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讀心經,一直在思考「空」和「因緣」。
直到收到霸凌調和進階研習,忽然有所悟。
霸凌不是在真空中發生的,它有許多因緣的聚集。舉例來說,偏僻的地點是較易發生肢體霸凌的地方,因此,若學生警覺性夠,懂得避免前往校園內偏僻的地點,就能削減生生霸凌的因緣。
而這部份需要靠家長、老師不時的提醒和學校的宣導。
我自己以前當導師的時候,常半開玩笑地問全班:「如果有小美女或小帥哥來找你,說有人在體育館後面等你,叫你自行前往,你要去嗎?」
全班學生常哈哈大笑,答:「不要。」
當這種觀念不斷重複,一旦類似場景出現,孩子的腦中就比較可能自動響起警報。
另外,有些學生會被霸凌是來自其他因緣,舉例來說:常常用髒話罵同學、習慣斜眼看人、看起來就很好欺負的樣子…等。
對於不同可能產生被霸凌因緣的孩子,我也會給予不同的教育方式。
像那些「看起來就很好欺負的孩子」,我除了教導他們自保之道外,也鼓勵他們要與班上正直的孩子為伍,儘可能不要落單。
不過,防制霸凌最重要的部份是建構防制霸凌的文化。
當大家對霸凌都有「零容忍」的共識,才能真正有效防制霸凌。
自從教育部推動霸凌調和制度以來,在生生霸凌部份得到正向回饋。不過,每一場調和都意味著霸凌的發生。因此,教育部除了辦理研習強化調查員的調和能力之外,還是應該在政策下功夫,紮實建構校園內的反霸凌文化,才能讓孩子擁有更友善的校園。

*******************************************************
持續創作不易,若您喜歡我的文章,請不吝追蹤、訂閱、分享、留言並點擊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