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系主任擁有權力卻保護不了我們:原因探尋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最近看了壽司坦丁介紹公家機關如何侵蝕公務員道德能力的影片,很佩服他可以把學術文章理解與詮釋得那麼好,真的望塵莫及。而影片中的主角是基層公務員,我卻在內容中看到自己現任指導教授,也正是我們系主任的影子,很多地方都好相似。其實一直好奇系主任為何如此軟弱,儘管我們已經有被罰錢、言語辱罵、惡意排擠等遭遇,系主任仍沒有好好處理,甚至連換老師時都要我們自己膽戰心驚地去想解套方法,深怕沒有老師願意收留。今天想藉壽司坦丁的影片,也結合自己的觀察,探尋系主任不願意保護我們的原因,希望如果遇到類似長官的讀者,或許能發現一些答案。

一、系主任身處會侵蝕道德能力職場環境

影片中說公務機關是一種會侵蝕道德能力的職場環境,它的特色包括了資源永遠供不應求,以及有許多矛盾、不相容、無法兼顧的工作目標。對應到系主任在學校的工作環境,他是一位身兼三個行政主管,同時還有許多計畫在進行的教授。本身多到滿溢的業務量,校長時不時的任務派遣,負擔了許多課程教學,與指導了多位研究生,讓他能給出去的資源與他人所需求的量相差甚多。他時常得在學校忙到七晚八晚,但工作成效卻只是勉強能應付的品質。

此外,他時常為了完成上級所想,總要想辦法書寫與呈現出一份上級會喜歡的作業。因此,也像影片中審查低收入戶的基層公務員提到:「我才不會管對方是不是真的貧窮,我要管的是對方是不是真的法律上的低收入戶」。系主任在處理問題時也往往不會管他是不是真的解決了問題本身,而是想著等應付學生或長官,不要被找碴就好。

二、系主任長期的妥協養成病態的道德傾向

常見的病態道德傾向有三種,包括:冷漠、關懷、執法。「冷漠」是對問題無感,會窄化自己的工作認知,像是有達到長官要求就好;「關懷」指的是如同情心過於氾濫者,可能會經常對一件事情處得過於深入,而影響到其他工作或同事;「執法」則指的是會用敵意堤防民眾的公務員,對於來尋求幫助者,都懷著防賊的心態去對待。

而系主任時有冷漠時有執法,且他似乎懷有強烈的尊師重道情懷。校內許多教授是他曾經的老師或長官,他習慣不違背與不抵抗老師們的要求,若真的覺得不妥時也不會說,而是選擇顧左右而言他或直接逃避。並且他一心想達成長官所要求,逆來順受,事情全覽自己身上不向專業者請教,只跟好溝通的人合作,不願意去思考問題的本質,沒有心力把方案想得更全面與深入,凡事都等到問題出現才處理並應付了之,沒有任何實際的作為。不斷對他人的要求妥協而不顧全大局,卻覺得沒關係,已養成了病態的道德傾向。

三、系主任明明是主管卻活得像基層小員工

影片的最後提到,Zacka認為消滅公務機關有毒的職場環境必須依靠單位主管,他說單位組織的管理者如果可以讓單位同時有多樣化的病態道德傾向,就能讓不同傾向的基層公務員互相制衡,讓工作環境不至於過於同質性與毒性。

然而,對應到系主任在學校的情況,他自己就是主管,主管卻本身具有病態的道德傾向。他活得就像影片中的基層官僚一樣,像個永遠想要滿足上級長官的小員工,希望自己交出的作業不要被校長罵得太慘就好,可他明明是個經常需要做大決定的人啊,這使他周遭的工作環境跟著更加病態,而最後受苦的除了他底下的員工,更是整個學校的學生啊,我也更想加速逃離奇怪的學校了!

四、系主任其實只是想保護自己,故變得冷漠

影片中介紹,公務員之所以冷漠,是因為職場充滿了太多情緒和道德上的壓力。公務機關是一個容易讓人陷入高強度認知失調的職場環境,而只有會影響到自我形象的認知失調才會對人造成威脅,窄化自己的工作認知是在公務機關長久待下去的方式,冷漠更是讓公務員逃離這些壓力的一種心理保護機制。

對應到系主任,或許他對我們通報的不作為,也只是在保護他自己。我們是好打發的學生,是手無寸鐵、沒有地位與權力的學生,對他根本沒有威脅。但如果他有所作為了,他要面對的是前輩教授的壓力,學校上級的壓力。因此,他要做的就是窄化這件事,他將我們所發生的是窄化為遇到不適合的教授,讓我們去找新教授指導就可以,變成一個單純的學生不適應教授,故需申請更換教授的事件。一般而言,學生為了畢業,也不會有過多的反抗,所以也不會影響到系主任的形象與地位。

系主任想保護他自己,並且他也沒有時間去思考對與錯,或許對於他來說把事情處理掉就好,能讓他不被指責與傷害就好,是權衡之下的做法啊!

結語

想寫這篇文章,是想了解一位認真工作的人為何能漸漸變得不討喜?因為無意間聽到文中的系主任,也是我的現任指導教授覺得他的課太多,工作太多,但說一說又覺得沒關係,習慣就好。每天壓力堆積如山的他,人看起來已經越來越像一個皺掉的橘子了🍊我感謝他對我寫作上的信任,以及對我在論文上的指導與給予我的自由度,讓我在新的指導下可以更成為我自己,並更自在地學習許多新的研究與統計方法,擁有許多犯錯與學習的空間,讓我重新知道,學習與研究真的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可是為什麼呢,如今的他擁有如此病態的道德傾向,而他明明是擁有許多權力的人啊,卻將自己變成總是在應付了事,無法有所成就的人🥲

前幾天因為工讀參加了一場系主任負責的委員會,會議中,他的報告漏洞百出,許多報告的政策甚至都還沒有人力與實質的規劃,但在場的其他委員也大多幫著他說好話,或者沉默不語,會議也很快就結束了,真的跟影片中形容的公務機關好像😇下週將由薩奇分享寫論文的近況,那就下禮拜見啦,多蝦!

raw-image


參考資料

基層公務員有「病」:公家機關如何侵蝕道德能力?|兼談台灣的貧窮治理:「假性脱遊」與「製造低收入戶」(https://youtu.be/zfMtgTNM9Ds?si=ziK9pwcto2qAJXkR)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丟搞學術郎的沙龍
38會員
45內容數
選錯指導教授如同進入研究所的煉獄,生殺大權掌握於教授手中,連說「不」的權利都沒有,畢業談何容易?基於此,本沙龍旨在揭露研究生的悲苦日常,奇怪的學術生態,以及各種社會科學領域研究生可能會需要的知識與懶人包。我們期許這些資訊能對目前在學的學術郎有所幫助。也歡迎分享你的學術故事(dghslkcla@gmail.com),多蝦
2025/05/14
這週想跟大家聊聊在寫論文的過程中,該怎麼調適自己的心態,讓自己不會情緒、內耗所打敗,能穩定地寫論文。
Thumbnail
2025/05/14
這週想跟大家聊聊在寫論文的過程中,該怎麼調適自己的心態,讓自己不會情緒、內耗所打敗,能穩定地寫論文。
Thumbnail
2025/05/07
新的口委教授提出了諸多問題,好多我不知道應該怎麼回,甚至在論文修改對照表中寫下:「乾!這是要怎麼改?希望所有教授都能好好善待學生。」但我深深了解,如果不是身邊老師們的協助與推進,我也不可能現在能走到論文修改這一步。論文修改階段不想動了怎麼辦?以下是六個我的應對方法:
2025/05/07
新的口委教授提出了諸多問題,好多我不知道應該怎麼回,甚至在論文修改對照表中寫下:「乾!這是要怎麼改?希望所有教授都能好好善待學生。」但我深深了解,如果不是身邊老師們的協助與推進,我也不可能現在能走到論文修改這一步。論文修改階段不想動了怎麼辦?以下是六個我的應對方法:
2025/04/30
這陣子看到許多人拍攝的畢業照,赫然發現時間真的過得好快,快要到畢業典禮的日子。然而對研究生來說,面對畢業最容易卡關的就是論文。以下依照我這幾年身為研究生的經驗,統整出五點研究生在撰寫論文時,可以特別注意的地方。
2025/04/30
這陣子看到許多人拍攝的畢業照,赫然發現時間真的過得好快,快要到畢業典禮的日子。然而對研究生來說,面對畢業最容易卡關的就是論文。以下依照我這幾年身為研究生的經驗,統整出五點研究生在撰寫論文時,可以特別注意的地方。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近日,有不少校長提出在學校內有「責」無「權」,事實上,校長在學校內是權責相符,有「責」無「權」只是假議題。
Thumbnail
近日,有不少校長提出在學校內有「責」無「權」,事實上,校長在學校內是權責相符,有「責」無「權」只是假議題。
Thumbnail
一個學生被同學霸凌向老師求助,老師冷淡地說:「為什麼對方只霸凌你而不霸凌其他人?你不認為這是你的問題嗎?」 這樣的話連旁觀者聽到也咬牙切齒,當事人卻說得理直氣壯,無視求助者的需求,不管是有意袒護霸凌者,抑或只是懶得處理棘手的霸凌問題,當權威者拒絕伸出援手,受欺壓的一方便陷入求助無門的境地,而權威者
Thumbnail
一個學生被同學霸凌向老師求助,老師冷淡地說:「為什麼對方只霸凌你而不霸凌其他人?你不認為這是你的問題嗎?」 這樣的話連旁觀者聽到也咬牙切齒,當事人卻說得理直氣壯,無視求助者的需求,不管是有意袒護霸凌者,抑或只是懶得處理棘手的霸凌問題,當權威者拒絕伸出援手,受欺壓的一方便陷入求助無門的境地,而權威者
Thumbnail
老師可能會需要改進的地方 : 尊重學生:老師應該尊重所有學生,避免針對特定學生或群體。 某些學生被老師針對,這是不應該的。 公正公平:老師應該公正公平地對待所有學生。 學生交了作業,但老師卻說沒交,並給你們打了低分,這是不公
Thumbnail
老師可能會需要改進的地方 : 尊重學生:老師應該尊重所有學生,避免針對特定學生或群體。 某些學生被老師針對,這是不應該的。 公正公平:老師應該公正公平地對待所有學生。 學生交了作業,但老師卻說沒交,並給你們打了低分,這是不公
Thumbnail
過去教師被意識形態影響,大多願意認同崇高的師道,如今經過一再的修法、工作性質轉變...... 教師拒絕道德綁架,只做最低程度的工作要求,以免多做多錯,最先倒楣的就是弱勢孩子,這也怪不得老師,而是施政錯誤的結果。
Thumbnail
過去教師被意識形態影響,大多願意認同崇高的師道,如今經過一再的修法、工作性質轉變...... 教師拒絕道德綁架,只做最低程度的工作要求,以免多做多錯,最先倒楣的就是弱勢孩子,這也怪不得老師,而是施政錯誤的結果。
Thumbnail
某師帶著某生到辦公室,找到某生的導師。 某師對導師說:「導師,他在班上干擾上課,而且對我很沒禮貌。那我就把他交給你了。」 某師離開。 導師接著對某生說:「你又這樣了,我上次已經跟你說過,再犯一次,我就是請家長到校,並記過處份。」 生:「可以聽我解釋一下嗎?」 師:「我不聽,你不用說。沒
Thumbnail
某師帶著某生到辦公室,找到某生的導師。 某師對導師說:「導師,他在班上干擾上課,而且對我很沒禮貌。那我就把他交給你了。」 某師離開。 導師接著對某生說:「你又這樣了,我上次已經跟你說過,再犯一次,我就是請家長到校,並記過處份。」 生:「可以聽我解釋一下嗎?」 師:「我不聽,你不用說。沒
Thumbnail
導師管教學生是職責,管到學生家裡去就是逾責! 而且我何德何能啊! #導師的修煉 之 與家長好好溝通 但如果學生在學校的行為是果,在家裡的情形是因,那,可以逾責以對症下藥嗎? 例如, ❦ 請家長不要對孩子太兇,兇過頭,他(她)叛逆的方式之一,就是拒絕學習、擺爛成績,這是無聲的抗
Thumbnail
導師管教學生是職責,管到學生家裡去就是逾責! 而且我何德何能啊! #導師的修煉 之 與家長好好溝通 但如果學生在學校的行為是果,在家裡的情形是因,那,可以逾責以對症下藥嗎? 例如, ❦ 請家長不要對孩子太兇,兇過頭,他(她)叛逆的方式之一,就是拒絕學習、擺爛成績,這是無聲的抗
Thumbnail
身為老師,面對意外事件時所遭遇的各種困境及掙扎。從事件中反思到自己是否已為學生做得太多,甚至賠上自己。文章中透過兩事件的描述,訴說著其中一位老師的心路歷程。
Thumbnail
身為老師,面對意外事件時所遭遇的各種困境及掙扎。從事件中反思到自己是否已為學生做得太多,甚至賠上自己。文章中透過兩事件的描述,訴說著其中一位老師的心路歷程。
Thumbnail
針對最近「特殊生情緒失控打老師」事件,有些話不吐不快! 我是曾經在教育現場辛勤耕耘的老師,但愈來愈多狗屁倒灶的事發生,讓我萌生退意,年資一到退休年齡,就離開教職。 這陣子又回到學校代課,發現問題沒有最糟,只有更糟,學生無禮、行政無心、老師無力,就只能自求多福。 記得有一次,我只因告訴考完試、交
Thumbnail
針對最近「特殊生情緒失控打老師」事件,有些話不吐不快! 我是曾經在教育現場辛勤耕耘的老師,但愈來愈多狗屁倒灶的事發生,讓我萌生退意,年資一到退休年齡,就離開教職。 這陣子又回到學校代課,發現問題沒有最糟,只有更糟,學生無禮、行政無心、老師無力,就只能自求多福。 記得有一次,我只因告訴考完試、交
Thumbnail
曾聽學生說,‘’老師‘’,就是會給人壓力,不管這個老師兇?還是不兇? 也曾經,納悶一位和藹可親的同仁,為什麼他的導師班學生會那麽‘’怕他‘’? 前幾日,班上一個孩子,英文課時,在走廊用手機錄自己的英文口說;我恰巧經過,便走去探望看看她在做什麼?她回頭發現我時,嚇了一大跳!驚慌失措的樣子!好像
Thumbnail
曾聽學生說,‘’老師‘’,就是會給人壓力,不管這個老師兇?還是不兇? 也曾經,納悶一位和藹可親的同仁,為什麼他的導師班學生會那麽‘’怕他‘’? 前幾日,班上一個孩子,英文課時,在走廊用手機錄自己的英文口說;我恰巧經過,便走去探望看看她在做什麼?她回頭發現我時,嚇了一大跳!驚慌失措的樣子!好像
Thumbnail
寫這篇文章的目的,不是在事後諸葛,而是設想萬一我遇上相同事件,會如何處理,校園內已經形成「師權」不如「生權」的狀態,動輒得咎之餘,愈來愈多老師為了明哲保身,只能選擇少干涉,甚至不作為了,這也是我當初選擇退休的原因之一。 如果我是割喉案學生的班導師,再怎麼難過,在學生面前一定要強作鎮定,要接住學生的
Thumbnail
寫這篇文章的目的,不是在事後諸葛,而是設想萬一我遇上相同事件,會如何處理,校園內已經形成「師權」不如「生權」的狀態,動輒得咎之餘,愈來愈多老師為了明哲保身,只能選擇少干涉,甚至不作為了,這也是我當初選擇退休的原因之一。 如果我是割喉案學生的班導師,再怎麼難過,在學生面前一定要強作鎮定,要接住學生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