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切除師 讀後碎碎念 -瘋狂的黑暗醫學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人類的大腦很神秘,這是我們自幼就會知曉的一件事,如同日升日落、白晝輪淌。總會聽到大人說發高燒不好好照顧,會燒壞腦子的發言(當然,我們現在可以知道高燒不是讓腦袋損傷的原因,病毒才是)。人類的腦袋獨天德厚,世間能看見的一切人造物都發源自這顆充滿希望與未知的器官。

  但人類對自己的腦袋一無所知,也是事實。至少在近一百年的腦科學發展歷史中,就出現放到現今來看駭人聽聞、但當時人們追捧不已的一項手術──腦葉切除術。

  本書借鏡近代醫學史上的真實過往,以虛構的盧絲.愛瑪汀為主角,講述這一發生在美國1930至1950年代,精神醫學和腦科學的重大發現與衰敗。書中出現的主要角色:如盧絲、羅伯特和愛德華都是虛構的,但其中他們相信與執行的手術是真實的──在精神醫學仍披著神秘面紗、藥物治療未成為主流方案與醫生對人類腦袋的結構和運作都未明瞭的局面下,執行腦葉切除手術。

  

「沒有人為邪惡而選擇邪惡,他不過是將之誤認為幸福,以及他所追尋的善。」            ──瑪麗.沃斯道克拉夫特

 

  盧絲.愛瑪汀受哥哥一戰結束從軍後返家罹患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最後敵不過心魔自殺這一件往事,全心投入精神病院的營運和照顧。她會每日巡視病房、關心病患的近況與喜好,思考還有什麼方法可以協助病患恢復日常活,重新回到外界。

  面對受不同精神疾病所苦的病患,盧絲也會關心病患的個別喜好、人際關係,並留心精神醫學界有無最新的研究成果與突破。無奈她作為女性,明明有專業做到病院副院長,卻還是被父親拒絕於門外、母親整日嘮叨何時要結婚。

  直到她遇到羅伯特.阿普特,這一位研究大腦的精神科醫生。羅伯特對盧絲的尊重、兩人對關懷病患的高度契合,讓他們快速墜入愛河,並埋首於研究最新於學界發表的療法──腦白質切除術。

  面對一個新療法於新國度執行,愛瑪汀家族的精神病院承受很大風險,但在「當下」所得到的研究結果均是焦慮、強迫正患者的日常固著行為改善、病人性格溫順、平穩,感到快樂且逐漸回歸日常生活,這一「重大」發現讓夫妻倆攜手投入推廣和研究。羅伯特面對其他學者比自己先一步提出創新觀點不會動怒,但當他認定腦葉切除手術就是「一切解方」、「最好的方法」後,自身個性上的傲慢、自負與偏執浮現,讓手術與相關醫療行為朝失控的方向狂奔……

  而盧絲在成為院長、忙得像一顆過速陀螺的某一日,發現自己熟悉的病患執行手術後並未離院,而是如同幼童般喪失行為能力,必須一輩子仰賴護理師照護。這讓她開始著手調查丈夫羅伯特究竟執行多少起手術,而手術後又對病患帶來何種影響。一調查才知道不少病患失去成人的言行、喪失過往習得的技能,整日如孩童般活動,更有死亡的案例。這些駭人的真相,與羅伯特對她說的「順利」截然不同。

  更不幸的是,當她與羅伯特對質欲討論終止,卻換來失控的丈夫咆哮與欺侮貶低。盧絲悲哀的意識到,自己需盡快行動,否則會有更多「病患」慘遭毒手。

 

  《大腦切除師》借鏡二十世紀初這一惡名昭彰的手術歷史,呈現出當時一切失序的瘋狂與人們看見「希望」緊抓不放的渴求。對精神病患的親朋好友來說,此一手術「改善生活品質」的說法實在太過誘人,加上資訊不普及、手術後續追蹤研究並未完全,到最後不只強迫症患者、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軍人,連一般調皮的小孩、產後憂鬱症的婦女、政府認定的犯罪分子,甚至紀錄中有提到政府剷除政敵,都用上此手術。

  作者除了將這一段醫學黑暗史重新編寫外,也融入女性視角,彰顯出二十世紀初女性受到的不平等待遇,還有當時醫學界沒有詳盡的倫理規範下,導致許多「大膽」的療法與研究一一被實行。

  我們能做的就是謹記現今的醫學研究成果,是建立在過往許多血淚與犧牲之上,而人類在面對疾病與未知的生理奧妙,更要懷抱謹慎與謙虛,才有可能換得皆大歡喜的結局。

             2025/5/4 PM6:23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天空上有太陽
5會員
16內容數
總部在痞客邦,另外還有經營podcast【漫談雜貨舖】
天空上有太陽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要說日本推理小說的濫觴,江戶川亂步可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的經典作品與筆下的偵探破案劇情引人入勝,自此開啟推理小說的一片江山與廣大沃土。推理小說的劇情演變和破案方式不斷推成出新,吸引新的讀者、開始感到困乏的「偵探」被懸疑吸引,咬住餌食。
Thumbnail
2025/04/29
要說日本推理小說的濫觴,江戶川亂步可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的經典作品與筆下的偵探破案劇情引人入勝,自此開啟推理小說的一片江山與廣大沃土。推理小說的劇情演變和破案方式不斷推成出新,吸引新的讀者、開始感到困乏的「偵探」被懸疑吸引,咬住餌食。
Thumbnail
2025/04/06
在網路小說開始發展、成熟之時,出現了一種小說類型──意識流。這一類小說最大的特色便是主角不停穿梭在不同時空,去經歷不同世界、文化和體驗各種截然不同的人事物。轉換到遊戲概念之上,便是主線之餘還有開其他副本進行,得到不同的遊玩體驗。
Thumbnail
2025/04/06
在網路小說開始發展、成熟之時,出現了一種小說類型──意識流。這一類小說最大的特色便是主角不停穿梭在不同時空,去經歷不同世界、文化和體驗各種截然不同的人事物。轉換到遊戲概念之上,便是主線之餘還有開其他副本進行,得到不同的遊玩體驗。
Thumbnail
2025/03/29
維特多.沙博爾夫斯基的報導文學作品在台灣有翻譯出版三本,分別是《跳舞的熊》、《獨裁者的廚師》和《克里姆林宮的餐桌》。後兩本我幾年前已經讀完了,非常喜歡他撰寫報導和其中的故事性,反而是他出版的第一本書,直到今年我才有機會入手讀完。   書名「跳舞的熊」是吉普賽人數百年來的一種傳統表演
Thumbnail
2025/03/29
維特多.沙博爾夫斯基的報導文學作品在台灣有翻譯出版三本,分別是《跳舞的熊》、《獨裁者的廚師》和《克里姆林宮的餐桌》。後兩本我幾年前已經讀完了,非常喜歡他撰寫報導和其中的故事性,反而是他出版的第一本書,直到今年我才有機會入手讀完。   書名「跳舞的熊」是吉普賽人數百年來的一種傳統表演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沙龍一直是創作與交流的重要空間,這次 vocus 全面改版了沙龍介面,就是為了讓好內容被好好看見! 你可以自由編排你的沙龍首頁版位,新版手機介面也讓每位訪客都能更快找到感興趣的內容、成為你的支持者。 改版完成後可以在社群媒體分享新版面,並標記 @vocus.official⁠ ♥️ ⁠
Thumbnail
沙龍一直是創作與交流的重要空間,這次 vocus 全面改版了沙龍介面,就是為了讓好內容被好好看見! 你可以自由編排你的沙龍首頁版位,新版手機介面也讓每位訪客都能更快找到感興趣的內容、成為你的支持者。 改版完成後可以在社群媒體分享新版面,並標記 @vocus.official⁠ ♥️ ⁠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基因是什麼 最新基因圖譜公開後,市場上的大變革! 人體需求和自癒能力才釋放第一!不能再繼續治標不治本! 那麼人體的細胞需求到底是什麼? 如何給予基礎材料?且不造成人體負擔? 解碼指定部位到底是如何運作???
Thumbnail
基因是什麼 最新基因圖譜公開後,市場上的大變革! 人體需求和自癒能力才釋放第一!不能再繼續治標不治本! 那麼人體的細胞需求到底是什麼? 如何給予基礎材料?且不造成人體負擔? 解碼指定部位到底是如何運作???
Thumbnail
神經科學大師剖析生命源起、感覺與文化對人類心智發展的影響
Thumbnail
神經科學大師剖析生命源起、感覺與文化對人類心智發展的影響
Thumbnail
靈魂與思想不死,若存在於腦細胞越久,那麼延長壽命就可以因此合理化,畢竟生理所有器官機能運作,全是靠腦細胞控制。 |義大利科學家指出研究,生理機能死亡後,因腦細胞沒有生命期,如將腦細胞移植至另一生物體,仍可存活至此生命體結束。而嗅覺功能,更是存活在腦細胞時日最長的。| 了解腦細胞的強大功能
Thumbnail
靈魂與思想不死,若存在於腦細胞越久,那麼延長壽命就可以因此合理化,畢竟生理所有器官機能運作,全是靠腦細胞控制。 |義大利科學家指出研究,生理機能死亡後,因腦細胞沒有生命期,如將腦細胞移植至另一生物體,仍可存活至此生命體結束。而嗅覺功能,更是存活在腦細胞時日最長的。| 了解腦細胞的強大功能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身心相互影響的傳說故事,並談到了一些與人體健康相關的真實案例。 這證明瞭心念對健康的重要性,並提供了一些具體的例子和實驗結果來支持這一觀點。 同時指出了摒棄刻板印象和執著的道理,以及心態對生活質量的影響。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身心相互影響的傳說故事,並談到了一些與人體健康相關的真實案例。 這證明瞭心念對健康的重要性,並提供了一些具體的例子和實驗結果來支持這一觀點。 同時指出了摒棄刻板印象和執著的道理,以及心態對生活質量的影響。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