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我會覺得自己不是一個好媽媽。
我常常覺得自己做得不夠,比如說,我想花一整個早上看書、寫日記,或寫文章。這些事需要獨處,需要空白,才能讓靈感自由流動。
但每當我做了這些事,罪惡感就會悄悄爬上來——
「我是不是把時間花錯地方了?」 「我是不是應該去打掃一下客廳、整理一下房間、陪弟弟玩一會?」
我走進房間,關心昨天因團體解散而大哭的姊姊,陪她聊了聊天(看來睡一晚已經好多了),然後才一邊吃早餐,一邊思考...
「好媽媽」的標準,到底是誰定義的?
身為媽媽,我應該陪孩子多少時間?家裡應該多整潔?這些可以被量化嗎?
結婚後,有一段時間的我,活得又累又痛苦。努力想要扮演好「妻子」、「母親」的角色,卻什麼都做不好。煮的飯不好吃,母乳擠不出來,家裡也不夠乾淨,還沒從誰口中聽過一句「妳辛苦了」。
那時的我一直想證明一件事:我不是只有這樣而已。
所以我努力備考,想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成就。 我想找到自己的價值。
考上公務員後,我以為可以真正肯定自己了,
但就算在假日,只是想安靜地讀一本書,我還是會自責。 好像我一旦成為媽媽,我的時間就不再屬於我自己。
我其實很清楚自己的個性,從來不是「賢妻良母」的類型。
我需要獨處,需要靜下來的時間,就算我已經是兩個孩子的媽媽。 我喜歡上班、喜歡賺自己的收入、喜歡那種自由的空氣。
如果我勉強自己成天留在家裡帶孩子,我真的會很不快樂。
所以這幾年來,我一直在努力尋找一種方式,能夠兼顧家庭,也不放棄自己。
我心裡一直有個聲音說:「我不只是媽媽,我也是我自己。」
也許,我們根本不需要替自己打分數。
我們已經扛了很多責任,為什麼還要在疲憊的時候,繼續為難自己?
最近,我在圖書館借了一本書,叫做《做一個敢說出需求的人》。裡面寫著:
當你累了,不需要別人的認可,就讓自己好好休息。
勇敢說出自己的需求,表達「我想要」。
每天花一點時間做讓自己開心的事,不需要總是背負他人的期待。
找到自己的價值觀,你可以跟別人不一樣。
這段話深深地打動了我。
我們不該因為成為了母親,就把自己遺忘。 為什麼當了媽媽,我的時間就只能屬於家庭,而不再能屬於我自己?
這本書像一封溫柔的提醒,告訴我們——請先照顧好妳自己。
獻給所有的媽媽。
這是一本能夠療癒妳心的書,想與妳分享。
喜歡這篇文章嗎?歡迎追蹤我的專頁<微光拾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