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納習慣實驗 Day 52|微小習慣Notion板模

收納習慣實驗 Day 52|微小習慣Notion板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這是我第52天收納實驗,這週持續執行每天6分鐘的收納習慣,週末出遊時則轉為「數位大掃除」取代實體整理。昨天因為臨時有事,差點忘記早上的6分鐘,直到下班才補做。這件事讓我再次體認:固定時間與地點,真的對養成習慣很重要。

因為時間不夠,我選擇「就地取材」,整理了二樓樓梯口的雜物、清理廁所。結果意外發現,跟「整理衣服」相比,這種大型可見的雜物清理更有成就感。視覺效果的落差很明顯,讓我有種成就感的滿足。

最近,我也開始從每天的短省思裡,看見三個推動我繼續行動的重要力量:

🔹 一、自我承諾,比什麼都關鍵 在某天的短紀錄裡我寫到:「今天好累,不然就不要做了」的念頭,但下一秒我對自己說:「不是不能做,是要不要做而已」。就這樣,咬牙完成6分鐘。另一日,我寫下:「半年都沒處理的事情,在一個念頭、一個倒數下就完成了。」 我想成為那樣的人——願意行動、持續行動的人。所以,我不是『要不要做』,而是『就是得做』。 

🔹 二、54321倒數,行動啟動器 第二是倒數計時器54321,讓我在過程中,當面臨煩躁或是瓶頸時,那個困難的高牆減弱許多,做挑戰的事要跨越那心裡的坎,我自己主觀覺得關鍵點是「做了再說」,逐漸過程中的難度高牆就削弱了,甚至因為跨越而感到愉悅和成就感。  

🔹 三、每天一點小反思,讓我走得更遠 在另一天的紀錄中我寫到:「短短6分鐘,廁所變乾淨,雜物少了一半」,這種報酬感讓我驚訝。原來微小行動也能產生這麼高的回饋。也因為每天留下幾句話,這些日常的對話變成明天行動的燃料,支撐我不斷往前。  這不只是收納整理,而是一種行動力的肌肉養成實驗。

每天6分鐘,我不是在整理收納而已,而是在對自己說: 「我在練習成為那個,說到做到、有韌性、對生活有掌握感的人。」如果你也在努力養成一個新習慣,不妨從5分鐘開始,搭配一句承諾、一次倒數、一段小反思。

最近我也設計了一套簡單好上手的 Notion 原子習慣版模,分為四個核心模組: 1.習慣啟動八問 2. 微小行動 × 環境設計 3. 每日行動打卡牆 4. 每週反思總結區。

raw-image


如果你也在找一套能開始行動的小系統,歡迎留言給我,我會把這個免費簡單版 Notion 板模寄到你信箱,期待透過微小的習慣累積無痛走向更靠近理想自己的生活。

avatar-img
慢慢媽的習慣實驗室
0會員
40內容數
慢慢媽:用小習慣實驗改變生活 「慢慢媽」是我的習慣養成實驗紀錄,我希望在這裡找到志同道合的夥伴,一起用小行動帶來大改變。 我每天進行 5 分鐘習慣實驗,並用 Notion 記錄過程,分享過程中的點點滴滴,來作為我習慣養成、微行動、自我挑戰的旅程記錄,也希望找到想改變自我但又需要夥伴的人,一起慢慢來、一起進步!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我最近開始設計一個結合**《原子習慣》與 Notion** 的習慣系統模板。 如同書中提到的概念:無法養成習慣,不在於你自己,而是你本身所處的系統。 我希望這個板模,不只是工具,而能大腦版的系統,一個的陪跑者——幫助我們記錄、追蹤、鼓勵自己前進。
雖然不再每日寫一篇文章,我還是想記錄每天是否完成練習。於是我用 Notion 製作了一個簡單的小模組,三分鐘內就能填完,記下「今天做了什麼」、「心得感受」與「明日任務」,讓這個實驗得以持續追蹤與前進。
最近我也想邀請正想培養每日五分鐘習慣的人(習慣主題自己設定),相信看文章的你也會有想要讓自己變更好,想改變的一些事情,但由於時間不夠、意志不堅定、還沒有觸發點讓自己真正動起來,因此這篇文章就是給此時此刻的你來看見、來行動,讓一起互相打氣與督促。如果你有興趣,可以留言加入群組,讓自己動起來吧!
我最近開始設計一個結合**《原子習慣》與 Notion** 的習慣系統模板。 如同書中提到的概念:無法養成習慣,不在於你自己,而是你本身所處的系統。 我希望這個板模,不只是工具,而能大腦版的系統,一個的陪跑者——幫助我們記錄、追蹤、鼓勵自己前進。
雖然不再每日寫一篇文章,我還是想記錄每天是否完成練習。於是我用 Notion 製作了一個簡單的小模組,三分鐘內就能填完,記下「今天做了什麼」、「心得感受」與「明日任務」,讓這個實驗得以持續追蹤與前進。
最近我也想邀請正想培養每日五分鐘習慣的人(習慣主題自己設定),相信看文章的你也會有想要讓自己變更好,想改變的一些事情,但由於時間不夠、意志不堅定、還沒有觸發點讓自己真正動起來,因此這篇文章就是給此時此刻的你來看見、來行動,讓一起互相打氣與督促。如果你有興趣,可以留言加入群組,讓自己動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