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曾覺得,自己是個多餘的人
從小到大,我總覺得自己是個「可有可無」的存在。
無論是在家庭、朋友群體,甚至整個社會裡,我始終有一種被世界遺忘的感覺。
即使到了現在,我還是會想:這個世界少了我,好像也不會怎麼樣。

也因為這樣,我從來不敢對什麼事太認真。
就算在社會上打滾了快十年,仍然常覺得自己像個「多餘」的角色,甚至是某種「負擔」。
或許,正是這樣的心態,讓我很難全力以赴。
我不知道什麼叫「為自己的人生負責」,也不確定什麼是「為自己活一次」。
我總覺得:我存在與否,對這個世界沒有什麼太大的意義。
我也不是一個特別貪戀生命的人,所以,就這樣過著也無所謂。
其實,我的內心偶爾會浮現一個「想要成為更好版本的自己」的念頭。
但那通常只是想想,沒有真的實踐。
很多次,我都曾認真想過:「要不要為自己活一次?」
但走著走著,卻總是又走回那條「證明我不是在耍任性」的路;
走回那條「證明自己值得、做得到、有價值」的軌道。
可那根本不是我真正想要的人生。

有段時間,我真的很迷惘,也不知道自己還能做什麼。
看著那些活得成功的人,我甚至沒有太多羨慕,只想著——
如果有一天我真的努力有了錢、有了影響力,會快樂嗎?
我不知道。可能不會吧。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叫做《世界盡頭的咖啡館》。
裡面有一個問題讓我深深卡住了:
「我為什麼在這裡?」
這個「這裡」,是指什麼?是世界?是人生?是此刻?
而我「為什麼」在這?
我完全沒有答案。
但我相信,總有一天我會知道。
或許在那一刻,我也能更清楚自己的人生想往哪裡走。
而現在,我仍在摸索,也仍在迷惘。
如果你也有過一樣的感覺,我想邀請你——
一起慢慢生活,慢慢感受,慢慢相信自己的存在。
也許我們對整個世界不重要,
也許在我們死後,一切都像微塵一樣消散,
也許我們做不出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
但我們,依然可以用這一生,好好活出自己想要的模樣。

可能在某個夜晚,與一個陌生人聊幾句,
你就成了他生命中的靈性導師。
也可能,在你寫下這些字的時候,
正好有個一樣迷惘的人正在等一個人告訴他——他並不孤單。
迷惘不需要馬上找到答案,
低潮也不用立刻振作,
你也不必為誰證明自己「值得活著」。
或許,活著本身,就是一種價值。
除非你願意,也有能量去創造更大的價值,
那麼,就試著往前走看看吧。
But who knows——
也許明天的你,就會改變世界。
--- Athe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