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介紹的 Scrum 事件,就是 Sprint Planning。
🔧 Sprint Planning 做什麼?
Scrum Team 共同行動,針對「這次 Sprint 要做什麼、怎麼做」做出具體承諾


✅ Sprint Planning 常見三個核心問題
- 這次 Sprint 可以交付什麼有價值的成果? → 對應 Sprint Goal
- 我們要如何完成這些工作? → 對應 Sprint Backlog
- 這些工作與產品整體方向一致嗎? → 對應 Product Goal & Product Backlog
📌 實務建議:Sprint Planning 中三個階段可以這樣進行

根據 Scrum Guide(2020 版),Sprint Planning 的 timebox 是:
🕒 最多 8 小時(for a one-month Sprint)時間長度可依 Sprint 長短成比例縮短。
接下來介紹第二個事件: Daily
🕐 Daily Scrum 是什麼?
每日 Scrum 是 Scrum Team 每天用來同步進度、調整計畫、發現障礙的短會議。
- Timebox:15 分鐘
- 頻率:每天(在 Sprint 期間)
- 參與者:開發團隊為主,Scrum Master 與 PO 可參加但不主導
🎯 目的
Daily Scrum 不是報告會,而是為了:
- 確保團隊成員對目標的同步理解
- 根據目前的進展與障礙,調整計畫
- 提高透明度與促進協作
🧩 Daily Scrum 跟 Sprint 的關係?
它是 Sprint Backlog 的追蹤機制,確保:
- Sprint Goal 是否還能達成?
- 任務有沒有卡關需要幫助?
- 有沒有要調整優先順序或分工?
🪧 小技巧與建議

接著再介紹一下 Burn Down Chart(燃盡圖)
🔥 Burn Down Chart 是什麼?
Burn Down Chart 是一張圖,用來顯示剩餘工作量隨時間遞減的情況。
- Y 軸:剩餘工作量(通常用 story points、任務數、或工時估算)
- X 軸:時間(Sprint 的天數)
- 線條:表示實際進展 vs 預期進展
🧭 用途與好處

接著分享 Sprint 的倒數第二個事件:Sprint Review
📌 Sprint Review 是什麼?
Scrum Team 和利害關係人一起,檢視本次 Sprint 的成果,並根據市場或用戶的回饋,協作調整 Product Backlog。
- 不是驗收會議(不只是驗成果)
- 是一次協作與對話(聚焦價值與未來)
⏱ Timebox

🧩 Sprint Review 做什麼?
- PO 回顧本次 Sprint 的目標與完成情況
- 哪些完成了?(DoD 達成)
- 哪些未完成?原因是什麼?
- 開發團隊 demo 成果
- 實際可執行的功能,不是簡報或假資料
- 示範使用情境,說明價值或使用方式
- 與利害關係人討論
- 他們的反應、問題、建議、洞察
- 對市場、業務、客戶有什麼新資訊?
- 根據討論結果,更新 Product Backlog
- 加入新想法、調整優先順序
- 準備下次 Sprint Planning 的素材
最後一個 Scrum 事件就是 Retrospective:
🧭 Sprint Retrospective 是什麼?
一個讓 Scrum 團隊反思並持續改善的時間。
- 發生在 Sprint 的最後階段(通常在 Sprint Review 之後)
- 聚焦於團隊合作、流程與工具的優化
- 涵蓋人、流程、關係、工作方式等
⏱ Timebox(時間上限)

🧩 Retrospective 通常做什麼?(基本流程)
- 設定場域:暖場、建立心理安全(如簡單破冰)
- 回顧與蒐集資料:大家一起回顧這個 Sprint 發生了什麼
- 產出洞察:找出模式、重點、影響大的問題
- 設定行動項目:具體可執行的改善點,選出 1~2 項作為下 Sprint 的改進實驗
- 結束與回饋:收斂會議、請大家對會議本身也給意見
🧠 成功的 Retrospective 關鍵因素

在 scrum 當中,還有一個事件是不一定會發生,時長在 scrum guide 也沒有特別限制,那就是 PBR Product Backlog Refinement(產品待辦清單釐清)。
🔍 Product Backlog Refinement(PBR)是什麼?
PBR 是 Scrum Team 定期花時間來「釐清、拆解、估點與優化 Product Backlog 項目」的活動。
簡單說,這是一個準備未來 Sprint 的預備會議,讓 Product Backlog 保持健康、清晰與 Ready 狀態。
🎯 PBR 的目的

🧩 PBR 的常見活動有哪些?
- PO 說明新加入的需求或優先順序
- 團隊提問、釐清細節與討論邏輯
- 拆解大項目成小任務
- 與 UX/UI 或其他角色協作補充資訊
- 進行點數估算(常用 Planning Poker)
- 補上 Acceptance Criteria 或技術提示
- 確認此項目是否達到 Definition of Rea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