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其實不簡單

Kuan Ju Lee-avatar-img
發佈於哲學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政客與政治家的差別_前者關心下次選舉_後者關心下一個世代 #民主的目的是為了自由_為了更好的自己 #自由與容忍是共生體

#政客與政治家的差別_前者關心下次選舉_後者關心下一個世代 #民主的目的是為了自由_為了更好的自己 #自由與容忍是共生體


講者:林火旺(台大哲學系退休教授)

時間:2025.05.06


1. 人性具有「利己」與「群性」兩面。透過群性,被他人肯定、尊重、關懷和愛,可以提升人的幸福感。


2. 柏拉圖《理想國》分析五種政治,最差的是獨裁,其特點為暴君;次差的是民主,其特點是暴民。蘇格拉底便是在民主政治下被判處死刑。18世紀英國哲學家彌爾在《論自由》中指出,「民主可能變成多數獨裁,......,是一人或多數人獨裁,獨裁的本質無異。」


3. 當代民主是「自由主義的民主政治」之簡稱。自由主義是對民主的限制,目的是防止民主之惡(多數暴力、獨裁)。只有在不抵觸自由主義的前提下,才適用民主,所以當代民主的精神是「對多數決原則的不信任」。因此,當代民主不只是投票,還包括整個體制,如:基本人權是自由主義的核心價值之一,因此必須經過正當程序才能定罪。


4. 民粹與自由主義的民主制,前者是直接民主(直接訴諸民意),後者是間接民主(我國目前的代議民主),如今人口眾多的社會,間接民主才可能對政策或法案進行有意義、實質的討論。


5. 自由主義的歷史背景:

(1)宗教戰爭:教派之間對教義有不同解讀,反應價值觀多元的事實。不同信仰者即使無法尊重,至少要容忍他人的宗教信仰。自由與容忍是共生體,容忍是自由社會公民的基本修養。

(2)啓蒙運動:人們不再從宗教上的解釋,而是透過「理性」理解世界。帶給自由主義者的啟發是,加諸於我們身上的道德教條、制度規定,應該經得起理性的檢驗。如:紅綠燈的設計,雖限制人們開車的自由,卻是為了交通與生命安全,因此人們遵守這項規則是合理的。


6. 所衍伸出來的態度是:任何人對於公共政策或公共道德的主張或評論,都必須講道理,因為它們會對自己及他人的行為構成限制,必須具有合理性的基礎。


7. 自由主義的核心價值:

(1)個人主義的精神(尊重每個生命):只有最後會落實到對個人有利的制度或政策,才符合自由主義的精神,其對立面則是集體主義,關心國家(名)而非關心個人,如:統獨問題。

(2)平等考慮每個人。

(3)每個人是擁有能力的主體:每個人有能力做自己的主人、主導自己的人生。但人也是客體,無法掌握「運氣」,如:意外跟明天哪個先來。較合理的是用人的主體而不是客體定義人。


8. 人雖無法控制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但卻可決定如何處理它。


9. 此個人主義是健康的個人主義,非自私自利的個人主義。一個人會意識到別人和自己都是人、都應該受到合理尊重,才是健康的個人主義(道德:行為時不只思考自己,也思考他人。)。


10. 如何在自由主義的政治下形成差異又統合的和諧社會?透過區分公共(具公民身份)和非公共領域(不具公民身份):非公共領域擁有自我決定的自由,公共領域則建立一套大家都可揪受的遊戲規則,包括法律、政策和公共道德。雖限制個人自由,卻也保障個人合理的自由。


11. 諾貝爾經濟獎得主海耶克(Friedrich August von Hayek)認為,民主是手段,自由才是目的。彌爾(John Stuart Mill)認為,一個人只有擁有自由、善用自由才能找到自己、活出最好的自己。羅爾斯(John Rawls)則認為,所謂基本自由,就是使一個人為理性、合理、有能力參與社會合作的公民所必要的自由。


12. 公民需要的品德:容忍歧視、公德心、守法、正義感、公共合理性、公共精神。


  因演講僅有短短兩小時,原本想問老師一些問題的,如:理想上政策要符合所有人的利益,實務上如何達到?是否與多元價值觀矛盾?又美國在多元、平等和包容(DEI)的覺醒文化下,為了達到最大、最多人的參與,犧牲了政策執行效率,如:加利福尼亞高速鐵路。導致美國人自己反諷:「我們的制度不是為了讓事情發生,而是為了讓每個人都有能力阻止它發生。」如何讓民主不犧牲過多效率、不只追求短視近利的政策(爲選舉而建設)?


  我想老師在演講中已給出了答案,再好的制度,最後執行的還是人。社會好壞的關鍵在於人,在於人民的品德。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辯證人生
54會員
593內容數
「我以為别人尊重我,是因為我很優秀,後來才明白,别人尊重我,是因為别人很優秀。」——魯迅
辯證人生的其他內容
2025/02/09
  隨著「世界末日時鐘」在2025年逼近史上最危險的89秒,國際局勢動盪加劇,各國軍備競賽不斷。在此關鍵時刻,我們必須重新思考,真正的永久和平究竟應建立在什麼基礎之上?   近日,美國新任國防部長赫塞斯矢言推動「以實力謀和平」的政策,凸顯出大國仍未擺脫以武力維持和平的思維。然而,德國哲學家
Thumbnail
2025/02/09
  隨著「世界末日時鐘」在2025年逼近史上最危險的89秒,國際局勢動盪加劇,各國軍備競賽不斷。在此關鍵時刻,我們必須重新思考,真正的永久和平究竟應建立在什麼基礎之上?   近日,美國新任國防部長赫塞斯矢言推動「以實力謀和平」的政策,凸顯出大國仍未擺脫以武力維持和平的思維。然而,德國哲學家
Thumbnail
2024/12/20
  什麼是無限?《無限旅程》(A TRIP TO INFINITY)為Netflix於2022年上檔的紀錄片,內容訪問物理、數學、哲學等領域專家,對於「無限」的看法。   首先,如何想像無限?先試著在心中想像一個最大、最大、最大的數,然而,該數相較於無限,如同想像一個最小、最小、最小的數一
Thumbnail
2024/12/20
  什麼是無限?《無限旅程》(A TRIP TO INFINITY)為Netflix於2022年上檔的紀錄片,內容訪問物理、數學、哲學等領域專家,對於「無限」的看法。   首先,如何想像無限?先試著在心中想像一個最大、最大、最大的數,然而,該數相較於無限,如同想像一個最小、最小、最小的數一
Thumbnail
2024/12/09
  感謝實踐建築系分享郭孟芙的演講,演講中點到許多建築設計根深蒂固的問題,本文的批評並非針對孟芙(雖然同為淡江畢業但我也不認識),而是藉由演講點出建築設計東西方理論與實務的普遍問題——沒有時間。   在理解何謂真正的時間之前,我們必須先釐清何謂建築設計的時間?以演講中提到設計手法為例,至少
Thumbnail
2024/12/09
  感謝實踐建築系分享郭孟芙的演講,演講中點到許多建築設計根深蒂固的問題,本文的批評並非針對孟芙(雖然同為淡江畢業但我也不認識),而是藉由演講點出建築設計東西方理論與實務的普遍問題——沒有時間。   在理解何謂真正的時間之前,我們必須先釐清何謂建築設計的時間?以演講中提到設計手法為例,至少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藐視國會或是藐視民主?對自己的政治意見太有自信,可能會影響到和持有不同意見的人的溝通喔
Thumbnail
藐視國會或是藐視民主?對自己的政治意見太有自信,可能會影響到和持有不同意見的人的溝通喔
Thumbnail
民進黨國會過半時只會要人少數服從多數,怎麼當自己變少數就又一個樣了😃
Thumbnail
民進黨國會過半時只會要人少數服從多數,怎麼當自己變少數就又一個樣了😃
Thumbnail
根據2015第七期第一次台灣社會變遷調查,針對問題:「我們想請教您一些對民主政治的看法。請問您比較同意哪一種?1.不管什麼情況下,民主政治都是最好的體制。2.在有些情況下,獨裁的政治體制比民主政治好。3.對我而言,任何一種政治體制都一樣。」結果顯示,在2,034位18歲以上的受訪者中,認為「
Thumbnail
根據2015第七期第一次台灣社會變遷調查,針對問題:「我們想請教您一些對民主政治的看法。請問您比較同意哪一種?1.不管什麼情況下,民主政治都是最好的體制。2.在有些情況下,獨裁的政治體制比民主政治好。3.對我而言,任何一種政治體制都一樣。」結果顯示,在2,034位18歲以上的受訪者中,認為「
Thumbnail
也談選舉——憂民仁愛政治之民主素質的可能
Thumbnail
也談選舉——憂民仁愛政治之民主素質的可能
Thumbnail
  民主並不完美,民主永遠不會達成完美,甚至民主可能有點恐懼完美。民主從來不是社會發育最終的結果,像一面華美的錦旗,拿到了就沒事了,民主更像是一個工具,小心翼翼的控管風險、分擔責任,以及最大程度降低權力轉移的社會成本。當然我們可以企圖把民主變得更好一點,只是把民主變得更好的方式,還是只有民主而已。
Thumbnail
  民主並不完美,民主永遠不會達成完美,甚至民主可能有點恐懼完美。民主從來不是社會發育最終的結果,像一面華美的錦旗,拿到了就沒事了,民主更像是一個工具,小心翼翼的控管風險、分擔責任,以及最大程度降低權力轉移的社會成本。當然我們可以企圖把民主變得更好一點,只是把民主變得更好的方式,還是只有民主而已。
Thumbnail
一般大眾憂慮其所處環境充滿威脅且複雜卻無力改變, 因此,他們藉著依附一些由政治菁英所提出的政治迷思 或是儀式等政治符號, 來簡化複雜的政治世界,並減緩其內在焦慮與不安。 政治菁英 藉著提供一些政治敵人、團體認同或是對領袖的依附,減輕一般民眾的壓力,並將其精力,轉而投注到群眾暴力或是政治順從。
Thumbnail
一般大眾憂慮其所處環境充滿威脅且複雜卻無力改變, 因此,他們藉著依附一些由政治菁英所提出的政治迷思 或是儀式等政治符號, 來簡化複雜的政治世界,並減緩其內在焦慮與不安。 政治菁英 藉著提供一些政治敵人、團體認同或是對領袖的依附,減輕一般民眾的壓力,並將其精力,轉而投注到群眾暴力或是政治順從。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哲學與政治之間的火花,以及作者觀點對政治的價值觀與對社會的影響。文章深入探討政治學、社會組成等議題,並強調政治對每個人的生命都有關聯,指出人們選擇領袖是因為恐懼,並提出了一些關於政治與公民的觀點。透過這篇文章,可以對政治有更深入的思考與理解。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哲學與政治之間的火花,以及作者觀點對政治的價值觀與對社會的影響。文章深入探討政治學、社會組成等議題,並強調政治對每個人的生命都有關聯,指出人們選擇領袖是因為恐懼,並提出了一些關於政治與公民的觀點。透過這篇文章,可以對政治有更深入的思考與理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