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某天你突然發現,原本說話慢吞吞的孩子,突然一天之內冒出好多句話?
「媽媽你看!」、「我要穿藍色的襪子!」、「我今天跌倒了還有哭但是我沒關係!」
這不是錯覺。這是語言發展裡的經典現象—語言爆發期(language explosion)。
語言爆發期常見於孩子約18~30個月之間,是幼兒語言能力從單字輸出迅速進入句型建構、語義分類與邏輯組合的重要轉捩點。但其實,孩子不只是話多了,他的大腦也在進行一場思考、敘事與人際互動能力的飛躍成長。
一、語言爆發期發生的原因是什麼?
1. 語彙量臨界點突破
研究指出,孩子詞彙累積到約50個單詞時,會突然進入詞彙快速增加的階段。他不再只是記單字,而是開始「使用」語言表達需求、敘述經驗、建構想像。
2. 句構與語法開始組織
孩子從單詞過渡到「兩詞句」、「三詞句」,甚至能組合出初步敘述句:
「爸爸不在家。」、「我要那個大的車。」
這代表他已經開始掌握主詞+動詞+受詞的邏輯順序。
3. 自我概念與社會意識成長同步
孩子發現語言不只用來「拿東西」,而是可以「說故事」、「問問題」、「建立關係」的工具。這時候你會聽到:
- 「我今天畫了恐龍,它有翅膀。」
- 「弟弟拿我的玩具,我說我不喜歡。」
- 「你知道嗎?這個車是爸爸買給我的喔!」
二、「話變多」的孩子,其實在學習三件事
1.如何重新組織經驗
孩子開始透過語言「重述」發生過的事,這是認知與記憶結構的深化。
當他說出:「我跌倒了、我哭了,然後老師抱我起來」,代表他已經具備基本的時間感與事件順序概念。
2 .如何傳遞情緒與想法
這時期的孩子會大量使用描述性語言:「很痛、很好笑、我生氣了」,代表他正在把情緒轉換為語言,這是自我調節的重要能力基礎。
3.如何建立人際與故事框架
語言是一種「社交媒介」,話多的孩子正在練習社會互動。他開始會邀請他人對話、問問題、要求回應,進而建立人際連結。
三、作為陪伴者,我們可以怎麼做?
✅ 創造可對話的語境,而非單向教導
- 多用開放式問題代替封閉問答
例:「你畫了什麼?」>「這是紅色嗎?」 - 引導孩子說完整句子:「你想要什麼呢?」而不是只接他說「水」
✅ 不怕他話多,但要學會「輪流說話」
語言互動包含傾聽與等待,這也是幼兒社會性的重要學習。這部分可以透過角色扮演、故事接龍、輪流講話的桌遊來引導。
✅ 協助語彙分類與延伸
幫孩子整理他學會的詞,例如:「你說了好多動物,我們來看看哪些是會飛的,哪些會游泳的?」
四、常見問題
Q1:孩子突然話變多,有時還會語無倫次,正常嗎?
「是的。語言爆發期的語句常出現冗長、重複、語序錯亂的情況,這是因為孩子的語言組織速度追不上大腦想表達的內容。這階段不需過度糾正。」
Q2:語言爆發期會自己來嗎?會不會有人跳過?
「每位孩子的語言節奏不同,但大多數在 18~30 個月之間會出現明顯成長。若 2 歲後仍未出現雙詞句以上語句,建議由專業語言治療師進行初步篩檢。」
結語|語言爆發,是孩子認知飛躍的信號
當孩子進入語言爆發期,他不只是變得「好吵」,他其實是在努力讓你知道他的世界越來越大。他開始能說出自己看見了什麼、感覺了什麼、經歷了什麼。
作為老師或照顧者,我們的任務不是壓抑,而是引導——給他足夠的詞彙、足夠的傾聽、足夠的對話機會,讓語言成為他理解世界與表達自我的有力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