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98年2月,冬天就要結束,春天總算要降臨到十字軍的頭上了——
啊,但敵人的援軍也要來了。上一次,大馬士革的一萬大軍因為不想負擔過多戰損,主動撤退了。這一次,則是阿勒坡的的塞爾柱王子,李德萬(Ridwan)的軍隊。人數約一萬兩千人。
十字軍高層接獲消息後,想必極其驚恐,因為在漫長的行軍、補給不足、接連的戰鬥下,第一次十字軍已經嚴重減員了。
在初戰時,尼西亞外城雲集的十字軍主力,有達五、六萬之眾。
而此時在安條克的城牆外,可用的戰力可能只有兩萬餘,還是餓得發慌、師老兵疲的兩萬餘。
就連他們最寶貴的戰力,「騎士」也大幅減少了。出發之時,他們有七千重裝騎士。現在因為馬匹死亡,可能只有一千。
如果在安條克城下,遭遇一萬兩千名突厥生力軍攻擊,那十字軍除了全軍覆沒外沒有第二個下場。
緊急之下,十字軍孤注一擲。
他們把諾曼大貴族,波西蒙德,選舉為決戰的總指揮。要他帶著僅剩的一千騎士,前往埋伏李德萬的大軍。
一打十二?這不是送死嗎?不過波西蒙德接下了任務,帶著這一搓軍隊離營。
在極端的兵力差距下,正面作戰當然會輸。波西蒙德下令把部下分成六隊。前五隊在敵軍行至指定地點時發動突擊,自己則帶著最後的第六隊作為後備。
當那數百名十字軍騎士殺出時,阿勒坡軍隊吃了一驚,但理所當然地把他們擊退了。突厥人興奮地前進,就要把這裡化作一個十字軍屠宰場——
然後忽然之間,他們受到了波西蒙德的第六隊騎士迎頭痛擊。
由於先前的亂戰,突厥的陣勢散亂,所有戰力卻又擠在一起施不開手腳。在驚駭之下遭遇重裝騎士衝擊,突厥全軍崩潰,向後逃竄。
這使本被圍剿的十字軍騎士,以及第六隊生力軍,都變成了追擊的一方。十字軍一路追擊到哈里木(Harim),最後帶著繳獲糧草、馬匹和敵軍頭顱,高奏凱歌,回到安條克的大營。
這場奇蹟般的大勝徹底扭轉了十字軍本將敗亡的命運。如此驚人的武勳,似乎也證實了波西蒙德在同代十字軍間與眾不同的軍事才能。
然而,波西蒙德越是強勢,十字軍內部爭鬥的火種也就越強。
諾曼大貴族的野心很簡單:他想要獨佔安條克。
&
圖片:波西蒙德與李德萬軍隊的大戰。十九世紀後人創作。
圖片來源:
Wiki Commons, "Bohemund of taranto in the battle.jpg"
資料來源:
Thomas Asbridge, "The First Crusade: A New 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