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未來的我和你:這兩招思考技巧超好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你有沒有過「想事情,想到腦壓飆高」的時候?

你有沒有過為一件事而「想破腦袋」仍不能停下的經驗?


如果以上有任何一種情況,是你曾經遇到過的

那麼我這篇文章的分享,也許可以提供給你一些幫助!

-

近日,我開始思考如何整合我的四個平台(方格子、Youtube、FB、IG)


起心動念很單純,只是希望我創作的內容可以「再利用」,發佈到不同的平台上


不過「理想總是豐滿」……

在這麼簡單的念頭之下,我舉步維艱地展開我的四平台策劃


隨著策劃過程的推進,我的無力感愈來愈重

身心的能量,逐漸地不再能支持我日復一日的高壓思考


我的思緒,被迫停下

但我的理智卻又告訴我「必須繼續想!」


因此,就像大多數人一樣

我在辦公桌前,進行密集的腦力激盪


然而,進展卻不如預期,鬧得我心慌


最終,是因為我偶然使用了兩個思考技巧,才幫助我看見一絲曙光


以結果來說,我順利得到了我想要的策劃


但我不想僅止於此


我希望復盤我在這次經驗中得到的好用方法

也把這次的復盤結果「總結成文」,留給未來需要的我和你!


一、動態思考


一般來說,我們會採用「靜態姿勢」來想事情,特別是「坐著」


這是「用腦型工作」很常見的工作型態,簡單來說就是久坐


在策劃過程的某一天,我也是久坐了好一會兒

平常有在健身的身體,敏銳地察覺到不舒服

(身體最不喜歡的,就是長時間做同樣一件事,包括久坐、久站、久走)


於是,我轉換身體為「動態」,再接續著我前一秒的思考


竟意外地發現,「身體的活動」能讓思緒更清晰!


深入了解後,發現原因有二:


(一)過度用腦時,血液會集中在腦部,造成腦壓升高

然而,當身體開始活動,大腦的部分血流就會沖回身體

如此,便有助於平復腦中的壓力,讓你能繼續思考


(二)身體因為有輕度的緊張感,大腦就會跟著有輕度的警戒感

當大腦有一定的警戒程度,它就會保持清醒

也就是說,「緊張、警戒」能夠降低昏沉、想睡的感覺,精神也會因此變得更好!


我從來沒有想過,稍微改變思考時的身體型態,就讓幫助我繼續想下去!


那麼要如何選擇自己的動態呢?

一個不變的原則:「保持你限度內的活動量


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踱步+思考」,也就是「邊走邊想」

「隨意走動」對我們的身體及大腦都不算是個負擔

在這麼低耗能的動作中,身體就能進入低緊張感,進而影響大腦的低警戒狀態


在符合基本原則的情況下,你可以做任何你想做的動作


我就有認識的人,是「邊健身,邊思考」


我自己是做不到這件事,畢竟健身有一定的強度

我很難在訓練之餘,還能有多餘精神去做深度思考


不過我猜,他所想的事應該是造成他不小的壓力

才要透過「折磨」自己,來舒壓+保持清醒

(健身算是滿辛苦的,因此我用「折磨」來形容)


但這也不失為一個好方法!


二、同步輸出


最一開始,我坐累了,所以我站起來走


後來,我走累了

於是我就在我辦公區域的小床上,進入了「沙發馬鈴薯」模式


剛躺下時,我還在釐清大腦的條條資訊


過沒多久,我拿出手機

隨便打開一個記事本……我居然開始了自由書寫!


並且,我突然意識到──天啊,自由書寫讓我的思考有了進展!


我仔細的想一想,重點是因為我在自由書寫嗎?不是!

是因為在思考的同時,也在輸出!


對大腦而言,「思考」是一種創造、也是一種「輸入」


想想看,如果思緒如水流

我們只進水、不放水,那是否會滿溢呢?


因此,如果只是思考的初期

大腦的容量,暫且還足夠

你不必有太多的「output」,一樣能保持清醒狀態


難就難在,想事想到卡關了

但情勢所迫,必須繼續想,怎麼辦?


此時,為你的思緒安排一個「出口」,就是個好方法!


這個出口,必須要具體、可以回饋給你的感官


所以有些人會邊想、邊講

旁人的角度就是聽見一個人在喃喃自語

但對當事人來說,他是以耳朵來接收聲音的輸出


而我自己採用的方法,是寫下或打字

再以視覺接收這些輸出的資訊


可以說是把大腦的工作量,分擔給其他感官


這個方法,我甚是喜歡,效果也很不錯,分享給你試試!


結語


以上,就是我在近期的「腦瓜子大戰」中,對我幫助極大的兩項收穫!


我想我們都會有「再度遇到大難題」的時候


當我們身處難題當中,很難再抽身去做多餘的學習


因此,在兩次問題之中的時間空檔

正是我們預做準備復盤檢討的好機會


對我來說,今天的文章是復盤


對你來說呢?


你是否跟著我的文章,也在做近一次難題的省思呢?

還是你正透過我的文章,在做空檔間的學習呢?


很期待收到你的分享!


你對我的文章有什麼問題或點子嗎?歡迎你用任何方式(email、留言等等)讓我知道!


成長路上,有你有我!一起加油!


如果這篇內容有陪你釐清了一點什麼,也歡迎用一杯咖啡的方式,支持我繼續寫下去 ☕

👉 https://p.ecpay.com.tw/B442337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Lynn's 教練說
1會員
19內容數
「組間休息聊什麼?」 從健身教練,被學員譽為生活教練 健身訓練之餘,讓生活話題填滿我們的組間休息時間
Lynn's 教練說的其他內容
2025/05/01
寫作靈感總是忽然來又忽然走,當我在創作的空窗期自我懷疑、覺得一切沒有價值時,我終於意識到:我忘了創作的初衷——自由。這篇,是我重新與靈感相遇的紀錄,也希望能陪伴每一位在創作路上徬徨的你。
Thumbnail
2025/05/01
寫作靈感總是忽然來又忽然走,當我在創作的空窗期自我懷疑、覺得一切沒有價值時,我終於意識到:我忘了創作的初衷——自由。這篇,是我重新與靈感相遇的紀錄,也希望能陪伴每一位在創作路上徬徨的你。
Thumbnail
2025/04/24
當問題接連而至,我們往往被情緒淹沒。在這篇文章中,我將分享三步驟的提問練習,幫助你釐清問題、理解情緒、找到更有效的解法。這不只是解決問題的方法,更是學會用溫柔的方式理解自己,打造出屬於自己的思維地圖。
Thumbnail
2025/04/24
當問題接連而至,我們往往被情緒淹沒。在這篇文章中,我將分享三步驟的提問練習,幫助你釐清問題、理解情緒、找到更有效的解法。這不只是解決問題的方法,更是學會用溫柔的方式理解自己,打造出屬於自己的思維地圖。
Thumbnail
2025/04/23
在現代社會,我們常被各種框架束縛,這些框架影響著我們的選擇與行動。破框的過程是挑戰規範,讓自己走向更大的自由。但當自由過多時,也可能迷失方向。我在這篇文章中,憶起我當時的迷茫,並寫下迷茫之後對於「真正的自由」有何感悟。希望我的經歷能夠啟發你,幫助你在自己的成長路上找到真正的自由。
Thumbnail
2025/04/23
在現代社會,我們常被各種框架束縛,這些框架影響著我們的選擇與行動。破框的過程是挑戰規範,讓自己走向更大的自由。但當自由過多時,也可能迷失方向。我在這篇文章中,憶起我當時的迷茫,並寫下迷茫之後對於「真正的自由」有何感悟。希望我的經歷能夠啟發你,幫助你在自己的成長路上找到真正的自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許多人面對著記憶衰退與低效的困擾。本文探討瞭如何透過建立第二大腦來有效管理和選擇資訊,提升生產力。這裡分享了建立第二大腦的四個步驟,幫助讀者在生活與工作中更快速地找到有用資訊。透過這些方法,讀者可以更深入瞭解自己的興趣和目標,真正過上豐盛而精彩的生活。
Thumbnail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許多人面對著記憶衰退與低效的困擾。本文探討瞭如何透過建立第二大腦來有效管理和選擇資訊,提升生產力。這裡分享了建立第二大腦的四個步驟,幫助讀者在生活與工作中更快速地找到有用資訊。透過這些方法,讀者可以更深入瞭解自己的興趣和目標,真正過上豐盛而精彩的生活。
Thumbnail
本書分享如何擅於思考、訓練思考能力,以面對生活中各項問題與挑戰,並依序以四大思考力論述:獨立思考、邏輯思考、換位思考、創意思考,並於最後的「修煉思考」章節中,融合書中提及的各項思考能力,統整提出提升思考的三個方法、以及如何解決思考三大障礙,幫助思考更上一層樓。
Thumbnail
本書分享如何擅於思考、訓練思考能力,以面對生活中各項問題與挑戰,並依序以四大思考力論述:獨立思考、邏輯思考、換位思考、創意思考,並於最後的「修煉思考」章節中,融合書中提及的各項思考能力,統整提出提升思考的三個方法、以及如何解決思考三大障礙,幫助思考更上一層樓。
Thumbnail
曾經自己好像看過這資訊,可是卻想不起來記錄在哪邊或是用什麼形式記錄下來,導致每次遇到相同的問題都必須重新花心力再找一次或再整理一次筆記。剛好看到《打造第二大腦》簡介,可能是對現在的我有幫助的一本書,期待看完這本書可以讓我使用自己的資料庫更加上手。
Thumbnail
曾經自己好像看過這資訊,可是卻想不起來記錄在哪邊或是用什麼形式記錄下來,導致每次遇到相同的問題都必須重新花心力再找一次或再整理一次筆記。剛好看到《打造第二大腦》簡介,可能是對現在的我有幫助的一本書,期待看完這本書可以讓我使用自己的資料庫更加上手。
Thumbnail
化繁為簡是很重要的思考能力!
Thumbnail
化繁為簡是很重要的思考能力!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對生活的心得,強調放下束縛,接納無常的態度,並且強調改變自己比改變他人更有意義。作者以生活案例說明,並提供了積極的思考和處理方式。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對生活的心得,強調放下束縛,接納無常的態度,並且強調改變自己比改變他人更有意義。作者以生活案例說明,並提供了積極的思考和處理方式。
Thumbnail
別把心思放在結果上,全神貫注地做好手上的事,若能如此,結果自然會完美呈現。
Thumbnail
別把心思放在結果上,全神貫注地做好手上的事,若能如此,結果自然會完美呈現。
Thumbnail
瞭解解決問題的前提,避免篡改事實認知,並減少個人偏見。本文介紹提升洞察力與思維靈活性的方法,以及突破思維的發想,包括自我決定論對人類需求的定義、過度自信的形塑認知偏差、情感與信仰對人的影響力等。
Thumbnail
瞭解解決問題的前提,避免篡改事實認知,並減少個人偏見。本文介紹提升洞察力與思維靈活性的方法,以及突破思維的發想,包括自我決定論對人類需求的定義、過度自信的形塑認知偏差、情感與信仰對人的影響力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