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的價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9月21日,有效率的學習,找到對的方法和合適的作法是非常重要的。

孩子正在學負整數的加減法,看到孩子的練習本,發現有個孩子總是做錯一種題型:負四加八等於負十二,而且一直錯、一直錯。

我把孩子叫過來問:負四加八等於負十二,是對的嗎?

孩子回答:沒錯。

我又問:負四加八和八減四的答案會不會一樣。

孩子回答:不會一樣,一個是負十二,一個是四。

我告訴孩子:負整數的加減法有交換率,所以是一樣的,答案是四,經過幾題的例題練習後,孩子可以回答出正確的答案。

第二天:我問孩子負四加八等於多少。

孩子回答:負十二。

又經過幾題的例題練習後,孩子才可以回答出正確的答案。

這樣的狀況持續到第五天,我問孩子:負四減八等於多少?

孩子回答:負十二。

當下我自言自語:怎麼又回來原點了,孩子打斷了我的思維。老師:負四減八本來就等於負十二。當下發現是我問錯題目了,我再問,負四加八等於多少,孩子想了一下回答:四,我再問:負十二加二十等於多少,孩子立馬回答八。

今天(第六天)我問孩子負二十一加五十等於多少,孩子很快的回答二十九。

經過反思與檢視,最後我發現了孩子能理解的原因,原來是:第五天問了不一樣的題目(負四減八等於多少?),讓孩子有了比較。雖然只是一個很簡單的數學運算題目,但孩子從這裡開始學會了如何思考,至少我是這麼認為。

明日聚焦:「萬能的天神,請賜我神奇的力量,讓所有的課程都變的好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鍾老師教室
1會員
54內容數
轉變~教與學的藝術 角落教學,故事中心 教育本質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
鍾老師教室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身為父母的我們,看到或瞭解孩子在學校的生活與學習嗎? 身為父母的我們,應該如何評量孩子在學校的生活與學習。 身為父母的我們,可以如何協助孩子在學校的生活與學習。 孩子上學,父母上班,放學後,下班了,親子之間的交集可以在那裡。 孩子求學,父母求職,學習後,休閒時,家庭間的活力可以如何聚集。
2025/04/29
身為父母的我們,看到或瞭解孩子在學校的生活與學習嗎? 身為父母的我們,應該如何評量孩子在學校的生活與學習。 身為父母的我們,可以如何協助孩子在學校的生活與學習。 孩子上學,父母上班,放學後,下班了,親子之間的交集可以在那裡。 孩子求學,父母求職,學習後,休閒時,家庭間的活力可以如何聚集。
2025/04/28
成功的關鍵因素:打開思絮,從「智慧抽屜」找到「更新」路徑。
Thumbnail
2025/04/28
成功的關鍵因素:打開思絮,從「智慧抽屜」找到「更新」路徑。
Thumbnail
2025/04/26
9月22日,一直都是這樣,因為習慣,所以同化了。
Thumbnail
2025/04/26
9月22日,一直都是這樣,因為習慣,所以同化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當老師嘛, 總是樂見學生的良好表現, 但是如果學生的良好,是要老師付出一些代價,那,就會出現一種奧妙的心情~~ 108課綱中的「學習歷程」制度, 好壞評價在人間, 但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就是他不知的那件事, 就是學生&老師,都多了很多暑假&寒假作業! 如果, 學生乖巧聽話地上傳了許多
Thumbnail
當老師嘛, 總是樂見學生的良好表現, 但是如果學生的良好,是要老師付出一些代價,那,就會出現一種奧妙的心情~~ 108課綱中的「學習歷程」制度, 好壞評價在人間, 但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就是他不知的那件事, 就是學生&老師,都多了很多暑假&寒假作業! 如果, 學生乖巧聽話地上傳了許多
Thumbnail
昨天是ABC小朋友上課的第一天,真是把我們三個老師搞得哭笑不得🤣° 早上老師幫他上數學的時候,我們發現孩子看不懂中文,需要用英文解說題意,這孩子非常的smart,解說之後立馬可以作答,這時姊姊鬆了口氣,慶幸自己是留英回來的° 中午之後則是正音課程開始,跟這孩子講中文真的是雞同鴨講,
Thumbnail
昨天是ABC小朋友上課的第一天,真是把我們三個老師搞得哭笑不得🤣° 早上老師幫他上數學的時候,我們發現孩子看不懂中文,需要用英文解說題意,這孩子非常的smart,解說之後立馬可以作答,這時姊姊鬆了口氣,慶幸自己是留英回來的° 中午之後則是正音課程開始,跟這孩子講中文真的是雞同鴨講,
Thumbnail
這是我的教學經歷。請容許我在這打個小廣告。 大家好,我是新勢力家教工作室的國中小數學老師──哲軒。 國二數學,在國中數學的學習中可以說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第三冊進入“無理數”的部份,第四冊開始有“幾何”的單元出現。
Thumbnail
這是我的教學經歷。請容許我在這打個小廣告。 大家好,我是新勢力家教工作室的國中小數學老師──哲軒。 國二數學,在國中數學的學習中可以說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第三冊進入“無理數”的部份,第四冊開始有“幾何”的單元出現。
Thumbnail
【進階觀課】 面對今天的數學課,我有以下的觀察與收穫: l   孩子上課不專心時,試著不要站在孩子的對立面去責備,而是以夥伴的角度去提醒,並同時將提醒延伸到其他的孩子,例如:阿昊上課不專心時,Tony老師直接說:「昊恩你要跟我有默契啊,該認真就要認真,其他人也是喔!」就繼續接回課程了。  
Thumbnail
【進階觀課】 面對今天的數學課,我有以下的觀察與收穫: l   孩子上課不專心時,試著不要站在孩子的對立面去責備,而是以夥伴的角度去提醒,並同時將提醒延伸到其他的孩子,例如:阿昊上課不專心時,Tony老師直接說:「昊恩你要跟我有默契啊,該認真就要認真,其他人也是喔!」就繼續接回課程了。  
Thumbnail
新學季第一堂數學課,我在Tony老師和孩子的對話中看見他如何走進孩子們的心
Thumbnail
新學季第一堂數學課,我在Tony老師和孩子的對話中看見他如何走進孩子們的心
Thumbnail
三則若有似無關聯性的小小故事。 ❦ 第一則 段考期間的某節課,我在導生班陪著學生自習,當天的考程有考數學,班上學生熱切地討論著數學,他們有人離開了自己的座位,或小群,或大群,當然也有獨自練功的孩子;我心裡感到滿意,我覺得,數學就是要藉由討論,把不清楚的概念釐清,就是要用嘴、用手去算,才能確認
Thumbnail
三則若有似無關聯性的小小故事。 ❦ 第一則 段考期間的某節課,我在導生班陪著學生自習,當天的考程有考數學,班上學生熱切地討論著數學,他們有人離開了自己的座位,或小群,或大群,當然也有獨自練功的孩子;我心裡感到滿意,我覺得,數學就是要藉由討論,把不清楚的概念釐清,就是要用嘴、用手去算,才能確認
Thumbnail
V同學生物大考32分, 離他的標準70分,一半都不到…… 小老師收來錯題訂正, 忍不住碎唸:「老師,又是V沒交!我們老師說要放棄V了,因為他爸媽要老師不要再管他,說要放棄他。他超會拖的⋯他沒救了!」 ▪️ 『我們討論一下考試標準,好嗎?』 下課離開教室前, 無意間聽
Thumbnail
V同學生物大考32分, 離他的標準70分,一半都不到…… 小老師收來錯題訂正, 忍不住碎唸:「老師,又是V沒交!我們老師說要放棄V了,因為他爸媽要老師不要再管他,說要放棄他。他超會拖的⋯他沒救了!」 ▪️ 『我們討論一下考試標準,好嗎?』 下課離開教室前, 無意間聽
Thumbnail
小C跟小D在討論數學,只見小C跟小D講解了一陣後…… 小D:「所以只要這個弧形愈大,就是值愈大。」 小C:「你不要這樣亂背啦,你應該要理解取代死背。」 在旁不經意聽到的我,嚇了一小跳! 因為,那是我很常跟孩子們說的一句話! ---理解取代死背 學生會把我常說的『話』拿去用? 或
Thumbnail
小C跟小D在討論數學,只見小C跟小D講解了一陣後…… 小D:「所以只要這個弧形愈大,就是值愈大。」 小C:「你不要這樣亂背啦,你應該要理解取代死背。」 在旁不經意聽到的我,嚇了一小跳! 因為,那是我很常跟孩子們說的一句話! ---理解取代死背 學生會把我常說的『話』拿去用? 或
Thumbnail
新的年段開學,某娃被分在這學期才調校的P師班。 開學沒多久,娃媽看孩子數學作業時赫然發現進度落後,更糟的是娃對該單元理解困難,題目完全誤讀,問了娃才知道娃對於老師上課的講解完全聽不懂。 娃媽自信自個娃得雙親真傳怎可能?遂在班群組提問。一問才知道有不少家長早已經警覺問題。 某媽拿出絕招--在娃書
Thumbnail
新的年段開學,某娃被分在這學期才調校的P師班。 開學沒多久,娃媽看孩子數學作業時赫然發現進度落後,更糟的是娃對該單元理解困難,題目完全誤讀,問了娃才知道娃對於老師上課的講解完全聽不懂。 娃媽自信自個娃得雙親真傳怎可能?遂在班群組提問。一問才知道有不少家長早已經警覺問題。 某媽拿出絕招--在娃書
Thumbnail
每到十二月,生活忙碌之餘也別忘了營造儀式感。教學幾年以後才發現,重要的都不是數學會算幾題,國字會認幾個,要實施品格教育的基礎,就是先營造好的班級氛圍。老師的用心,便會在日常中蔓延,學生若知道老師很用心經營班級,自然而然也會配合老師。在緊繃無聊的校園生活裡有20-30分鐘的電影時刻,豈不是很好呢?
Thumbnail
每到十二月,生活忙碌之餘也別忘了營造儀式感。教學幾年以後才發現,重要的都不是數學會算幾題,國字會認幾個,要實施品格教育的基礎,就是先營造好的班級氛圍。老師的用心,便會在日常中蔓延,學生若知道老師很用心經營班級,自然而然也會配合老師。在緊繃無聊的校園生活裡有20-30分鐘的電影時刻,豈不是很好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