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將死 其言也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這句話出自《論語‧泰伯篇》,完整原文是: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意思是:鳥臨死前的叫聲哀傷,人臨死前的話語誠懇、真摯,因為人在面對死亡時,已經無所保留、不再虛偽,往往說出的是內心最真實、最良善的話語。


為什麼「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1. 死亡的逼近使人誠實
    當人知道自己即將離世,名利、面子、計較都不重要了,會放下虛飾,說出真心話,往往是勸人為善、道歉、表白、交代遺願等。
  2. 道德與情感的昇華
    人在彌留之際,良知與情感被激發,想留下一些有意義的話來影響他人,表達愛、寬恕、感恩或悔意。
  3. 傳遞最後的智慧
    有些人臨終前會傾囊相授,說出一生所悟,甚至留下警語或遺訓,盼望後人不重蹈覆轍。

舉例說明

  • 一位嚴厲的父親,生前從不稱讚子女,但臨終前握著子女的手,說:「你做得很好,我一直以你為榮。」
  • 一個有過恩怨的朋友,病重時說出:「那時候是我錯了,對不起。」
  • 一名長者在病榻上告誡子孫:「家和萬事興,千萬別為錢鬧翻。」

這些話語,比任何時候都更具份量與真誠。


然而,這句話也不絕對

現實中也有例外──有人臨終仍執著仇恨、遺憾、恐懼,甚至留下傷人的話。


但大體而言,人在面對死亡時,會更接近真實的自我,說出那些平常無法說出口的話。



結語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是一種提醒,也是對人性的理解與期待。


它教我們在還未「將死」時,就練習說出善言、真言,不必等到最後才遺憾說晚了。


想到就說愛、能放就放下,誠實待人,也為自己留下一個圓滿的生命痕跡。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芸嬋
25會員
1.1K內容數
興趣廣泛,遺世而獨立,期望貫徹自由意志,活出真實的自我 小說、影視、詩詞、網路文章、宗教、命理、玄學...都是生命的養料 目之所及、心之所想,皆是自我的投射 擅長沒有邏輯、沒有文筆、沒有深度的寫作 我想提供的價值是"靈感"與"思想"
芸嬋的其他內容
2025/05/20
這樣的行為,其實可以從幾個層面來理解,背後可能藏著一些情緒需求與人際策略: 1. 尋求陪伴與存在感 長輩可能白天一個人在家,情緒比較空虛,等家人下班回來,是他們一天中最期待的時刻。 裝忙或瞎聊,是他們想引起注意、參與你的生活的方式。哪怕話題無關緊要,他們真正想要的是:「我還能跟你說話,你
2025/05/20
這樣的行為,其實可以從幾個層面來理解,背後可能藏著一些情緒需求與人際策略: 1. 尋求陪伴與存在感 長輩可能白天一個人在家,情緒比較空虛,等家人下班回來,是他們一天中最期待的時刻。 裝忙或瞎聊,是他們想引起注意、參與你的生活的方式。哪怕話題無關緊要,他們真正想要的是:「我還能跟你說話,你
2025/05/20
你這個感受,其實很多人都有。那是一種內在價值與外在渴望之間的拉扯。 一開始,為何喜歡「無拘無束」的相處? 因為放鬆、沒有壓力:可以做自己,不需要一直戴著面具。 因為親近、真誠:人與人之間的連結,往往在「輕鬆自然」中產生。 因為害怕被評價:當別人也不拘小節時,你會感到安全,覺得「我就算說錯話
2025/05/20
你這個感受,其實很多人都有。那是一種內在價值與外在渴望之間的拉扯。 一開始,為何喜歡「無拘無束」的相處? 因為放鬆、沒有壓力:可以做自己,不需要一直戴著面具。 因為親近、真誠:人與人之間的連結,往往在「輕鬆自然」中產生。 因為害怕被評價:當別人也不拘小節時,你會感到安全,覺得「我就算說錯話
2025/05/20
這是一種非常真實、也非常人性的經驗。當我們意識到自己情緒浮躁時,內在其實已經像是快煮沸的水,表面雖然還在控制,但只要一個外力介入,就可能瞬間溢出。 為什麼會在情緒浮躁時失言、失控? 情緒高張佔據大腦資源  當我們浮躁、焦慮、煩躁時,大腦前額葉(理性區)會讓位給杏仁核(情緒中樞),使得我們難以深
2025/05/20
這是一種非常真實、也非常人性的經驗。當我們意識到自己情緒浮躁時,內在其實已經像是快煮沸的水,表面雖然還在控制,但只要一個外力介入,就可能瞬間溢出。 為什麼會在情緒浮躁時失言、失控? 情緒高張佔據大腦資源  當我們浮躁、焦慮、煩躁時,大腦前額葉(理性區)會讓位給杏仁核(情緒中樞),使得我們難以深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當人活得其所,在其肉身,不做損毀身體之事,在其心念,不受紛雜訊息污染,身體強健、心靈開闊,一念一動,沉穩內斂、渾厚有力,卻是量力而行、不虛妄,因合度而與道合,即使身死,意識仍在道中。
Thumbnail
當人活得其所,在其肉身,不做損毀身體之事,在其心念,不受紛雜訊息污染,身體強健、心靈開闊,一念一動,沉穩內斂、渾厚有力,卻是量力而行、不虛妄,因合度而與道合,即使身死,意識仍在道中。
Thumbnail
比好人還好,比惡人還惡,而人前不流露好惡,才是理想的人格──
Thumbnail
比好人還好,比惡人還惡,而人前不流露好惡,才是理想的人格──
Thumbnail
本文將透過《論語》和《孟子告子上》等文獻,探討儒家思想對生死觀的影響,提出孔子對生死觀的沉思。儒家思想主張「不談鬼神」和「生與死的隔絕」,並強調「殺身成仁」以及「捨生取義」的觀點,對古代中國百姓產生重大影響。現代人的生死觀仍受儒家思想影響,值得大家深入研究。
Thumbnail
本文將透過《論語》和《孟子告子上》等文獻,探討儒家思想對生死觀的影響,提出孔子對生死觀的沉思。儒家思想主張「不談鬼神」和「生與死的隔絕」,並強調「殺身成仁」以及「捨生取義」的觀點,對古代中國百姓產生重大影響。現代人的生死觀仍受儒家思想影響,值得大家深入研究。
Thumbnail
莊子在妻子死後鼓盆而歌,即使在今日也是相當挑戰傳統禮俗,但這並不代表莊子不愛其妻,是個無血無淚的人。莊子尊崇自然之道,因此認為生死不過是天地規律的一環,如春夏秋冬一樣巡迴。陰雲聚集多了便會下雨,雨下完天空當然乾淨,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莊子把死亡這件事超脫世俗的窠臼,重新導回世界運行的自然法則中。
Thumbnail
莊子在妻子死後鼓盆而歌,即使在今日也是相當挑戰傳統禮俗,但這並不代表莊子不愛其妻,是個無血無淚的人。莊子尊崇自然之道,因此認為生死不過是天地規律的一環,如春夏秋冬一樣巡迴。陰雲聚集多了便會下雨,雨下完天空當然乾淨,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莊子把死亡這件事超脫世俗的窠臼,重新導回世界運行的自然法則中。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古羅馬時代的拉丁文名言「勿忘你終有一死」的意義,作者引用了古今中外哲學家對於死亡的看法,提醒讀者不要在生活中糾結於無關緊要的瑣事,而是要珍惜生命中值得守護的時光。這篇文章通過引用名言和哲學家的見解,提醒讀者要懂得放下世俗的慾望,以更平和的心態面對生活。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古羅馬時代的拉丁文名言「勿忘你終有一死」的意義,作者引用了古今中外哲學家對於死亡的看法,提醒讀者不要在生活中糾結於無關緊要的瑣事,而是要珍惜生命中值得守護的時光。這篇文章通過引用名言和哲學家的見解,提醒讀者要懂得放下世俗的慾望,以更平和的心態面對生活。
Thumbnail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裡仁第四)。 這句話很有名。感情強烈,又很簡潔。令人印象深刻,過目難忘,容易記住。  孔子說,『我要是早上理解了大道,即使當天晚上就死了也心甘情願,沒有遺憾』。聞,不僅僅是聽說和知道,還進一層,是領會和理解,弄明白了。道,也不是
Thumbnail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裡仁第四)。 這句話很有名。感情強烈,又很簡潔。令人印象深刻,過目難忘,容易記住。  孔子說,『我要是早上理解了大道,即使當天晚上就死了也心甘情願,沒有遺憾』。聞,不僅僅是聽說和知道,還進一層,是領會和理解,弄明白了。道,也不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