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教授不會教的學術大小事:論文撰寫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哈囉~我是薩奇🐰這陣子看到許多人拍攝的畢業照,赫然發現時間真的過得好快,快要到畢業典禮的日子。然而對研究生來說,面對畢業最容易卡關的就是論文。我最近也是繼續衝衝衝,希望可以在五月口試啊啊啊!以下依照我這幾年身為研究生的經驗,統整出五點研究生在撰寫論文時,可以特別注意的地方。

一、教授大部分都很忙,簡單的事情請自己搞定

容我提醒大家,研究生的學習方式跟過往被動式吸收知識的學習模式截然不同。研究生除了接受教授指導之外,還需花時間自己查找資料與學習不懂的事物。而教授除了指導學生之外,還需授課、做研究、處理行政事務等等,真的沒有時間成為學生的百科全書。所以哪些部份的工作,是研究生可以自行搞定呢?在每次繳交的進度中,檢查有無格式錯誤、錯字的出現,還有文末的參考文獻,有沒有照著APA第七版的格式去撰寫。也可以多下載得過論文獎的論文來看,確認哪些部分是必要的內容,自行去補足。畢恆達(2020)也提到學生將基本的格式與錯字自行修正,可以讓老師將注意力集中在你的文章架構、撰寫思路去給建議。

我目前咪挺的方式,老師只會針對概念、想法的部分去做深入討論,格式、錯字的部分是完全不會成為討論的重點。除非你寫得太差,才會被電(過去研究室的大寶貝就是這樣,到現在掛在碩博士網站的論文中格式都還有錯🤭)

二、教授說的未必都是對的,請自行查證

這點是我在前老闆的研究室時所獲得的領悟。過去的我陷於「老師說的都是對的,我無需太過質疑她」的迷思。前老闆下的指令時常朝令夕改,即便覺得奇怪但我還是照做,當時覺得擁有高學歷、高產量研究的她說的搞不好是對的,也有個原因是質疑她會被臭罵😥後來換了老師之後才發現論文存在許多疏失,翻閱許多論文才發現很多地方都沒有寫好,該有的內容都沒有,後續也衍生其他誤信她而讓我後悔莫及的事。

以準備出國留學為例。前老闆以培養我們走學術為由,論文寫不好的地方就會特別嚴格糾(暴)正(怒)、扣錢。為了讓我們打下學術穩固基石,而多次延後我的畢業時程。前老闆是有出國讀書的人,但她對於送學生出國毫無概念。巴茂過去的口委是時常送學生出國的老師,前老闆從該老師口中得知原來大二就要準備碩班出國的事,也驚覺給我準備出國的時間太少。不僅如此,她對於留學的資訊也非常過時,停在三十年前,連ICL這個名校也不知道。等到發現這位老師再也無法幫助我成長時,我已誤信她多年,青春也都被浪費光了😭

撇除掉上述有毒的老師,普遍的老師還是有可能會搞不清楚一些研究相關的事。這時候請你去查清楚,並跟教授進行討論,確保彼此資訊流通並擁有共識。但若當你把正確資訊告知教授時,收到是他的苛責與怒罵。請注意!這或許是個警訊,阻擋你畢業的可能不是論文,而是你的教授。

三、比起被教授追趕,不如當追趕教授的人

我發現有的教授會盯著學生的論文進度,有的則是放牛吃草。如果你是有一個很明確要畢業的目標,建議你成為追趕教授的人,而不要被他追著跑。不論是過去還是現在,我的論文進度都是靠追趕教授才生出來的。過去在鄰近計畫口試之際,前老闆以要導生聚、自己太累、狗不見等原因為由,沒空幫我改論文。當時因所剩不多時間,我還拜託巴茂開車帶我去前老闆戶外教學的地方(深山中)追趕她。有夠瘋!回程的山裡還下大雨,根本像在拍冒險片。所幸最後艱辛地改完論文,完成計畫口試。而現在,除了要謄逐字稿或分析等需要自己投入較多時間的工作外,我跟教授咪挺的頻率是一週一次。之前遇到瓶頸時,也有突然跟她申請要咪挺的請求,老師也有擠出時間跟我討論。

我真的很建議要跟老師固定咪挺!這也是激發寫作動力的一件事,因為總不能腦袋空空跟教授討論嘛!我個人也認為,定時地讓教授看你撰寫的內容,也可以避免掉突然要大改的風險(我現在真的承受不住😖)教授在多次跟你咪挺後,也會比較了解你寫的東西,也更看得到你想要畢業的決心!

四、論文不一定要自己悶頭苦寫,找同儕討論也能激發靈感或舒緩心情

不知道大家會不會把自己關起來寫論文,而有一種悶壞了的感覺?我在前陣子一直想不到結論要怎麼撰寫,對分析也毫無頭緒,可謂遇到了撞牆期,怎麼想都想不通。我那時候有問巴茂她過去分析的情況,試圖尋求幫助。她當時也給我很多想法,也跟我說可以找指導教授討論清楚。我後續在跟老師討論完之後,思緒就清楚很多,也有穩定在分析我的資料了。而我現在打工之餘,也會跟巴茂去咖啡廳做事,一方面是抱持了出門了,勢必要完成一些進度的想法。也是因為有同儕陪伴,所以寫論文這件事變得沒有那麼恐怖,做完事去買好吃的也很開心!

所以真的很推薦大家若是遇到瓶頸,可以與身邊同儕或是學長姐聊聊,或許他們會提供看事情不同的切角,可以化解你的瓶頸。也可以跟身邊的同學、朋友一起去圖書館或咖啡廳做事,會有彼此一起努力的感覺,心情也會好一些🥰

五、多留一些時間的空檔給論文

我這學期剛復學,想說可以去辦公室打工,我一週只上一天半的班。這聽起來很少對吧?可能是我工讀的辦公室真的太忙了,我每次下班就累壞。我也覺得很誇張,是喝魔爪都沒用的程度。所以想建議大家撰寫論文之餘所安排的其他事情,是能在你掌握之中的。因為我在下班的時候,也會分析我的資料,所以不會想要再輕易增加上班時數,以免身體無法負荷。我也發現在重做論文時,一些突如其來的狀況(如發現處理逐字稿真的很煩躁,分析時沒頭緒),這些皆導致我投入論文的時間比預期拉得更長。所以最好留多一些空檔給論文,讓它把你搞到快丟搞的時候,還有緩衝去痛哭、尋求幫助,或是倒下休息。

感謝大家看到這裡,如果你也有在撰寫論文時的小撇步,或是需要特別注意的事項,都可以留言與我分享!下週將由巴茂分享關於修改論文階段時無力的解方。那就下週見啦!

 

參考文獻

畢恆達(2020)。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2020進化版)。小畢空間出版社。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石頭哥-avatar-img
2025/05/01
加油加油👏石頭哥過來為你打氣囉!
丟搞學術郎-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5/01
石頭哥 好的我會的!!! 謝謝你💪🏼
avatar-img
丟搞學術郎的沙龍
38會員
47內容數
選錯指導教授如同進入研究所的煉獄,生殺大權掌握於教授手中,連說「不」的權利都沒有,畢業談何容易?基於此,本沙龍旨在揭露研究生的悲苦日常,奇怪的學術生態,以及各種社會科學領域研究生可能會需要的知識與懶人包。我們期許這些資訊能對目前在學的學術郎有所幫助。也歡迎分享你的學術故事(dghslkcla@gmail.com),多蝦
2025/04/16
論文撰寫對於菜雞研究生來說絕非易事。撰寫長篇的研究與作業、報告的形式有所不同,更需投入長期的時間,大量的腦力、體力與毅力來完成。所以不論是旁觀者或是研究生在論文撰寫前,皆容易對論文產生一些誤解。因此想要分享自身觀察到一些教授不會特別教,但要寫論文的你,可以提早知道的事情!
2025/04/16
論文撰寫對於菜雞研究生來說絕非易事。撰寫長篇的研究與作業、報告的形式有所不同,更需投入長期的時間,大量的腦力、體力與毅力來完成。所以不論是旁觀者或是研究生在論文撰寫前,皆容易對論文產生一些誤解。因此想要分享自身觀察到一些教授不會特別教,但要寫論文的你,可以提早知道的事情!
2025/03/19
距離我們逃離地獄研究室,已經過了半年。這半年,基本上在修復自己與持續寫論文中度過,雖稱不上多輕鬆,但也比待在地獄裡好。經過了一段日子的沉澱,想跟大家分享在經歷過這些怪事後,我的意外收穫與轉念。
2025/03/19
距離我們逃離地獄研究室,已經過了半年。這半年,基本上在修復自己與持續寫論文中度過,雖稱不上多輕鬆,但也比待在地獄裡好。經過了一段日子的沉澱,想跟大家分享在經歷過這些怪事後,我的意外收穫與轉念。
2025/02/19
因為換了指導教授,我過去所收的問卷與訪談資料全部不能用,所以需要重新透過訪問蒐集資料。於是這個月的我,卯足全力地進行訪問,也終於快到訪問的尾聲了🎉撇除大家論文中研究方法那個章節會撰寫的內容,以下想跟大家分享我於這次訪問時所發現的小撇步、逐字稿生成工具等。
Thumbnail
2025/02/19
因為換了指導教授,我過去所收的問卷與訪談資料全部不能用,所以需要重新透過訪問蒐集資料。於是這個月的我,卯足全力地進行訪問,也終於快到訪問的尾聲了🎉撇除大家論文中研究方法那個章節會撰寫的內容,以下想跟大家分享我於這次訪問時所發現的小撇步、逐字稿生成工具等。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沙龍一直是創作與交流的重要空間,這次 vocus 全面改版了沙龍介面,就是為了讓好內容被好好看見! 你可以自由編排你的沙龍首頁版位,新版手機介面也讓每位訪客都能更快找到感興趣的內容、成為你的支持者。 改版完成後可以在社群媒體分享新版面,並標記 @vocus.official⁠ ♥️ ⁠
Thumbnail
沙龍一直是創作與交流的重要空間,這次 vocus 全面改版了沙龍介面,就是為了讓好內容被好好看見! 你可以自由編排你的沙龍首頁版位,新版手機介面也讓每位訪客都能更快找到感興趣的內容、成為你的支持者。 改版完成後可以在社群媒體分享新版面,並標記 @vocus.official⁠ ♥️ ⁠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時間過得真快,從博班畢業後做現在這份工作,已經過了半年的時間。比起上次寫的一個月心得,那時還對自己的工作內容很生疏,現在比較熟悉了環境,又有了些新的感想,以及在工作的過程中,也更認識了自己的長處和短處。 博士技能:探索新概念的第一人 一開始還是新人的時候,大部分的時間都還在學習公司內的大小事
Thumbnail
時間過得真快,從博班畢業後做現在這份工作,已經過了半年的時間。比起上次寫的一個月心得,那時還對自己的工作內容很生疏,現在比較熟悉了環境,又有了些新的感想,以及在工作的過程中,也更認識了自己的長處和短處。 博士技能:探索新概念的第一人 一開始還是新人的時候,大部分的時間都還在學習公司內的大小事
Thumbnail
研究生寫論文的獨特心路歷程,包括選擇指導教授的趣聞軼事、與指導教授的交手紀事,以及最後的口試心得。文章從幽默機智的角度描述了研究生打磨自己的過程。
Thumbnail
研究生寫論文的獨特心路歷程,包括選擇指導教授的趣聞軼事、與指導教授的交手紀事,以及最後的口試心得。文章從幽默機智的角度描述了研究生打磨自己的過程。
Thumbnail
回顧這五年的校園生活,充實卻也充滿挑戰。從母親的保守思想到對校園生活的憂慮與挑戰,作者透過不斷戰勝自己的恐懼,最終因為這些點點滴滴的經歷,加深了對人生的體悟與成長。
Thumbnail
回顧這五年的校園生活,充實卻也充滿挑戰。從母親的保守思想到對校園生活的憂慮與挑戰,作者透過不斷戰勝自己的恐懼,最終因為這些點點滴滴的經歷,加深了對人生的體悟與成長。
Thumbnail
記錄一下近兩個月準備碩士論文計畫書的過程。 到了碩二下,離開了全職工作後,終於能全心投入時間來書寫了。所謂的碩論計畫書就是指論文的前三章,在兩年的在職專班課程中,分別有一年級的研究方法論、進階生物統計學,以及二年級的論文寫作課,為碩士論文寫作做各方面的預備。
Thumbnail
記錄一下近兩個月準備碩士論文計畫書的過程。 到了碩二下,離開了全職工作後,終於能全心投入時間來書寫了。所謂的碩論計畫書就是指論文的前三章,在兩年的在職專班課程中,分別有一年級的研究方法論、進階生物統計學,以及二年級的論文寫作課,為碩士論文寫作做各方面的預備。
Thumbnail
  畢業的那一年,其中一個要升碩二的學弟非常用心,想要辦一個「新生啟航說明會」,除了平時的茶敘之外,還希望邀請畢業生分享一些學習和論文寫作的心得。雖然細節肯定不會準確,但我還算清楚地記得我當時談的兩個主軸:「不知道怎麼寫就放著」跟「超級瑪利歐創作家2」。
Thumbnail
  畢業的那一年,其中一個要升碩二的學弟非常用心,想要辦一個「新生啟航說明會」,除了平時的茶敘之外,還希望邀請畢業生分享一些學習和論文寫作的心得。雖然細節肯定不會準確,但我還算清楚地記得我當時談的兩個主軸:「不知道怎麼寫就放著」跟「超級瑪利歐創作家2」。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分享了我寫論文的過程以及我在寫作過程遇到的想法和困難。包括論文的章節完成進度、時間管理、專注力問題以及對文獻的閱讀。希望透過這篇文章可以幫助到其他也在寫論文的人。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分享了我寫論文的過程以及我在寫作過程遇到的想法和困難。包括論文的章節完成進度、時間管理、專注力問題以及對文獻的閱讀。希望透過這篇文章可以幫助到其他也在寫論文的人。
Thumbnail
對於準備畢業的大學生或研究生來說,準備踏入職場一定感到很緊張,遇到的第一個困難通常就是「我應該找什麼樣的工作?」以及「履歷應該怎麼寫?」。
Thumbnail
對於準備畢業的大學生或研究生來說,準備踏入職場一定感到很緊張,遇到的第一個困難通常就是「我應該找什麼樣的工作?」以及「履歷應該怎麼寫?」。
Thumbnail
對於每個研究生而言,能夠寫謝誌的時候,應該是非常非常興奮且慶幸的時刻吧? 格式規範的要求寫著: 碩、博士班研究生在撰寫論文期間,獲得指導教授、其他師長及家人或親友 們有實質幫助研討及啟發的感想,內容力求簡單扼要,以不超過一頁為原則。 這畢竟意謂著「終於可以畢業了」的吶喊在裡頭,但不知為何
Thumbnail
對於每個研究生而言,能夠寫謝誌的時候,應該是非常非常興奮且慶幸的時刻吧? 格式規範的要求寫著: 碩、博士班研究生在撰寫論文期間,獲得指導教授、其他師長及家人或親友 們有實質幫助研討及啟發的感想,內容力求簡單扼要,以不超過一頁為原則。 這畢竟意謂著「終於可以畢業了」的吶喊在裡頭,但不知為何
Thumbnail
這周末剛好剛跟我研究所的學姊吃過飯,後續又看到「LINE禮儀」那件事,忍不住想發表一點自己對於學術圈的感想。
Thumbnail
這周末剛好剛跟我研究所的學姊吃過飯,後續又看到「LINE禮儀」那件事,忍不住想發表一點自己對於學術圈的感想。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