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覺得
講外語之前要先變得很厲害?
你是不是也有過這樣的想法:
- 想問問題卻開不了口,怕被笑
- 明明聽不懂,但還是尷尬地假裝懂
- 只敢一個人練習,別人一來就不敢講了
很多人以為學外語是一場「單打獨鬥」,
以為一定要自己先練好、講對,才有資格加入對話。
但在 MK反轉外語,我們想說——
你不是不愛講,而是你從沒學過「怎麼開始說」。
社交策略不是社交能力
而是你願不願意進入對話
語言學習策略的社交策略,
不是教你怎麼健談、怎麼熱絡,而是:
你願不願意開口向外連結、讓學習發生在互動裡。
包含:
- 主動提問:
當你不懂時,敢問「這可以怎麼說?」 - 請求幫助:
請對方放慢速度、再解釋一次 - 參與互動:
從自己練→雙人互動→小組練習 - 觀察模仿:
學會別人怎麼說、怎麼回話
外語不是靠獨自練到完美才拿出來用,
而是靠你一點一滴「用出來」練熟的。
如果你還不是 MK反轉外語 學員
這三件事你可以開始做
① 問一個語言小問題
從最簡單的問題開始,不怕問笨問題:
- 「這句可以這樣講嗎?」
- 「我這樣說有沒有很奇怪?」
- 「你會怎麼說這句話?」
只要你開口問,你就開始在練習社交策略了。
② 把其中一天的練習變成「互動型任務」
- 和朋友語音說一句外語小日記
- 在社群留言區用外語回一句
- 傳語音問朋友一個問題
互動不是高壓表演,而是語感發酵的最好時機。
③ 練習一句「我聽不懂」怎麼說,然後真的講一次
你可以試試:
- Can you say that again?
- もういちど言ってもらえますか?
- 可以說慢一點嗎?
你不需要每句都聽懂,
你只需要願意請對方幫你慢一點。
※ MK反轉外語提醒:能持續互動的人,不是話最多的人,而是願意開口求助、請對方一起參與學習的人。
MK反轉外語 如何幫助你走進對話裡?
語言是「互動中變熟」的東西,
我們設計的每個系統,都是為了幫你走進語言對話的現場。
🔹 外語學習諮商師會陪你找到「願意說話」的方式
在每期的外語學習諮商中,外語學習諮商師會這樣問你:
- 「你這週有沒有跟別人講到外語?」
- 「你是不是其實知道答案,但不太敢問?」
- 「我們這期是不是可以安排一次語音回報任務?」
外語學習諮商師會根據你的狀態與任務回報,
幫你挑出一個「從你可以開口的地方開始」的切入點。
※ 外語學習諮商師不會要求你馬上開講,而是陪你練「怎麼參與、怎麼問問題、怎麼互動」的第一步。
🔹 學習處方箋中設計「社交型任務」
你可能會看到這些安排:
- 本週任務請跟一位同學互相分享一句任務成果
- 試著向他人請教一句你寫不順的句子
- 練習錄一句請求對方說慢一點的語句
這些任務不是在訓練你變得外向,
而是在幫你「練習走進對話」。
※ 處方箋任務會依學員程度與互動習慣調整互動密度,從低壓試探→中強度互動→主題式回應,逐步建立參與能力。
🔹 學習分析書幫你看見「你講出口的那一刻」
學習分析師會幫你標記:
- 哪些任務你有實際互動紀錄
- 哪些句型你用得自然、有變化
- 哪些反應出現了「主動詢問」、「請求重複」、「模仿使用」
這些不是成績,而是你開始走入語言現場的證明。
※ 學習分析書會追蹤學員的對話使用行為與互動品質,幫助你在下一期逐步加強「敢說 → 能說 → 說得更自然」的語言參與度。
外語學習從來就不是一個人完成的事
你不是不敢講,
你只是從來沒被教過怎麼開始說。
MK反轉外語想陪你做的不是變得厲害,
而是變得願意——
願意問、願意說、願意參與。
只要你踏出第一句,
語言的門就會慢慢為你打開。
投票互動|你最怕在學習中開口的是什麼時候?
匿名投票
你最怕在學習中開口的是什麼時候?
A. 問問題時怕被笑
B. 說錯時怕被糾正
C. 說太慢覺得丟臉
D. 根本不知道怎麼開口
留言聊聊|你學習外語時第一次主動開口是什麼情境?
你記得你第一次說「Can you say that again?」的時候嗎?
那時你有覺得自己進步了一點點嗎?
留言分享你的故事,讓更多人勇敢說出第一句!
延伸探索|想找到屬於你的「對話節奏」?
你不需要變得很健談,
你只需要找到一種你願意加入對話的方式。
在 MK反轉外語,我們陪你練習:
- 怎麼開口提問
- 怎麼請求幫助
- 怎麼在互動中累積語感
🔹 試聽我們的課程(填寫表單了解更多)
👉 試聽表單|立即填寫
🔹 參觀我們的線上學習平台「聚樂部」
👉 聚樂部學習平台|mkclub.tw
🔹 追蹤 MK反轉外語 的日常與學習小提醒
👉 Instagram|@mkreversal
—
不是你沒話說,
是你還沒被鼓勵說出你本來就會說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