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章教你怎麼讓開場不只是寒暄,而是建立信任的第一步
「大多數人一開口就在浪費時間,因為他們還沒贏得別人聽他說話的權利。」 王爾德
客戶的那場會議:真正的「有料」開場
新人一開始還是忍不住寒暄:「欸,今天天氣不錯喔,蠻涼的哈...」
場面安靜了兩秒,對方主管禮貌性微笑,但眼神裡的訊號其實很清楚,別再浪費時間了。
我立刻接過話題說:
「這次我們其實沒有帶什麼產品目錄來,而是想跟您交流一個觀點。我們最近在服務幾家同樣是全台有據點、且客服量很大的零售業,他們都面臨一個問題。北中南客服中心的佈局,怎麼樣才能讓電話流量分配得更穩定,不會在尖峰時段爆掉?」
我邊說,邊觀察對方眼神,那主管原本放空的眼神突然定焦,看著我們點點頭。
我繼續說:
「我們知道貴公司目前的客服體系是跟CHT合作,這很合理,因為他們是台灣最大供應商。不過在跟其他國際客戶交流時,大家普遍都有一個共識,即使主要供應商已經到位,也會設定第二家電信供應商來作為備援,這不只是分散風險,更是關鍵時刻的競爭力保證,畢竟,會打客服的客戶應該當下的心情都不太好,能盡快接通並排除客戶的疑慮與困難才是對品牌競爭力與客戶回購最佳的信任。我們今天想交流的,就是這個議題:其他國內外大型零售業是怎麼做的,他們為什麼覺得第二供應商是必須的。」
現場空氣一下子就變了,對方主管看著我們,開始主動問:
「哦?那你們的其他客戶是怎麼規劃的?有哪些實際做法?」
我心裡想:對了,這才是會議該有的節奏。
會後,那位主管還特別說了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到現在:
「其實你們今天的會議讓我們很有感,因為感覺到你們是真的做了功課。最怕那種一來就說『我們什麼都有』的業務,聽完只會心累。」
那一刻,我知道這場會議不只是破冰成功,而是真正建立起了信任的起點。
中華電信的反例
客戶提到的,就是我們的競爭對手中華電信最常幹的事。一進會議室,什麼背景研究都沒有,開口第一句話:
「我們中華電信什麼都有啦,你看需要什麼,我們都可以幫你做!」
聽起來很霸氣對吧?而這也是事實,身為台灣電信元老的他們確實甚麼樣的電信服務都有,也不算欺騙客戶,其實客戶心裡暗自翻白眼:
- 「我叫你幫我解決問題,不是來玩點菜遊戲的。」
- 「你什麼都能做,那你有什麼是特別強的?」
- 「我花錢,是買經驗,不是我還要來先發現我有甚麼問題,再請你解決。」
結果,這類會議,往往開場10分鐘就變成例行公事,結束後也不會再多想起你。
信任感才是破冰的核心
很多新人以為破冰是氣氛問題。說點笑話、找個共通話題,氣氛輕鬆了,就算破冰成功。
錯得離譜!
真正的破冰是什麼?是讓對方「認同你」。
因為只有對方覺得你可信、覺得你有料,你講的東西才會有份量,才有辦法鑽進對方腦子裡。否則,你講再多,只是背景音。說穿了,你真正要解決客戶心中的問題只有一個...
你現在說的話,到底關我屁事?
所以我們常見的破冰有三個層次:
- 讓對方覺得你是專業的
- 讓對方相信你是真的在為他們著想
- 讓對方認為你可以幫助他解決問題
只要達到這三點,對方後面不只是會聽你講,他還會主動問你怎麼做。因為你可能正在幫客戶解決他老闆出給他的難題...
另一個案例:陌生冷場的逆襲
還記得那次去陌生開發,場面一開始就冷到結冰。客戶一邊翻文件,一邊頭也不抬地說:
「你們這次來,是想推什麼東西?反正你們這些廠商來,都是想賣東西的。」
確實,對大部分廠商來說,拜訪客戶就是賣東西,只不過只個客戶心直口快,說了個大白話。換作一般人,這時候大概已經啞口無言,或者開始照本宣科。但我心裡清楚,如果硬套話術,那基本就GG了。
我笑著回:
「其實我們不是來推銷什麼,而是想來跟您請教一個產業議題。我們最近收到幾家OO產業客戶的詢問,他們都在關心川普貿易戰帶來的供應鏈衝擊,尤其是備料策略與庫存壓力與物流調整這塊。我想請教看看,身為這個產業的龍頭,你們內部是怎麼看待、怎麼因應的呢?」
對方本來還面無表情,聽到這裡,眼神明顯變了,放下筆,抬起頭:
「哦?其實我也滿好奇其他人是怎麼做的?」
這時候場面一下子從冰冷轉為熱絡,對方開始滔滔不絕講起他們的觀點,甚至分享了內部可能的幾種因應策略,甚至包含不同單位之間為了責任分工的衝突點有哪些。
場子就這樣打開了,而且不是靠自我推銷,而是靠「讓對方成為專家」來破冰。
這裡運用了一個小技巧,來自孟子講的「人之惡為好為人師」。簡單說,人性裡總有一種傾向,討厭被說服,但喜歡當導師。如果一開場就急著讓對方接受我們的觀點,對方的防衛機制立刻會啟動;但如果你是來「請教」的,對方反而會打開心房,樂於分享。
還有一個關鍵心理效應:當客戶跟你分享得越多、講得越深入時,他的內心會產生「我之所以願意講這麼多,是因為這個人是朋友」的暗示。 沒人會對敵人掏心掏肺,這也是為什麼我說,真正的高手破冰,不是讓對話開始,而是讓信任開始。
等信任建立起來,後面的商務談判自然就輕鬆多了。
會後的自我複盤
每次會議結束,我都會問自己:
- 剛剛我的開場,是不是讓對方覺得我值得信任?
- 我講的第一句話,能不能讓對方感覺「你是為我而來」?
- 如果我是對方,我會願意再約下一次會議嗎?
這些問題,決定了我下一次會不會做得更好。
「說話能打開耳朵,信任才能打開心。」
小練習
打開你的客戶名單,挑一個你即將要拜訪的客戶,寫下:
- 他們目前在媒體上最常被提到的話題是什麼?
- 他們的行業最近最大壓力來自哪裡?
- 你能從什麼角度切入對話,讓對方知道你是「帶著解法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