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鐵飯碗:一位前公務員的職場反思與人生轉捩點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2019 年底,我在育嬰留停即將期滿時,遞出了辭職簽呈。科長照例問我:「柳靖,你不考慮留下來嗎?」但那時我早已下定決心,不回頭。

外界看我,是國考上榜者,是體制內安穩生活的象徵。

但事實是,在公職的最後一年,我是整個科室中最資深的承辦,卻只待了一年又兩個月。業務壓力龐大到讓懷孕的我宮縮不適,因為沒人可以替代我。人力短缺成了常態,組織過勞成了文化,而高層選擇視而不見。

 

我曾為了升遷與生存,拼到快被機關「丁等」考績,只因踩到女長官的地雷,還被首長「私下暗示」我的未來可能就此終結。這些看似荒謬卻真實上演的情節,揭露了公務體系中權力運作的殘酷與不透明。

辭職後,有人問我:「你不怕嗎?放棄這麼穩定的工作很可惜耶。」但沒有人問我:「你還快樂嗎?你還成長嗎?」

 

我辭職不是因為我輸了,而是我懂了。

懂了這個體制不是為了個人成長設計的,也不是一個母親可以安心兼顧家庭的環境。

我更懂了:照顧孩子,這個角色我無法外包,而公務體系中我的角色,卻隨時有人能取代。

 

台灣社會長期以來對「公職」的想像過於單一,從教育現場到家庭文化,總是將「考上國考」視為成功穩定人生的保證。

這不只影響個人選擇,更讓整個職場生態陷入僵化。

 

公職不是不好,而是當它無法容納母職、無法承認彈性與多元價值的時候,它就不再是一份值得留戀的「穩定」工作。

 

今天的我,是全職媽媽,也是Podcaster、自由工作者。我創了《國考驛站》,專門協助和我一樣,曾經相信「國考是一切」的人重新找回人生主控權。

 

我不後悔裸辭,唯一後悔的是太晚離開。

這不是一篇鼓勵大家從公職離職的文章,而是一份提醒:穩定並不等於安全,選擇體制也不是唯一解。

當體制成為壓力的來源、當角色無法轉換、當你被要求放下家庭去配合工作業務時,請問一句——這真的是你想要的工作嗎?

 

內容出自新書《關於公職~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柳靖
91會員
264內容數
《柳靖的國考驛站》Podcast 主持人/執行製作, 著有:《關於公職~你不知道的那些事》、《關於國考~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 聯繫:kkposthouse@gmail.com
柳靖的其他內容
2025/05/02
最近,有一件事讓我偷偷笑了好多天。 我的書《關於公職~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居然在博客來「國家考試類」暢銷榜上,拿下了第一名! 不是什麼博客來百大、也不是什麼全站熱銷排行榜, 但對我來說,那一刻的畫面,就像某個一直沒被看見的孩子,突然被老師點名誇獎。那種感覺,說不感動是假的。 --- 這
Thumbnail
2025/05/02
最近,有一件事讓我偷偷笑了好多天。 我的書《關於公職~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居然在博客來「國家考試類」暢銷榜上,拿下了第一名! 不是什麼博客來百大、也不是什麼全站熱銷排行榜, 但對我來說,那一刻的畫面,就像某個一直沒被看見的孩子,突然被老師點名誇獎。那種感覺,說不感動是假的。 --- 這
Thumbnail
2025/04/27
出書後, 我最愛做的一件事—— 跑去書店偷看自己的書。 假裝自己只是路人,隨便逛逛。 但其實,眼睛早就偷偷瞄新書區: 我的書在不在? 放的位置夠不夠顯眼? 有沒有人在翻? 有沒有人帶去結帳? 有一次,甚至站在旁邊裝作在看別的書, 心裡卻狂OS: 翻啊翻啊,拜託翻久一點…
Thumbnail
2025/04/27
出書後, 我最愛做的一件事—— 跑去書店偷看自己的書。 假裝自己只是路人,隨便逛逛。 但其實,眼睛早就偷偷瞄新書區: 我的書在不在? 放的位置夠不夠顯眼? 有沒有人在翻? 有沒有人帶去結帳? 有一次,甚至站在旁邊裝作在看別的書, 心裡卻狂OS: 翻啊翻啊,拜託翻久一點…
Thumbnail
2025/04/18
本文探討選擇人生伴侶的重要性,作者分享自身經歷,並提出三點選擇伴侶的建議:觀察伴侶如何處理逆境、是否願意一起成長,以及原生家庭的影響。作者強調選擇能並肩同行、共同面對現實生活挑戰的伴侶,遠比追求浪漫重要。
Thumbnail
2025/04/18
本文探討選擇人生伴侶的重要性,作者分享自身經歷,並提出三點選擇伴侶的建議:觀察伴侶如何處理逆境、是否願意一起成長,以及原生家庭的影響。作者強調選擇能並肩同行、共同面對現實生活挑戰的伴侶,遠比追求浪漫重要。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明明是辭職,卻像在寫得獎感言。 也寫給現階段可能有些迷惘的你。 我的第一份工作,待了7個月。2021年1月,我決定離開顧問公司,嘗試朝文字領域發展。至於下一份跟文字有關的工作,則要放到以後有機會再說。 畢業前的過渡期,一直在思考可以在什麼樣的領域找到自己的價值,當我回顧那七個月的工作歷
Thumbnail
明明是辭職,卻像在寫得獎感言。 也寫給現階段可能有些迷惘的你。 我的第一份工作,待了7個月。2021年1月,我決定離開顧問公司,嘗試朝文字領域發展。至於下一份跟文字有關的工作,則要放到以後有機會再說。 畢業前的過渡期,一直在思考可以在什麼樣的領域找到自己的價值,當我回顧那七個月的工作歷
Thumbnail
提出辭呈那刻,意識到自大學開始,無論兼職、全職工作了超過10年;與文字打交道的日子裡,多少遇過、聽過了上萬種故事,平凡到你周遭也會發生,獨特到你罕有耳聞。歡迎你2024陪伴我,開始掏心掏肺掏記憶,分享跨域、跨年齡的生活故事。
Thumbnail
提出辭呈那刻,意識到自大學開始,無論兼職、全職工作了超過10年;與文字打交道的日子裡,多少遇過、聽過了上萬種故事,平凡到你周遭也會發生,獨特到你罕有耳聞。歡迎你2024陪伴我,開始掏心掏肺掏記憶,分享跨域、跨年齡的生活故事。
Thumbnail
三個多月前,我辭職了。離開讓人感到內耗的地方,我充滿對未來的期待。然而此刻我發現,離開只是解決一部分的問題,而新的挑戰和困難也隨之而來。我的計劃執行狀況乏善可陳,需重新審視並持續執行。
Thumbnail
三個多月前,我辭職了。離開讓人感到內耗的地方,我充滿對未來的期待。然而此刻我發現,離開只是解決一部分的問題,而新的挑戰和困難也隨之而來。我的計劃執行狀況乏善可陳,需重新審視並持續執行。
Thumbnail
去年諮詢前我只是個迷惘的公務員,在6次職涯諮詢師的旅途中,我正視自己內心的渴望、認真盤點現在的狀況,付諸實行與諮詢師討論出來的計畫,才能在1年內的時間成功轉職,希望藉由分享的過程,讓內心對於轉職遲疑的人得到一些為自己拚搏的能量!
Thumbnail
去年諮詢前我只是個迷惘的公務員,在6次職涯諮詢師的旅途中,我正視自己內心的渴望、認真盤點現在的狀況,付諸實行與諮詢師討論出來的計畫,才能在1年內的時間成功轉職,希望藉由分享的過程,讓內心對於轉職遲疑的人得到一些為自己拚搏的能量!
Thumbnail
  一位師姐來信請示,以下來文照登:   事業工作問題    我原有一個做了7年多的工作,工作也算平順,但長期輪班下來,身體狀況變差,於是想尋求更好的工作,便辭去原有的工作。很幸運地找到了一個作息較正常的工作,工作的內容也是我有興趣的,但做了2個多月,公司以我不適任這個工作的理由把我......
Thumbnail
  一位師姐來信請示,以下來文照登:   事業工作問題    我原有一個做了7年多的工作,工作也算平順,但長期輪班下來,身體狀況變差,於是想尋求更好的工作,便辭去原有的工作。很幸運地找到了一個作息較正常的工作,工作的內容也是我有興趣的,但做了2個多月,公司以我不適任這個工作的理由把我......
Thumbnail
2024/2/29-告別了人生第一份正職工作
Thumbnail
2024/2/29-告別了人生第一份正職工作
Thumbnail
最近科長常提醒我已經來一年了,(嚴格說還有兩個月)問我和當初想像有沒有什麼不一樣?(跟我同梯待半年多離職的前同事據說辭職的理由是和想像的不一樣)我回答:「嗯……,沒什麼不一樣」事實上也的確沒什麼不一樣(畢竟是依法行政?)或許科長應該問的是:「這一年來擔任公務人員之於你的人生有沒有意義?或有什
Thumbnail
最近科長常提醒我已經來一年了,(嚴格說還有兩個月)問我和當初想像有沒有什麼不一樣?(跟我同梯待半年多離職的前同事據說辭職的理由是和想像的不一樣)我回答:「嗯……,沒什麼不一樣」事實上也的確沒什麼不一樣(畢竟是依法行政?)或許科長應該問的是:「這一年來擔任公務人員之於你的人生有沒有意義?或有什
Thumbnail
同為105年地方特考三等錄取的同仁要離職了,從報到至離職剛好滿6個月,我想多數人都會認為考上公職後辭職是很不智的選擇,而本局也不乏辭職後再回原機關任職的案例,但更多的案例是離開公職並且找到屬於自我的一片天(魚凱、齊柏林、愛因斯坦)。我想討論的不是辭不辭職的問題,因為自己的人生終究是自己負責,
Thumbnail
同為105年地方特考三等錄取的同仁要離職了,從報到至離職剛好滿6個月,我想多數人都會認為考上公職後辭職是很不智的選擇,而本局也不乏辭職後再回原機關任職的案例,但更多的案例是離開公職並且找到屬於自我的一片天(魚凱、齊柏林、愛因斯坦)。我想討論的不是辭不辭職的問題,因為自己的人生終究是自己負責,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