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養成系列10】別讓健忘打敗你:用「執行意圖」對抗那些說了卻沒做的事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幫未來的自己想好一條路,是對抗健忘最溫柔的方式—阿祥 Sean

你好,我的朋友: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

說好今天要去打便利商店領包裹📦,結果忘了。

答應另一半週末要一起看場電影,結果被加班耽擱🗳️沒兌現。

說好睡前要唸故事書📚給孩子,結果又拖過時間。

你不是不想做,只是—忘記了。

這篇文章,我們來聊聊「如何把想做的事,變成真的有做到」。

關鍵不是你有多有意志力,而是你能否善用提示與執行意圖,讓行動不靠記憶、不靠心情、不靠臨場反應,而是自然自動地發生。

說好要唸故事書給孩子,卻又被時間追著跑

說好要唸故事書給孩子,卻又被時間追著跑


🧩為什麼我們總是忘記?

根據記憶研究:

  • ⏳20 分鐘內,我們會忘掉一半剛接收到的資訊
  • 📉24 小時後,會忘記 70%
  • 🫥一個月後,80% 內容消失無蹤

所以,最常見的行為沒執行原因,不是「不願意」,而是「不小心忘記」。


🛎️解法一:善用提示

我們不是不想做,是「沒有被提示去做」。這時,外在的提示就是行為的開關。像是:

  • 手機跳出通知🔔:「下午三點要打疫苗」
  • 門口放著回收物♻️,出門時自然提醒你帶下樓

只要在對的時間收到提示,行動的可能性就大幅提高。


✍️解法二:「定義 + 寫下」執行意圖

更進一步的方法,是讓行動「不需要大腦思考就能執行」。這時候,請寫下你的執行意圖。格式很簡單,就是:

在【時間】+【地點】,我要【行為】

例如:

  • 下午三點,走到茶水間,泡一杯茶☕
  • 每天早上🌅泡完咖啡後,深呼吸三次

不是光想,而是寫下來。

研究顯示,光是將執行意圖寫下,就能讓疫苗接種率上升 13%。


🧱執行意圖放哪裡最好?

你可以把它嵌進原本的習慣流程裡,這叫做「錨定」。但錨定也有三個講究:

  1. 📍地點要近:洗碗後去洗車,地點天差地遠,就難以連結
  2. 🔁頻率一致:每天一次的習慣,搭配每天一次的新行為
  3. 🎯動作明確:不是「上廁所後」,而是「關上水龍頭的那一刻」

這樣的流程會變成:

🧠原習慣提示 → 原習慣反應 → 新習慣提示 → 新習慣反應

例如:健身完回到家 → 收起背包 → 關上櫃子🚪 → 開始準備隔日水果🍊


🌀 對抗轉折點:寫下執行意圖,就是提前做好情境演練

所謂「轉折點」,就是那個你想放棄的事件時刻。例如剛下班時精疲力盡、起床時還想再賴床五分鐘、吃飽後懶得運動...

這些時刻,最容易讓好習慣中斷。但如果你事先寫下執行意圖✍️,等於已經在腦中模擬了這個情境,也就等於提前替未來的自己排練過

像星巴克的做法就是個好例子:他們訓練員工如何應對奧客,不是靠臨場反應,而是練習具體流程直到變成自然動作☕。

同樣地,你也可以這樣設計:

  • 如果晚上加班,我就帶顆茶葉蛋當加餐,避免太餓暴食 🍳
  • 如果早上起床很累,我就先坐起來喝口水而不是滑手機 💧

這些「轉折點計劃」,其實就是執行意圖的一部分。

當你寫下來的那一刻,你已經在心理上進行了一次預演,未來真的遇到時,自然不會手忙腳亂,而是讓「習慣」接手執行。


🗂️不只日常,也適用長期計劃

🎯新年新目標、📖閱讀計畫、🏃每週運動三次...這些都不能只靠「想完成」。想讓它們落地,就要讓計劃具備三個特徵:

  1. 🧩 拆解成具體步驟(可執行)
  2. ⏰ 指定提示時機(可觸發)
  3. 🖋️ 寫下執行意圖(可追蹤)

與其設定一個遙遠的終點,不如設定馬上能做的第一步:

  • 今天晚上九點(手機設定提醒),在書桌前讀五頁書
  • 每週日吃完早餐後把碗盤放到洗碗槽(動作要明確),打開 Notion 安排行事曆

🪜總結:行動,不靠記憶,也不靠硬撐

有時候,我們太相信「記得住就會做到」、「有決心就會行動」。但真相是:

行為是靠提示啟動、靠結構支撐、靠設計讓自己少思考一點。

用具體的提示與執行意圖,把行為藏進生活節奏中。久而久之,那些說過但沒做到的事,最終會變成你自然會做的事。

寫下執行意圖的當下,就是習慣悄悄成形的開始

寫下執行意圖的當下,就是習慣悄悄成形的開始


✅ 如果你喜歡這篇,想持續收到我的習慣設計實驗筆記,也歡迎追蹤我的方格子或留言分享你最有感的一段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祥的誰來晚餐
79會員
69內容數
歡迎來到「阿祥的誰來晚餐」,這裡可以閱讀到我對世界的觀察和體驗,無論是從書籍中獲得的讀書心得、旅途中遇到的小店、最近看過的影片,還是社會時事等。每一個觀察與體驗,都是我對世界的反思,也希望能引發你的共鳴或討論,彼此激發更多的靈感與智慧。
阿祥的誰來晚餐的其他內容
2025/06/08
生活中那些被打斷的節奏,其實正是重新開始的黃金時刻。這篇文章帶你認識「習慣斷層」與「白紙效應」:當搬家、假期、人生轉折出現時,我們反而更容易改變行為。從新生命的誕生到年度目標的重新設定,這些瞬間都是寫下新習慣的最佳起點。只要善用環境與時機,就能讓每一次中斷,變成一次全新的開始。
Thumbnail
2025/06/08
生活中那些被打斷的節奏,其實正是重新開始的黃金時刻。這篇文章帶你認識「習慣斷層」與「白紙效應」:當搬家、假期、人生轉折出現時,我們反而更容易改變行為。從新生命的誕生到年度目標的重新設定,這些瞬間都是寫下新習慣的最佳起點。只要善用環境與時機,就能讓每一次中斷,變成一次全新的開始。
Thumbnail
2025/06/01
當習慣養不成,不一定是你不夠自律,而是環境沒有幫上忙。本篇文章從行為模型出發,帶你認識環境如何影響我們的選擇與行動,包括提示的設計、距離的影響、人際壓力與心理盲點。你會發現,打造一個讓「想做的事變得順手、想戒的事變得麻煩」的環境,比靠意志力撐更有效。想讓好習慣穩穩發芽,從調整你的生活場景開始。
Thumbnail
2025/06/01
當習慣養不成,不一定是你不夠自律,而是環境沒有幫上忙。本篇文章從行為模型出發,帶你認識環境如何影響我們的選擇與行動,包括提示的設計、距離的影響、人際壓力與心理盲點。你會發現,打造一個讓「想做的事變得順手、想戒的事變得麻煩」的環境,比靠意志力撐更有效。想讓好習慣穩穩發芽,從調整你的生活場景開始。
Thumbnail
2025/05/25
多數人以為習慣養不成,是因為缺乏意志力,但其實關鍵常常是「提示」沒設好。行為的發生並非偶然,而是被提示喚醒的結果。本文從 B=MAP 模型出發,說明提示如何影響行為,解析三種常見提示類型:人、情境、行動,並分享如何透過生活中簡單的設計,讓好習慣自然接上日常節奏,不再靠撐,也不用每次都從頭來過。
Thumbnail
2025/05/25
多數人以為習慣養不成,是因為缺乏意志力,但其實關鍵常常是「提示」沒設好。行為的發生並非偶然,而是被提示喚醒的結果。本文從 B=MAP 模型出發,說明提示如何影響行為,解析三種常見提示類型:人、情境、行動,並分享如何透過生活中簡單的設計,讓好習慣自然接上日常節奏,不再靠撐,也不用每次都從頭來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幾天忙,一直沒空上來寫點什麼。 來到這個平台開始寫文章時,我就告訴自己,要在這裡學習寫作習慣、檢視自己的習慣,因為環境之故,也只有有上班的日子能夠上來寫文,而工作若是忙起來,又不受控制,所以要提醒自己勿忘初心,儘可能依照原本的規劃,有上班的日子就儘量上來練習寫文及記錄自己的自我檢視。 這幾天裡
Thumbnail
這幾天忙,一直沒空上來寫點什麼。 來到這個平台開始寫文章時,我就告訴自己,要在這裡學習寫作習慣、檢視自己的習慣,因為環境之故,也只有有上班的日子能夠上來寫文,而工作若是忙起來,又不受控制,所以要提醒自己勿忘初心,儘可能依照原本的規劃,有上班的日子就儘量上來練習寫文及記錄自己的自我檢視。 這幾天裡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我們對於記憶的遺忘和記錄,並表達了重新開始寫作的意願。不要相信大腦,很多時候它的記憶體不足,因此文字記錄每個時刻變得至關重要。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我們對於記憶的遺忘和記錄,並表達了重新開始寫作的意願。不要相信大腦,很多時候它的記憶體不足,因此文字記錄每個時刻變得至關重要。
Thumbnail
日常生活發現習慣容易中斷,後來發現自己中斷有一個很關鍵的原因: 「不知道這習慣是為了什麼?只因看到大家都說這是好習慣,所以才執行。」
Thumbnail
日常生活發現習慣容易中斷,後來發現自己中斷有一個很關鍵的原因: 「不知道這習慣是為了什麼?只因看到大家都說這是好習慣,所以才執行。」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如何將計畫付諸實行,遇到的困難與挑戰,以及作者自己的克服方式。希望在生活中能有所啟發,找到自己的目標與策略,以及打破拖延症,培養行動力。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如何將計畫付諸實行,遇到的困難與挑戰,以及作者自己的克服方式。希望在生活中能有所啟發,找到自己的目標與策略,以及打破拖延症,培養行動力。
Thumbnail
✨閱讀後你將學會: 認識習慣形成的底層原理:瞭解習慣是如何透過「提示-行為-獎勵」的模式形成。 具體的習慣形成策略:提供具體步驟來介紹讀者養成新習慣,從設置清晰的提示、規範行為模式,到創造實質的獎勵。 實際案例的應用:發現習慣養成的步驟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成功應用。
Thumbnail
✨閱讀後你將學會: 認識習慣形成的底層原理:瞭解習慣是如何透過「提示-行為-獎勵」的模式形成。 具體的習慣形成策略:提供具體步驟來介紹讀者養成新習慣,從設置清晰的提示、規範行為模式,到創造實質的獎勵。 實際案例的應用:發現習慣養成的步驟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成功應用。
Thumbnail
這五大原則可以讓你能在少少的時間裡記憶得多!搭配運用這五大原則,可讓你好好記住幾千個外語單字、片語及許多句型、文法!更吸引人的是,讓你即使只有零碎時間,也能利用碎片化時間學習並且應用外語!
Thumbnail
這五大原則可以讓你能在少少的時間裡記憶得多!搭配運用這五大原則,可讓你好好記住幾千個外語單字、片語及許多句型、文法!更吸引人的是,讓你即使只有零碎時間,也能利用碎片化時間學習並且應用外語!
Thumbnail
培養毅力難嗎? 在這篇文章中,我分享瞭如何在生活中把行為轉變成習慣的四個有效方法。從每天的計畫到身處的空間,這些建議都能幫助你成功建立新的習慣,並克服做某件事情困難的感覺。要讓習慣成為你的力量,不只是執行,也充滿滿足感,一步一步的改變就是正在成為更好的自己。
Thumbnail
培養毅力難嗎? 在這篇文章中,我分享瞭如何在生活中把行為轉變成習慣的四個有效方法。從每天的計畫到身處的空間,這些建議都能幫助你成功建立新的習慣,並克服做某件事情困難的感覺。要讓習慣成為你的力量,不只是執行,也充滿滿足感,一步一步的改變就是正在成為更好的自己。
Thumbnail
習慣就是「自我改善」這件事的複利。如同錢財透過複利加倍,習慣的效果也在你重複執行的過程中加倍。隨便挑一天來看,習慣的效應似乎很小,但幾個月、甚至幾年下來,它們就可能造成極巨大的影響。唯有兩年、五年,或者十年之後回頭看,好習慣的價值與壞習慣的代價才變得極為明顯。
Thumbnail
習慣就是「自我改善」這件事的複利。如同錢財透過複利加倍,習慣的效果也在你重複執行的過程中加倍。隨便挑一天來看,習慣的效應似乎很小,但幾個月、甚至幾年下來,它們就可能造成極巨大的影響。唯有兩年、五年,或者十年之後回頭看,好習慣的價值與壞習慣的代價才變得極為明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