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日誌記錄思考】
是模仿,還是抄襲?又或是文化的傳承?
學習可以從模仿開始,找不到著力點,可以先參考別人,照著別人的方式,一步步進行。這是有動腦的,讓自己像一張白紙,盡可能把別人的東西完全吸收,當中需要去理解,才有辦法完全掌握。
然後,才可能產出屬於自己的東西,過程漫長是很正常的,模仿雖然不可能真的完全一樣,但隨著練習便會慢慢掌握訣竅。
要多少時間,因人而異,也許不是很順利,也有可能很快就得心應手。
抄襲就比較不講究了,直接全部複製貼上,可能會稍做修改,不過其實就是拿別人的東西來用,而沒對別人的東西有更深層的了解。
不過某種程度來講,剛開始模仿可能算抄襲,再來慢慢理解並模仿,最後得出自己的東西。
最後沒有人看得出抄襲,就不算抄襲。
不過模仿的痕跡可能多少還在,所以別人可能會說你的作品像誰的風格,這時候即使已經有點成就,還不算真正出頭天。
真正出頭天是自成一家,還有很多人不斷地在模仿,持續有人想學你,還沒辦法超越。
要特別注意的是,好東西是不會過時的,不會風潮過了,就乏人問津。
文化的傳承,是非常自然的,在生活中影響眾人。
快要瀕臨絕種的文化,有時候就是時代變遷所致,是十分正常的現象,不需要過度悲傷。
現今要做個出頭天的人太難了,資訊發達的情況擠破頭也不見得能成功,但是學習不能停。
學習不是一直找答案,一直想要解釋,而是自我能力的提升,像是理解力跟領悟力的提升,就是很好的學習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