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雲與秋水
- 流雲來駐山更佳
秋水共長天一色
有喝茶習慣的人,對中國大陸江蘇宜興的〔紫砂壺〕必定聽過,甚至熟悉在使用這種陶製的茶器。我以往也只把紫砂壺與陶杯,視為如同瓷器或玻璃所製的茶具之一,頂多買來幾支外觀設計好看的樣式,當作藝品擺設放在櫥櫃裡欣賞。
後來漸知,宜興因為當地所產礦土質地的特殊性:例如泥壤的可塑黏性高、砂土的通氣性大與小的乾燥收縮比,不只非常適合泡茶、容易釋出茶葉的香味與口感;而通稱〔紫砂〕的類別又可分成紫泥、紅泥、段泥三大類,每種泥料又都有不同的顏色,其礦物成分依照燒製溫度和製壺師的技能水準高低,可以做出種種漂亮、具備風格的作品來。某些所謂大師級的壺藝家,所手工捏塑出來的名壺,不僅受到愛壺人士爭相收購,甚至在國際拍賣場上,動輒以驚人天價被蒐藏。
去年開始,與一位危姓同學好友聊起紫砂壺,危兄自年青開始就已接觸紫砂壺與茶道,專業知識頗豐。我們談起什麼樣的泥土所製的紫砂壺,是最優秀的茶壺?危兄斬釘截鐵地說:當然是〔朱泥壺〕了。經了解:〔朱泥〕原是紅泥系列中的一種,是在含鐵量高的紅泥礦層中,獲得質地更為細嫩、顏色紅中帶黃,被稱為石黃的泥料。由於它的收縮率比較大、不耐高溫,燒製壺時容易開裂或變形,但若成功的作品,色澤亮麗、養壺之後更加美豔,因此容易讓人珍愛不捨。當然,也因為優良朱泥壺的難得,生意人懂得在普通泥料中添加化料調製幌稱,遂有號稱朱泥中的朱泥之〔大紅袍〕出現!
受到危兄影響,不禁留意起賣場裡有無質量均佳,但又無訛詐嫌疑的出色商品?在邊研究達人的論述,以及憑著直覺眼光,購入了以下兩把自覺滿意的朱泥壺:《流雲壺》與《秋水壺》(如照片)。《流雲壺》其實是紫砂壺經典壺型裡的〔雙線扁玉壺〕,發現這支壺是一位喜歡收藏早期壺的賣家所釋出的,壺的外貌線條流線自然,彷如天際一抹流雲飛過,所以聯想 元 • 散曲家張養浩(雲來山更佳,雲去山如畫)的詩句,將它命名為《流雲》,以狀其飄逸不羈。《秋水壺》也是一款仿古朱泥壺,此壺《秋水》雅名的來源不確定,據說是八0 年代後期,大陸改革開放初期,製壺者多僅落詩句、未落陶手的人名章款,只逕在壺底款陰刻〔秋水〕兩字而得名;該壺手工精細,肩微斜、胸圓潤,收腰有緻,讓人無法不聯想秋水佳人,故也詠嘆 唐 • 王勃的名句(秋水共長天一色),以狀其溫柔秀美。
如炬
2025.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