外出和說話,因此減少刺激)。 語言治療是什麼? 可以幫什麼忙?
Thumbnail
過去受疫情影響,讓許多人日常溝通時,選擇用文字代替口說對談,興許是過去政策:「只要家中有確診者,就必須間接或直接隔離」的因素,影響了家庭中父母教育孩童說話的機會(父母減少帶孩童外出和說話,因此減少刺激)。 語言治療是什麼? 可以幫什麼忙?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