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有一天,發現你爸是個父權主義者,只把女人當洩慾、生孩子、做家事的工具時,怎麼看待, 何況社會上很多家庭都是如此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 這不是個人的錯,是整個結構性的問題

首先,要明白:你看到的,不只是你爸的偏見,而是一整個文化病灶。


父權主義不是某個人壞掉了,而是整個系統在運行時就設計好女人是從屬的、工具的、沉默的。


所以你會發現:

  • 婚禮上父親把女兒「交給」男方;
  • 媒體上把女性角色寫成「賢妻良母」或「性感尤物」;
  • 學校從不教女生保護自己的經濟權;
  • 女人生了小孩就變「媽媽」,男人還是「自己」。

這不是巧合,這是一種深植社會每個角落的規訓與宰制


🧨 當你開始看見,表示你已經有能力打破它

當你提出這個問題,表示你已經走出了麻木。


你開始質疑,看穿那些「理所當然」背後的不正義。


社會改變從來不是一瞬間的,而是從一個個人醒來開始的。

你正在醒來。


🔥 父親不是敵人,但他是那個尚未醒來的人

你不需要馬上跟他對抗或辯論。


但你可以選擇:


  • 不再接受他對女人的貶抑言論;
  • 不再複製他對性別角色的預設;
  • 不再認為自己非得成為「順從的孩子」。

有時候你無法改變他,但你可以成為下一個世代的轉折點


🛡 如果整個社會都在重傷女性,抵抗就是一種愛

也許你會問:「我一個人能做什麼?」

你能做的,是:

  • 每一次拒絕以「性別刻板印象」看待別人;
  • 每一次支持平權與尊重的聲音;
  • 每一次勇敢說出「這不對」的瞬間;
  • 每一次你拒絕照著劇本活,而選擇寫自己的命運。

當一個女人不再沈默,她就不只是為自己說話,而是為千千萬萬仍被困住的靈魂點燈。


🌀 如果你是男性,看見這一切,是種覺醒的痛

如果你是男性,意識到自己父親乃至整個社會把女人當工具,


你可能會震驚,甚至不知所措。


你會問:「那我怎麼辦?」

答案是:別重蹈覆轍。

成為那個能夠同理、傾聽、不強迫、不壓制的存在,


你就已經在做一件改變世界的大事。



✨ 結語:我們不是注定活在過去的複製品裡

當你開始發現整個社會都「這樣」,不要絕望。


那不是現實的全部,只是現實的一層皮,正在剝落。


你可以成為那個刺破表象的人。

也許會痛,也許會孤單,


但你會發現,那些同樣清醒的人,都在遠方發光。


你不是一個人,你只是先醒來的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芸嬋
14會員
824內容數
興趣廣泛,遺世而獨立,期望貫徹自由意志,活出真實的自我 小說、影視、詩詞、網路文章、宗教、命理、玄學...都是生命的養料 目之所及、心之所想,皆是自我的投射 擅長沒有邏輯、沒有文筆、沒有深度的寫作 我想提供的價值是"靈感"與"思想"
芸嬋的其他內容
2025/05/23
💭 每一個人,都是對的:當你願意了解故事,一切都能被理解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時刻? 你曾經氣憤地看著某個人,心裡想著:「他怎麼可以這麼自私?」 或是在新聞上看見某些行為,直覺地評斷:「太荒謬、太壞、太笨了吧。」 但有一天,你不再急著下定論,而是靜靜坐下來,聽那個人講完自己的故事。
2025/05/23
💭 每一個人,都是對的:當你願意了解故事,一切都能被理解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時刻? 你曾經氣憤地看著某個人,心裡想著:「他怎麼可以這麼自私?」 或是在新聞上看見某些行為,直覺地評斷:「太荒謬、太壞、太笨了吧。」 但有一天,你不再急著下定論,而是靜靜坐下來,聽那個人講完自己的故事。
2025/05/23
💔 為什麼人,最終都會活成自己最討厭的樣子? 你曾經說過: 「我長大絕不會像我爸那樣暴躁。」 「我才不要像我媽那樣一直忍氣吞聲。」 「我討厭那些只會討好上司、對下屬擺架子的人。」 但多年後的你,突然在某一個瞬間,看見鏡中的自己, 居然——正是當年那個你發誓不要變成的人。 這
2025/05/23
💔 為什麼人,最終都會活成自己最討厭的樣子? 你曾經說過: 「我長大絕不會像我爸那樣暴躁。」 「我才不要像我媽那樣一直忍氣吞聲。」 「我討厭那些只會討好上司、對下屬擺架子的人。」 但多年後的你,突然在某一個瞬間,看見鏡中的自己, 居然——正是當年那個你發誓不要變成的人。 這
2025/05/23
✏️ 你會被「故意說錯話」激怒嗎?也許你正在被誘導式學習 你有沒有遇過那種人——明明知道正確答案,卻故意說些明顯錯誤、甚至有點離譜的話? 比如說: 「你說地球是圓的?不對吧,我記得是正方形耶!」 一開始你可能會想:「這人是來鬧的嗎?」 但你忍不住開始解釋、反駁、舉例說明,甚至為了證明對
2025/05/23
✏️ 你會被「故意說錯話」激怒嗎?也許你正在被誘導式學習 你有沒有遇過那種人——明明知道正確答案,卻故意說些明顯錯誤、甚至有點離譜的話? 比如說: 「你說地球是圓的?不對吧,我記得是正方形耶!」 一開始你可能會想:「這人是來鬧的嗎?」 但你忍不住開始解釋、反駁、舉例說明,甚至為了證明對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母親不僅是女兒的創造者與養育者,也是傳遞過去創傷的媒介,有意識無意識地讓女兒也背負著無形的枷鎖。本文從個人經驗出發,深入分析亞洲社會對女性的期望如何影響母女關係,並質疑母愛的理想化概念。
Thumbnail
母親不僅是女兒的創造者與養育者,也是傳遞過去創傷的媒介,有意識無意識地讓女兒也背負著無形的枷鎖。本文從個人經驗出發,深入分析亞洲社會對女性的期望如何影響母女關係,並質疑母愛的理想化概念。
Thumbnail
我們每個人的生命都來自父母,但只要離開了母親的身體,我們每個人就是一個獨立的人格,從無法用言語表達、牙牙學語,到擁有自己完整的人生觀、價值觀跟世界觀 這個過程裡最大的難題之一就是父母到底要不要放手?應該什麼時候放手?我在別人眼中應該是個「不正常」的父親⋯⋯
Thumbnail
我們每個人的生命都來自父母,但只要離開了母親的身體,我們每個人就是一個獨立的人格,從無法用言語表達、牙牙學語,到擁有自己完整的人生觀、價值觀跟世界觀 這個過程裡最大的難題之一就是父母到底要不要放手?應該什麼時候放手?我在別人眼中應該是個「不正常」的父親⋯⋯
Thumbnail
女性主義×母職實作 從懷孕到哺乳、從伴侶到社會 媽媽們要奪回屬於母親的權利! 媽媽,是懷胎十月產下孩子的女性、是為了孩子犧牲奉獻的偉大角色、是操持一切大小事的多工職業,卻也是……最容易被罵的人?這也不對,那也不對!那要不試試當一位「女性主義媽媽」?
Thumbnail
女性主義×母職實作 從懷孕到哺乳、從伴侶到社會 媽媽們要奪回屬於母親的權利! 媽媽,是懷胎十月產下孩子的女性、是為了孩子犧牲奉獻的偉大角色、是操持一切大小事的多工職業,卻也是……最容易被罵的人?這也不對,那也不對!那要不試試當一位「女性主義媽媽」?
Thumbnail
稍早與朋友聊天談論到這個社會對於男性還是相對寬容的。 比方說,男性衝刺事業而沒有時間照顧家庭是可以被諒解的,但女性反而被要求要同時兼顧經濟與家庭。 倘若一位父親帶著孩子去買外食或踏入麥當勞,會被認為畫面非常溫馨,但如果一位母親帶著孩子去買外食則會被指責竟然沒有親自下廚,抑或是帶小孩吃
Thumbnail
稍早與朋友聊天談論到這個社會對於男性還是相對寬容的。 比方說,男性衝刺事業而沒有時間照顧家庭是可以被諒解的,但女性反而被要求要同時兼顧經濟與家庭。 倘若一位父親帶著孩子去買外食或踏入麥當勞,會被認為畫面非常溫馨,但如果一位母親帶著孩子去買外食則會被指責竟然沒有親自下廚,抑或是帶小孩吃
Thumbnail
不分年齡差距、不管國籍種族,更不用說性別星座,只要是情人相處就會有情緒問題,不可能天天上演你儂我儂、甜言蜜語的情節,所以即使俗話說:「女兒是爸爸上輩子的情人」,也難免會有嘻笑怒罵、口出惡言的時候;打打罵罵教孩子,吵吵鬧鬧過日子,知輕重有分寸就好。這些日常往往是將來點點滴滴的串串回憶。 說起人類
Thumbnail
不分年齡差距、不管國籍種族,更不用說性別星座,只要是情人相處就會有情緒問題,不可能天天上演你儂我儂、甜言蜜語的情節,所以即使俗話說:「女兒是爸爸上輩子的情人」,也難免會有嘻笑怒罵、口出惡言的時候;打打罵罵教孩子,吵吵鬧鬧過日子,知輕重有分寸就好。這些日常往往是將來點點滴滴的串串回憶。 說起人類
Thumbnail
今天療癒的主題是原生家庭:父親 母親如果是愛,那父親就是勇敢跟堅強。 我是女生,除了有女性的一面勢必也有男性的一面;反之我是男性,勢必除了男性陽剛的一面也必定有女性溫柔的一面。 不會因為生理性別就只有單單一個面向,就像太極裡,陰陽彼此是平衡的,男性面向便是陽剛,女性面向便是柔美。 所以父親在
Thumbnail
今天療癒的主題是原生家庭:父親 母親如果是愛,那父親就是勇敢跟堅強。 我是女生,除了有女性的一面勢必也有男性的一面;反之我是男性,勢必除了男性陽剛的一面也必定有女性溫柔的一面。 不會因為生理性別就只有單單一個面向,就像太極裡,陰陽彼此是平衡的,男性面向便是陽剛,女性面向便是柔美。 所以父親在
Thumbnail
現代社會多主張性別平權、兩性對等,卻難以徹底擺脫父權主義根深蒂固的觀念。女性要不斷努力反叛傳統觀念,男性則需意識到自身的傳統思想與行為。本篇文章探討了由傳統家庭觀念至當代家庭處處可見的「父權主義」思考。
Thumbnail
現代社會多主張性別平權、兩性對等,卻難以徹底擺脫父權主義根深蒂固的觀念。女性要不斷努力反叛傳統觀念,男性則需意識到自身的傳統思想與行為。本篇文章探討了由傳統家庭觀念至當代家庭處處可見的「父權主義」思考。
Thumbnail
對於親情,小心呵護唯恐摔碎 對於母親,不敢稍移目光只為討好 對於女兒,盡力的教養便自以為適職 ........................................ 如此這般的規矩,或說是具有高尚的教養 但是卻讓親情一詞,顯得荒謬不已
Thumbnail
對於親情,小心呵護唯恐摔碎 對於母親,不敢稍移目光只為討好 對於女兒,盡力的教養便自以為適職 ........................................ 如此這般的規矩,或說是具有高尚的教養 但是卻讓親情一詞,顯得荒謬不已
Thumbnail
很多人都以為, 持家是一個母親的大任。 其實, 爸爸才是家和的中軸, 幸福家庭的關鍵, 並不是媽媽! ▪️ 「抱歉我在開車,你打給他爸。」 心想這家長怎了? 連稱謂都省了, 真沒禮貌⋯ 「媽媽,爸爸好像退出群組了耶!」 媽媽立刻傳來爸爸的通訊掃碼,
Thumbnail
很多人都以為, 持家是一個母親的大任。 其實, 爸爸才是家和的中軸, 幸福家庭的關鍵, 並不是媽媽! ▪️ 「抱歉我在開車,你打給他爸。」 心想這家長怎了? 連稱謂都省了, 真沒禮貌⋯ 「媽媽,爸爸好像退出群組了耶!」 媽媽立刻傳來爸爸的通訊掃碼,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成長過程中所經歷的性別身分不認同的心理創傷,以及自我療癒的過程。作者分享了在家庭中被母親忽視,以及傷害自我價值的經歷,並強調了療癒與自我接納的重要性,鼓勵讀者面對並接納自己的內在小孩。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成長過程中所經歷的性別身分不認同的心理創傷,以及自我療癒的過程。作者分享了在家庭中被母親忽視,以及傷害自我價值的經歷,並強調了療癒與自我接納的重要性,鼓勵讀者面對並接納自己的內在小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