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幾本書,學到了幾個受用的思維模型,但如果沒有試著寫下來消化和整理,過不久又會全部遺忘了好像也無法在生活中運用,就像心理學中的學習理論說,要讓知識記得久的方法,是加深學習時的深度。所以寫了這篇介紹思維模式的文章,和大家分享我的心得。
1.為什麼思維模式很重要?
想像一下你今天要去買冰淇淋,當你走到冰淇淋店,看著冰淇淋店的菜單,找到你想吃的巧克力口味要65塊錢,光是這件事情,就有思維模型的概念。
為什麼你會知道冰淇淋是冰的,而不是熱的?還有為什麼你會知道要看菜單找冰淇淋的價格呢?這些都可以說是廣義上的思維模型,我們無時無刻不在運用它。
再想像一下,如果小時候父母告訴你冰淇淋是熱的,而你帶著這樣錯誤的思維在生活中,在日常生活中會遇到多少問題呢?當然這個例子對生活的影響不那麼大,但如果你從小就發現,父母因為金錢問題爭吵,你會不會無意中學到,金錢是個帶來問題的東西,而讓金錢與不快樂連結,影響到你日後對金錢的思考方式呢?
「我們認為自己所知道的關於這個世界的任何事物,都只是一個模型」-系統思考 Think in system. Donella H.Meadows
你有沒有想過,我們是用什麼方式在做每個日常生活中的決策的呢?你會仔細考慮,如何利用下班時間嗎?當你下班回家坐在沙發上拿起遙控器打開電視時,有想過你其實正放棄了拿這段時間練習英文,爭取未來加薪的機會嗎?拿起遙控器花了兩小時看電視的行為,其實也等於直接放棄了拿兩小時來與家人相處的機會。
我們日常中在做每件事情時,其實都蘊含這個機會成本的思維模型,但多數人在日常生活中做決定時,都不會想到這個概念吧。
思維模式是一個腦袋中的工具箱,擁有越多,更有可能讓我們做出正確決策,也越有力量。 以下就來介紹系統思考和第一性原理這兩個思維模式:
1.系統思考:
在Donella H.Meadows的系統思考這本書中說,我們生活的任何環境都是一個系統,家庭就是一個系統,學校也是一個系統,系統裡任何一個元素的變動,都會影響到其他元素,所以系統思考讓我們去試想一個行動會對其他系統裡的事物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例如,我今天想建議公司更換可以升降的辦公桌,因為能夠站立辦公,不久坐,我們的身體會更健康,換升降桌這個行為,讓公司更願意重視員工的健康,不是紙只將員工當作工作機器,當企業重視員工,員工感受到尊重,會更願意投入心力幫助企業,而不是只將企業看作是一個打工幾年的地方,能讓企業更永續經營。
但系統思考也有其限制,書裡說:我們認為自己所知道的關於世界的任何東西,都只是一個模型。雖然我們的模型確實與世界高度一致,但遠遠無法達到能完整代表真實世界的程度。
因為系統裡的元素很多,能夠影響企業永續經營的不只是員工一個元素而已。而且不同元素間還會互相影響,調節和增強。
但是具有系統觀能幫助我們提醒自己,慢下來,試著想想事情的全貌。而當我們陷入困境時,也可以想想,自己是不是也是社會這個大系統裡的受影響者呢。
2. 第一性原理:
從0到1的作者彼得提爾在每次面試員工時,都會問面試者這個問題:「有什麼是你和其他人看法不同,但你認為很重要的事?」。
例如作者就認為什麼錢不能像email 一樣匯來匯去,所以打造了Paypal。而賈伯斯則是認為為什麼音樂播放器不能放在口袋裡邊走邊聽,所以打造了IPOD,讓音樂數位化,顛覆了音樂產業。
我們在成長過程學到很多規則,但也不明白這些規則的由來,就照著規則做事,有時候只是沒有人想到更好的方法而已。創新就是用新的科技和方法,去解決遇到的問題。
我們的世界由一個又一個的概念或知識圈打造起來,如果你能看出這些不同概念或知識圈間的可連接之處,利用關聯打造新的概念或事物,這就是社會進步的方式。
所以我們在看待問題時,也要盡量從第一性原理的角度出發,不要被末微末節和傳統價值觀給困住。
再來是當我們要學習一項新知識時,讓自己最快了解一件事的方式是從最核心的角度去問問題。當我們淹沒在知識海中時,可以重新問自己,最重要必須掌握的事是什麼,找到那能夠改變問題的百分之20事物,解決生活中重要問題的根源。
例如公司如果想打造產品,應該要想能做出使用者真正需要的產品,而不是去複製別人的成功模式。個人的職涯規劃也要想想,你最能提供什麼樣的價值給這個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