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只是媽媽,我也是我自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有時候,我會覺得自己不是一個好媽媽。

我常常覺得自己做得不夠,比如說,我想花一整個早上看書、寫日記,或寫文章。這些事需要獨處,需要空白,才能讓靈感自由流動。

但每當我做了這些事,罪惡感就會悄悄爬上來——

「我是不是把時間花錯地方了?」 「我是不是應該去打掃一下客廳、整理一下房間、陪弟弟玩一會?」

我走進房間,關心昨天因團體解散而大哭的姊姊,陪她聊了聊天(看來睡一晚已經好多了),然後才一邊吃早餐,一邊思考...

「好媽媽」的標準,到底是誰定義的?

身為媽媽,我應該陪孩子多少時間?家裡應該多整潔?這些可以被量化嗎?

結婚後,有一段時間的我,活得又累又痛苦。努力想要扮演好「妻子」、「母親」的角色,卻什麼都做不好。煮的飯不好吃,母乳擠不出來,家裡也不夠乾淨,還沒從誰口中聽過一句「妳辛苦了」。

那時的我一直想證明一件事:我不是只有這樣而已。

所以我努力備考,想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成就。 我想找到自己的價值。

考上公務員後,我以為可以真正肯定自己了,

但就算在假日,只是想安靜地讀一本書,我還是會自責。 好像我一旦成為媽媽,我的時間就不再屬於我自己。

我其實很清楚自己的個性,從來不是「賢妻良母」的類型。

我需要獨處,需要靜下來的時間,就算我已經是兩個孩子的媽媽。 我喜歡上班、喜歡賺自己的收入、喜歡那種自由的空氣。

如果我勉強自己成天留在家裡帶孩子,我真的會很不快樂。

所以這幾年來,我一直在努力尋找一種方式,能夠兼顧家庭,也不放棄自己。

我心裡一直有個聲音說:「我不只是媽媽,我也是我自己。」

也許,我們根本不需要替自己打分數。

我們已經扛了很多責任,為什麼還要在疲憊的時候,繼續為難自己?

最近,我在圖書館借了一本書,叫做《做一個敢說出需求的人》。裡面寫著:

當你累了,不需要別人的認可,就讓自己好好休息。

勇敢說出自己的需求,表達「我想要」。

每天花一點時間做讓自己開心的事,不需要總是背負他人的期待。

找到自己的價值觀,你可以跟別人不一樣。


這段話深深地打動了我。

我們不該因為成為了母親,就把自己遺忘。 為什麼當了媽媽,我的時間就只能屬於家庭,而不再能屬於我自己?

這本書像一封溫柔的提醒,告訴我們——請先照顧好妳自己。

獻給所有的媽媽。

這是一本能夠療癒妳心的書,想與妳分享。

喜歡這篇文章嗎?歡迎追蹤我的專頁<微光拾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微光拾穗 -願我故事裡的隻字片語,成為你生命中的光
10會員
27內容數
歡迎來到「微光拾穗」,這裡是為備考路上的你準備的一盞小燈。 我曾經和你一樣,走在壓力、迷惘與不確定中。 現在的我,想把那些經驗轉化為支持和陪伴, 給還在努力的你,一點方向、一點勇氣,還有一點溫暖。 如果你願意,也可以留言和我說說你的故事。 我永遠相信,付出的努力不會白費,我已經上岸了,下一個換你。
2025/04/27
只要你願意從今天開始慢慢練習, 未來某一天,你一定會成為, 那個更有力量、擁有選擇權的自己。
Thumbnail
2025/04/27
只要你願意從今天開始慢慢練習, 未來某一天,你一定會成為, 那個更有力量、擁有選擇權的自己。
Thumbnail
2025/04/19
婚姻和小孩是我一生的主軸,我可以放下工作,放棄一切, 我費盡心力,卻沒有得到想像中的幸福生活。 我以為自己是幸福的,(在我原生家庭中,我父母相處情況悲慘無比,我只要比我爸媽好一點點,就贏了。) 我身邊沒有好的例子可以學,一切只能靠自己摸索。 我察覺自己會如此努力的學習,不過是想要逃離我父
Thumbnail
2025/04/19
婚姻和小孩是我一生的主軸,我可以放下工作,放棄一切, 我費盡心力,卻沒有得到想像中的幸福生活。 我以為自己是幸福的,(在我原生家庭中,我父母相處情況悲慘無比,我只要比我爸媽好一點點,就贏了。) 我身邊沒有好的例子可以學,一切只能靠自己摸索。 我察覺自己會如此努力的學習,不過是想要逃離我父
Thumbnail
2025/04/19
自我療癒的過程就像剝洋蔥一樣,是一層又一層的。 每撥開一層,就會有不同的關卡和體悟。 對我來說,這段路包含了許多難以啟齒的過去:剛成年就逃離原生家庭、八年的愛情長跑被前男友劈腿背叛、奉子成婚卻在婚姻中長期感受到孤單和不被理解.... 每一次痛苦都讓我逐漸意識到,那些深藏在內在、埋的很深的傷
Thumbnail
2025/04/19
自我療癒的過程就像剝洋蔥一樣,是一層又一層的。 每撥開一層,就會有不同的關卡和體悟。 對我來說,這段路包含了許多難以啟齒的過去:剛成年就逃離原生家庭、八年的愛情長跑被前男友劈腿背叛、奉子成婚卻在婚姻中長期感受到孤單和不被理解.... 每一次痛苦都讓我逐漸意識到,那些深藏在內在、埋的很深的傷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大雨下著下著,我與孩子站了40分鐘,不禁思考,我到底在堅持什麼?
Thumbnail
大雨下著下著,我與孩子站了40分鐘,不禁思考,我到底在堅持什麼?
Thumbnail
為了成為一位好媽媽,許多媽媽經常感到情緒不穩定、緊張、懷疑自己價值與意義。本文分享瞭如何建立育兒支持系統、保持身心健康、與孩子建立連結等方法,幫助媽媽更輕鬆地應對育兒挑戰。提供了尋求專業支持、培養自己的興趣等建議,讓父母可以享受育兒的美好時光。
Thumbnail
為了成為一位好媽媽,許多媽媽經常感到情緒不穩定、緊張、懷疑自己價值與意義。本文分享瞭如何建立育兒支持系統、保持身心健康、與孩子建立連結等方法,幫助媽媽更輕鬆地應對育兒挑戰。提供了尋求專業支持、培養自己的興趣等建議,讓父母可以享受育兒的美好時光。
Thumbnail
這是關於一個在學業和家庭責任間掙扎的人,通過處理自己的情緒和需求,最終找到內心的平靜和感到滿足的故事。
Thumbnail
這是關於一個在學業和家庭責任間掙扎的人,通過處理自己的情緒和需求,最終找到內心的平靜和感到滿足的故事。
Thumbnail
成為一個母親後,生活有了許多改變,包括精神上的試煉和身體上的挑戰。這篇文章探討了成為母親的影響,以及如何在育兒和自我照顧之間取得平衡。
Thumbnail
成為一個母親後,生活有了許多改變,包括精神上的試煉和身體上的挑戰。這篇文章探討了成為母親的影響,以及如何在育兒和自我照顧之間取得平衡。
Thumbnail
我們即使是孩子的母親,於陪伴孩子生活過程中,同時也正對這社會有所貢獻。
Thumbnail
我們即使是孩子的母親,於陪伴孩子生活過程中,同時也正對這社會有所貢獻。
Thumbnail
前言: 當了媽媽以後才知道媽媽真的不簡單! 會受原生家庭的影響, 也在教養自己的孩子同時會去重新面對一次自己的人生. 我的角色也很多重; 同時是女兒、妻子、孩子的媽媽、媳婦、姐姐與妹妹等, 同時扮演好這些角色的確不容易, 但我珍惜這些角色與身分. 因為如此, 我的人生與別人的人生當
Thumbnail
前言: 當了媽媽以後才知道媽媽真的不簡單! 會受原生家庭的影響, 也在教養自己的孩子同時會去重新面對一次自己的人生. 我的角色也很多重; 同時是女兒、妻子、孩子的媽媽、媳婦、姐姐與妹妹等, 同時扮演好這些角色的確不容易, 但我珍惜這些角色與身分. 因為如此, 我的人生與別人的人生當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與母親的對話,談到了家庭成員的情況和自己的感受。作者強調了對於父母的陪伴和照顧,並訴說了自己無法放手的困惑。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與母親的對話,談到了家庭成員的情況和自己的感受。作者強調了對於父母的陪伴和照顧,並訴說了自己無法放手的困惑。
Thumbnail
母親在家裡需要有自己的空間,這樣才能更好地照顧家人和自己,文中提到了許多關於媽媽空間的經歷和故事。
Thumbnail
母親在家裡需要有自己的空間,這樣才能更好地照顧家人和自己,文中提到了許多關於媽媽空間的經歷和故事。
Thumbnail
2021.2.22 這陣子除了媽媽在家、還沒回大陸工作的姐姐也同在一個屋簷下住著, 像個邊緣人般將自己與她倆的互動機會降到最低, 心裡知道對媽媽尚未釋放完的情緒該找個時間好好清理一下,卻似乎找不到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心情…就這樣累積了一兩個禮拜, 昨天媽媽不經意的一兩句話觸到了那個點
Thumbnail
2021.2.22 這陣子除了媽媽在家、還沒回大陸工作的姐姐也同在一個屋簷下住著, 像個邊緣人般將自己與她倆的互動機會降到最低, 心裡知道對媽媽尚未釋放完的情緒該找個時間好好清理一下,卻似乎找不到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心情…就這樣累積了一兩個禮拜, 昨天媽媽不經意的一兩句話觸到了那個點
Thumbnail
透過孩子的教養,媽媽經歷了身心靈的重大轉變,從而找到自己更好的版本。這篇文章探討媽媽所面對的生活挑戰,以及改變思維、增強心理韌性的方式。
Thumbnail
透過孩子的教養,媽媽經歷了身心靈的重大轉變,從而找到自己更好的版本。這篇文章探討媽媽所面對的生活挑戰,以及改變思維、增強心理韌性的方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