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工作的外籍專業人才越來越多,他們帶來多元視角和專業技能,成為許多企業的重要資產。不過你知道嗎?如果讓外籍專才「臨時幫忙一下」去做和核准工作無關的事情,不但違法,雇主還可能被重罰,甚至失去聘僱資格!
什麼是「超職」?不是幫忙,是違法!
臺北市勞動局近期查察發現,有企業雖然取得合法聘僱外籍專業人員的許可,卻指派這些員工去做他們工作許可之外的事情。例如:
- A君是外籍行銷企劃,卻被要求去門市幫忙點餐、送餐、收銀。
- B君是負責專案經營的外籍人才,卻被安排搬貨、上架商品。
這些看起來只是「支援一下」的任務,其實在法律上都屬於違規使用人力的行為。
根據哪一條法規會觸法?
根據《就業服務法》與相關子法的規定,外籍專業人才的工作內容必須符合專門性或技術性工作範圍,而這些範圍通常指的是具有一定專業知識或技能的職務,例如營繕工程或建築技術、交通事業、財稅金融服務等。相反地,像是收銀、上架、外場服務這類日常營運工作,並不屬於允許的專業項目,即使只是偶爾協助,也可能違法。
重點法規速查:
法條名稱及重點內容
《就業服務法》第57條第3款 禁止雇主指派外籍員工從事核准許可以外的工作。
《就業服務法》第72條第3款 若違規未改善,可能被廢止聘僱許可。
《外國人從事就業服務法第四十六條第一項第一款至第六款工作資格及審查標準 》第4條 規定何謂「專門性或技術性工作」,作為核准依據。
違規代價有多高?
- 初次違規:可處 3萬至15萬元罰鍰。
- 未改善者:勞動部可廢止聘僱許可,導致外籍員工無法合法工作,企業也可能因此難以延攬其他國際人才。
小提醒:雇主和外籍員工都該注意
- ✅ 雇主應清楚核准的工作內容與範圍,避免安排不符職務的工作。
- ✅ 外籍員工若被要求從事不符核准內容的任務,可向主管機關反映。
- ✅ 勞工與人資部門應定期檢視聘僱文件,確保人員工作內容合法。
打造一個法令合規又尊重多元的工作環境,從正確用人開始。讓我們一起支持專業發展,避免誤踩法律紅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