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茂學位論文口試過後,就一直陷入改論文停滯與前進的無限漩渦中。主要是因為換指導教授之後,縱使宛若大難後,時會魂不附體,論文部份幾乎重頭來過,但還是在過了約莫半年左右,迎接了口試的關卡。口試過後我最想做的是大休息,去哪裡都可以,但遭受前指導教授胡攪過的論文,儘管已經改了許多,沒有全部打掉重練,詭譎的地方還是在。新的口委教授提出了諸多問題,好多我不知道應該怎麼回,甚至在論文修改對照表中寫下:「乾!這是要怎麼改?希望所有教授都能好好善待學生!」但我深深了解,如果不是身邊老師們的協助與推進,我也不可能現在能走到論文修改這一步。論文修改階段不想動了怎麼辦?以下是六個我的應對方法:
一、找出最大應修正處
改論文前我先將口試的錄音帶仔細聽過,不論問題的大小,口試委員的疑問,我都有記下來,因此總共記了約80多則問題。問題看起來超多的,我看到長長的表格後,無力了好久。
其實細看口委們的提問,有些是重複的問題;有些可以歸類在同個題組,破解一題等於同時破解好多題;有些是對寫作風格的建議,可以禮貌回覆往後多注意即可。把問題分門別類後,再來是找出口委們認為最大的問題!如我的文章中,研究方法的章節是問題最大的,口委們覺得要多補充內容,寫清楚讓後續的研究者可以參照。所以我在修改時,主要從研究方法切入,參考他人的論文,特別是有看口委老師和他們指導學生的文章,以及翻出研究方法的參考書,試著把架構和內容都寫得更清楚些。最大的問題會花很多時間處理,但結束之後,也連帶有許多附加價值,一些相關提問也能隨之回答,修改的信心會大一些,壓力也會小一些。
二、自我設定破關任務
最近我有玩一些手機遊戲,玩的遊戲設定不那麼循序漸進,時有簡單,時有超級困難,而破解關卡時的爽感難以言喻,但有時候又會在同個關卡中卡很久,煩得不得了。或許改論文也應該像遊戲,設定破關任務,每個關卡都很明確,但穿插困難與簡單,讓自己既能清楚目標,又不會過早繳械投降。
我喜歡在改論文時,旁邊放個空白紙或記事本,除了可以寫下當時的思緒,幫助釐清思路,最重要的是在上面寫下當天的破關任務,如今日任務是修改口委關於信效度的提問。我會把關於信效度的問題在表格中填上顏色,就能撇除其他五花八門的關卡,只破解關於信效度的問題。而解開後,我會把顏色移除,看到白色的表格隨著時間多一些,成就感也可能可以多一些。
三、與人接觸增加動機
閉關修練固然有其優點,但修改論文到無力時,接觸人群或許也是一種自救的方法。感謝我有夥伴薩奇,我想怠惰或修改進度延滯時,我都能跟她說,說一說也能聽聽她的看法,或至少將心裡的情緒說出來。有時候心裡無力時會比較晚起,我們會擇日想辦法相約去吃只能早起才能吃到的超讚早餐店,吃完後,可以讀書的時間還是超多!還有一些讀研究所的同學和學弟、妹們,看著他們在寫論文的努力,以及有時會收到他們詢問的寫作或口試問題,也會激勵我加快速度,希望不要被他們超車了哈哈哈🤣這些都是與人接觸可以增加修改論文動機的辦法們。
四、想像未來可能讀者
我覺得我的口委們都超棒的,無論過去或者是新的口委們,都給了我很多建議和回饋。所以我首要想像的未來讀者,就是我的口委老師們。
我很幸運儘管在和音樂不太相關的系所寫和音樂相關的論文,過去計畫口試時有音樂系的老師來給予建議,最後口試時還誤打誤撞遇到了有音樂學習經驗的老師。以及很幸運其他的口委們也都以自己的角度與專業,用心修改論文,看到給他們的論文章有滿滿的親筆修改意見與回饋,心裡很是滿足與感動。有些口委會說之後還會想看論文,雖然讓我修改壓力更大,但也很是開心。我希望盡可能回應最後口試時口委們的提問,也是期望他們如果在我改完後真的有翻閱的話,不要太失望或覺得浪費時間。因此幻想未來可能的讀者,或許也是不想動時,推進修改論文的方法之一。
五、見見老師給個交代
論文修改毫無頭緒,或者還在需要努力,沒什麼好問老師的時候,就自己多加油,用上述方法打破修改論文的關卡。不過當修改到一定的階段,例如我現在原本有80多則問題要改,現在剩下十幾則了,剩下有一些是我真的不太知道怎麼修正,或者需要想比較久的。所以我就想說去見見指導老師,除了可以跟他報告論文修改進度,讓他知道我有在前進之外,也可以聽聽他對修改問題的想法,以及一起想辦法。
我昨天去見老師,他說論文最後的修改多會以指導教授的意見為主,不用太緊張。另外也幫我想個幾個問題的解法,讓我有了一些修改方向。總之,雖然現在不用時常與老師meeting,他也不太會管我,不過見見老師,或著傳個訊息報告進度,除了讓老師放心,我覺得最大的幫助是讓自己安心以及有目標!因為我有時候打工還是會遇到指導教授,我看到他會自我腦補他會不會覺得我怎麼都不找他😀因此,見見老師給個交代,其實也是對自己很大的幫助。
六、設定改不了的deadline
最後這點也是最近玩遊戲學到的。有些遊戲關卡中有時間限制,沒有在時間內完成某些任務就直接失敗了,因此做決定要明快,也要懂得把握時間。而設定改不了的deadline,其中的deadline除了這學期業畢業離校的時間限制之外,由於我後續工作規劃,有必須在6/19之前畢業的需求,這也是我修改論文的一項壓力來源。因此有了改變不了的死線,就算再不想動,也是要適時動起來,生活總是要有點不得不的壓力,才會更有動起來的動能。
結語
這次分享的方法都出自我近期修改論文的經驗,有些還是玩遊戲給我的靈感。我現在實在不能大休息,所以只能想想辦法破關了。之後如果有機會休息想好好去爬爬山、躺躺草、多練練樂器…。若大家有什麼問題或面對無力的好方法,都歡迎留言分享!下週將由薩奇分享那些教授不會教的學術大小事-心態調適篇,本週也感謝收到,多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