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式設計課與泡麵裡的雞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我一直記得那顆雞蛋的味道。




大一下學期,我終於迎來期待已久的程式設計課。這門課對我來說,幾乎是大學生活的起點,因為我早就踏進這個世界了。

從高中開始,我就一頭栽進網頁設計的領域。當時不滿丙級的考題太爛、太落伍,於是自學寫網頁,一頭栽進了程式的世界。我與幾位夥伴做出了當時本屆最佳的畢業專題(甚至是歷屆以來)。儘管學科被當了一堆,甚至延畢重補修,我卻沒有後悔,因為我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也知道自己正在燃燒。

所以我帶著這樣的熱情,進了大學,也迎來了那位程式設計老師。




他是我們系上的「扛壩子」,說到資管的程式設計,無人不指名他。他平時親切有禮,會打招呼、寒暄幾句,還會在中午經過時,遞給我一顆剛從市場買來的雞蛋,因為我泡了泡麵,他說雞蛋搭配泡麵很讚。

我帶著渴望的語氣推辭幾句,最後還是收下了。也許那顆雞蛋,是他對我在課堂上表現的某種認可。我總是第一個能理解他講的抽象邏輯,總能很快得解出他出的難題。那是一種屬於「同類人」的默契,我們都熱愛這門語言,都能聽懂語法背後的靈魂。

但故事不只有我。




這門課,我喜歡得要命,但大多數的同學,卻步伐蹣跚。

教室常常空了一半,直到第三節課人數才慢慢補齊。我一開始無法理解,老師那麼認真,內容那麼紮實,為什麼他們不上課?

直到後來,我才慢慢看清楚,問題不只是學生「不上進」那麼簡單,而是教學方式也出了問題。




直到課程難度漸漸加深,我才理解。原來那是因為「程式基礎」的差異。

我能快速掌握的內容,對沒寫過程式的同學來說簡直像外星語。他們腦中還沒建立起抽象的模型,無法「看懂」一段程式的意圖,更無法理解那些抽象結構在電腦裡如何運作。就像沒看過香蕉的人,你直接叫他想像「香蕉皮與果肉的附著關係」,甚至問他如何撥開香蕉,他怎麼想得出來?

我意識到,我能跟上,是因為我早就建立好那套「程式模型」,但大多數的同學沒有。他們就像第一次看到引擎卻要被逼著拆解,甚至組裝的人。不是感到混亂,就是想要逃離。

而老師,他似乎沒有意識到這點。他還是持續講他的「精緻內容」,持續以專家視角俯瞰這些初學者。




其實我也不能把錯全推給老師,畢竟我們是大學生,自學能力理應是基本素養。但問題在於,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方式,是「照著進度走、為了考試學」。上課模式不是跟隨學生的理解,而是進度的壓力。學習也已不是為了精進、探索自我,而是為了成績與外界的評價。

當學習失去了自我驅動的能力,一旦遇到困難,就只能靠老師引導。這時,老師的教學就不是「選擇」,而是學生唯一的浮木。如果連這一塊也無法照顧,那會有多少人,就此被排除在「程式」的大門之外?




這些疑問,在我心中反覆打轉,但總覺得還有一塊拼圖沒有放上去。直到今天,我終於明白,那股一直以來的「怪怪的感覺」是什麼。

昨天他提到,某大學學生做的一個專案,他「一眼就看出是用網頁做的」,語氣裡透著一種淡淡的輕視。那一瞬間,我像是被點燃了一樣,腦中突然回想起過去他時不時流露出的優越語氣:對初學者的不耐、對其他開發領域的貶低、對自己經歷的誇耀。我曾以為那些只是玩笑、只是他不了解其他領域,但也許不是。

我心裡的敬意,突然碎了一角。我開始懷疑,我所欽佩的那位老師,是不是真的那麼寬厚?

或者說,我是不是只看見了我想看見的那一面,而選擇性忽略了他言語中那些輕慢與偏見?

我知道,這位老師的能力很強,資歷很深,有過與業界、政府合作過的經歷,甚至仍保有對教學的熱情與待人善意。但如果這些經驗被轉化為對「他人不足」的輕視時,那就不再是知識的傳承,而是一種權威的壓迫。

他看不見的是,我也曾是那個不會寫程式的菜鳥,是用熱情與自學,熬過無數夜晚,才走到現在這一步的。而我知道,教學從來不是展示「我懂多少」,而是想辦法「讓你也懂」。




我想我不會馬上給這段經歷一個絕對的判斷,它太複雜了。但我不會討厭他,我甚至仍然感謝他給了我那顆雞蛋,因為它提醒我,我一開始為什麼愛上程式,也讓我認清了幾件事:

  • 會寫程式,不代表會教程式。
  • 溫柔,不代表能理解他人。
  • 敬佩,不代表不能質疑。

我只是想記下這段故事。為了我自己,也為了那些正在路上摸索、學會拆解第一段程式的同學們。

我希望未來的我,能成為那種「記得雞蛋味道」的人。

那種,不會忘了自己是怎麼走過來的開發者。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創新者的困境
1會員
8內容數
林晨進入育英高中,面對嚴苛校規與壓抑。他從順從到覺醒,與張浩然、小雅組成團隊,挑戰傳統教育。高一適應,高二衝突,高三抗爭,這是一場成長之旅:在規範中尋找自我,在壓抑中點燃創新。跨越 2024-2027,揭露教育的局限,開啟希望。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紀錄時間2024/07/11
Thumbnail
紀錄時間2024/07/11
Thumbnail
每天孩子都會在午餐之後詢問老師下午點心吃甚麼?因為要先收拾其它的餐具到書包,每當老師說是茶葉蛋,總會出現一陣歡呼,因為蛋是孩子們常見的食物,也是幾乎人人都喜愛的,我們也會藉由吃茶葉蛋來更加認識雞蛋,了解其中的營養,聊聊平時的經驗,也展開了不少話題…… 幼兒:我媽媽都會去7-11買茶葉蛋餒!
Thumbnail
每天孩子都會在午餐之後詢問老師下午點心吃甚麼?因為要先收拾其它的餐具到書包,每當老師說是茶葉蛋,總會出現一陣歡呼,因為蛋是孩子們常見的食物,也是幾乎人人都喜愛的,我們也會藉由吃茶葉蛋來更加認識雞蛋,了解其中的營養,聊聊平時的經驗,也展開了不少話題…… 幼兒:我媽媽都會去7-11買茶葉蛋餒!
Thumbnail
昨天又涼麵又雞排又起司又肉醬馬鈴薯泥果然有報應呀XD。
Thumbnail
昨天又涼麵又雞排又起司又肉醬馬鈴薯泥果然有報應呀XD。
Thumbnail
小時候的我超愛吃泡麵,尤其早年爸媽除了正職上班還要夜間兼差賺取我和老姐的教育費用,家中老姐和我最常吃的就是泡麵啦!不管如何,泡麵香總縈繞腦中。直到有次在折疊書桌上放好熱騰騰泡麵然後準備大快朵頤,接著就支撐桌面的支撐架卡榫沒卡好,熱水一整個灑落燙傷大腿後,泡麵這件事就暫時離開我童年一段時間,直到高中離
Thumbnail
小時候的我超愛吃泡麵,尤其早年爸媽除了正職上班還要夜間兼差賺取我和老姐的教育費用,家中老姐和我最常吃的就是泡麵啦!不管如何,泡麵香總縈繞腦中。直到有次在折疊書桌上放好熱騰騰泡麵然後準備大快朵頤,接著就支撐桌面的支撐架卡榫沒卡好,熱水一整個灑落燙傷大腿後,泡麵這件事就暫時離開我童年一段時間,直到高中離
Thumbnail
這次主題是由"來!煎一鍋大象蛋"繪本發想的 老師請大小朋友想一下自己喜歡的蛋料理,像是荷包蛋、糖心蛋之類的......呈現方式不拘
Thumbnail
這次主題是由"來!煎一鍋大象蛋"繪本發想的 老師請大小朋友想一下自己喜歡的蛋料理,像是荷包蛋、糖心蛋之類的......呈現方式不拘
Thumbnail
很久沒吃蛋了/偶爾還是會想念蛋的味道/ 這股想念,在意識上既然無法以身體實踐,那就將之訴諸文字吧。 一整天,我在腦海裡咀嚼著過去荷包蛋在嘴裡化開的記憶,一面翻找字庫的絲線盒,試圖編織出與味蕾相同記憶的花色。
Thumbnail
很久沒吃蛋了/偶爾還是會想念蛋的味道/ 這股想念,在意識上既然無法以身體實踐,那就將之訴諸文字吧。 一整天,我在腦海裡咀嚼著過去荷包蛋在嘴裡化開的記憶,一面翻找字庫的絲線盒,試圖編織出與味蕾相同記憶的花色。
Thumbnail
好久沒做水蒸蛋,這次大成功!滑嫩又好味~ 😋 雞蛋2顆 打散 (100g), 加入水250g (或高湯, 雞湯肉湯都可以) 加醬油 <1tbsp, (高湯可以不加鹽或醬油) 過篩 大火水滾將準備好的蛋碗放入蒸鍋加蓋, 轉小火, 蒸8分,
Thumbnail
好久沒做水蒸蛋,這次大成功!滑嫩又好味~ 😋 雞蛋2顆 打散 (100g), 加入水250g (或高湯, 雞湯肉湯都可以) 加醬油 <1tbsp, (高湯可以不加鹽或醬油) 過篩 大火水滾將準備好的蛋碗放入蒸鍋加蓋, 轉小火, 蒸8分,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家常美味午晚餐,其中包括蛋包飯佐咖喱醬和基隆周家蔥油餅的製作過程和食材配方。適合喜歡家常美食和烹飪的讀者。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家常美味午晚餐,其中包括蛋包飯佐咖喱醬和基隆周家蔥油餅的製作過程和食材配方。適合喜歡家常美食和烹飪的讀者。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