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養成系列8】讓習慣悄悄發生的,不是意志力,是環境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設計環境比靠意志力更有效。」- 細枝小葉 Sean

你好,我的朋友:

如果說提示是習慣的開關,那麼環境就是那片讓開關變得明顯又易於觸碰的牆面。這篇我們延續前一篇<讓行為自動發生的設計開關>的主題

【習慣養成系列】我的水果準備習慣,其實是從放背包開始的

來談談環境在行為與習慣中的關鍵角色。

好的習慣從一個設計得剛剛好的開關開始

好的習慣從一個設計得剛剛好的開關開始

🧩本文目錄:

  1. ⛰️ 為什麼環境影響這麼大?
  2. 🧲 從「距離」與「阻力」理解環境力場
  3. 🚪 環境 = 提示的容器
  4. 👥 社會也是環境的一部份:人際影響力
  5. 🪞 我們沒那麼有意識:內省錯覺的陷阱
  6. 🧰 環境設計工具箱:小習慣從小調整開始
  7. 🪴 總結:讓環境成為你的好隊友


⛰️ 一、為什麼環境影響這麼大?

Kurt Lewin 提出了一個經典模型:B = f(P, E),意思是行為(Behavior)是人(Person)與環境(Environment)交互作用的結果。

這也呼應了前一篇的 BJ Fogg 模型:行為需要提示才能發生,而提示常常就藏在環境中。

像是我回屏東老家前一晚,會把牙刷盒放在牙刷🪥旁,隔天刷牙😬時就會記得要帶回家; 或是我想提醒自己運動前先做回收,就會把空瓶放在門口,讓它成為行為發生前的「觸發器」。


🧲二、從「距離」與「阻力」理解環境力場

為什麼有些行為你總是"提不起勁"? 有時候不是因為你不夠努力,而是阻力太大。

你可以把生活想成一個「力場」,而行為的發生來自兩股力量:

  • 驅動力(讓行為更容易發生)➕➕
    • 例:餐廳推銷「要加點薯條嗎?」、YouTube 自動播放下一集
  • 約束力(讓行為更難發生)➖➖
    • 例:東西擺在高處、健身房太遠、電視插頭被拔掉

其中一個最強大的驅動力就是「距離」。

  • 離得近的健身房,才容易常去
  • 書放在桌上,比放在書櫃裡更常翻
  • 水果🍎放在餐桌上,比放冰箱下層更常被吃

習慣的設計,就是讓「對的事變得順手」:

  • 牙線放在牙刷旁🪥
  • 書擺在手可得的位置
  • 寫作筆記軟體設為開機自動啟動

🚪三、環境 = 提示的容器

當你設計環境,其實就是在設計提示的位置📌。當提示變得顯而易見,行為就自然更容易發生。反過來,想減少某些不想做的行為,也可以把相關提示藏起來

  • 不想滑手機?讓手機進入飛航模式、放進抽屜或離自己遠一點。
  • 不想追劇?把串流平台的App移除首頁,甚至取消訂閱。
自律並不是意志力強,而是環境裡少了誘惑。

靠意志力撐住會帶來疲憊、挫折,甚至白熊效應(越想壓抑,越控制不住)。與其如此,不如讓環境幫我們減少「對抗的力氣」


👥四、社會也是環境的一部份:人際影響力

別忘了,身邊的人也是環境的一部分。他們的反應與行為,會無形中影響我們的選擇。

  • 想像你坐在教室裡,大家突然起立鼓掌歡呼,你即使覺得莫名🫣,也可能跟著鼓掌
  • 原本不想運動,但想到健身房的朋友在等你,就出門了

這些「他人的眼光」與「群體默契」,都是環境的一部分。


🪞五、我們沒那麼有意識:內省錯覺的陷阱

從外部回到內在,我們其實沒那麼常做出有意識的選擇。

研究曾讓人從四雙一模一樣的襪子中選出最好的,大多數人挑選右邊那雙,卻沒意識到自己是被位置影響,還會為選擇編出合理理由🤔。

這就叫內省錯覺

以為自己的選擇是深思熟慮,其實多半是下意識的環境反應。

我們經常高估自我意識的影響,低估環境的影響,以為只要靠覺察與意志就能改變行為,結果碰壁、失敗,最後連習慣本身都放棄了🌀。

這時的正確做法是:

  1. 先原諒自己 - 不是你不夠堅強,而是環境力量太強大
  2. 接著調整環境 - 讓好的行為更容易發生🏗️
  3. 再讓小行動自然上線 - 不靠咬牙切齒,而是靠融入生活

電影常常教我們那種「苦撐到底才是成功」的戲碼,但真正厲害的習慣,是你幾乎沒察覺它就已經發生了。


🧰六、環境設計工具箱:小習慣從小調整開始

既然環境力量如此強大,我們不妨開始運用它,建立對自己有利的「行為場」。

你可以從以下幾件事開始微調你的環境:

  • ✅ 把想要建立的行為放得更近、更顯眼
  • ✅ 把不想要的行為藏起來、增加距離或步驟
  • ✅ 善用社會情境的力量,讓好行為有見證者

這些策略可以搭配你生活中的任務習慣,例如:

  • 每次健身回來之後,將背包放入櫃子,順勢準備隔天要吃的水果
  • 晚上將隔天要帶出門的東西先放在門邊,讓出門成為提示


🪴總結:讓環境成為你的好隊友

別再單靠意志力硬撐,因為那不但累,還常常失敗。

從今天起,讓環境來幫忙你:把提示擺在你看得見的地方,把阻力藏到你懶得理會的角落。這些小調整,就是讓習慣更容易發生的關鍵。🎯

你也有靠環境設計💡成功養成的習慣嗎?歡迎留言分享,讓我們一起”偷懶”地變更好。

有時候,最有效率的改變,就是讓環境幫你偷個懶。

有時候,最有效率的改變,就是讓環境幫你偷個懶。

延伸閱讀

【習慣養成系列】我的水果準備習慣,其實是從放背包開始的

【習慣養成系列】手機減壓挑戰幕後:我不是專家,但我先當第一個實驗者

【習慣養成系列】不是迷信!儀式如何幫助你進入狀態、穩住心緒、提升專注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祥的誰來晚餐
79會員
69內容數
歡迎來到「阿祥的誰來晚餐」,這裡可以閱讀到我對世界的觀察和體驗,無論是從書籍中獲得的讀書心得、旅途中遇到的小店、最近看過的影片,還是社會時事等。每一個觀察與體驗,都是我對世界的反思,也希望能引發你的共鳴或討論,彼此激發更多的靈感與智慧。
阿祥的誰來晚餐的其他內容
2025/05/25
多數人以為習慣養不成,是因為缺乏意志力,但其實關鍵常常是「提示」沒設好。行為的發生並非偶然,而是被提示喚醒的結果。本文從 B=MAP 模型出發,說明提示如何影響行為,解析三種常見提示類型:人、情境、行動,並分享如何透過生活中簡單的設計,讓好習慣自然接上日常節奏,不再靠撐,也不用每次都從頭來過。
Thumbnail
2025/05/25
多數人以為習慣養不成,是因為缺乏意志力,但其實關鍵常常是「提示」沒設好。行為的發生並非偶然,而是被提示喚醒的結果。本文從 B=MAP 模型出發,說明提示如何影響行為,解析三種常見提示類型:人、情境、行動,並分享如何透過生活中簡單的設計,讓好習慣自然接上日常節奏,不再靠撐,也不用每次都從頭來過。
Thumbnail
2025/05/18
當我發現大多數人無意識地滑手機,我決定觀察自己的使用習慣,連續紀錄一個月後,開始設計環境改變策略:設定 App 使用時間限制、將手機畫面調成黑白。結果不僅使用時間減半,還意外發現改變其實沒那麼痛苦。我把這份挑戰整理成 Notion 模板,免費開放下載,希望能陪你一起找回對時間的主控權。
Thumbnail
2025/05/18
當我發現大多數人無意識地滑手機,我決定觀察自己的使用習慣,連續紀錄一個月後,開始設計環境改變策略:設定 App 使用時間限制、將手機畫面調成黑白。結果不僅使用時間減半,還意外發現改變其實沒那麼痛苦。我把這份挑戰整理成 Notion 模板,免費開放下載,希望能陪你一起找回對時間的主控權。
Thumbnail
2025/05/11
當習慣是自動駕駛,儀式就是那個啟動引擎的開關。本篇文章帶你理解儀式與習慣的差異、它們在壓力下如何共同發揮穩定情緒與提升專注的力量。從喬丹的幸運短褲到你健身前的小動作,儀式也許看起來微不足道,卻能幫我們穩住心緒、進入狀態。若你也想在關鍵時刻「穩住自己」,不妨從建立一個專屬儀式開始。
Thumbnail
2025/05/11
當習慣是自動駕駛,儀式就是那個啟動引擎的開關。本篇文章帶你理解儀式與習慣的差異、它們在壓力下如何共同發揮穩定情緒與提升專注的力量。從喬丹的幸運短褲到你健身前的小動作,儀式也許看起來微不足道,卻能幫我們穩住心緒、進入狀態。若你也想在關鍵時刻「穩住自己」,不妨從建立一個專屬儀式開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養成良好習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無論是健康飲食、規律運動,還是閱讀學習,這些習慣都能為我們的生活帶來長遠的正面影響。然而,要建立並維持這些好習慣並不容易。在《誘因設計:精準傳遞訊號,讓人照著你的想法行動》一書中,作者Uri Gneezy探討了關於設計持久誘因的一些見解。 Uri Gneezy在書中提
Thumbnail
養成良好習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無論是健康飲食、規律運動,還是閱讀學習,這些習慣都能為我們的生活帶來長遠的正面影響。然而,要建立並維持這些好習慣並不容易。在《誘因設計:精準傳遞訊號,讓人照著你的想法行動》一書中,作者Uri Gneezy探討了關於設計持久誘因的一些見解。 Uri Gneezy在書中提
Thumbnail
培養習慣只能依靠意志力?還是有其他撇步可以輕鬆做到? 一起看看《原子習慣》中有哪些好用的方法吧!
Thumbnail
培養習慣只能依靠意志力?還是有其他撇步可以輕鬆做到? 一起看看《原子習慣》中有哪些好用的方法吧!
Thumbnail
日常生活發現習慣容易中斷,後來發現自己中斷有一個很關鍵的原因: 「不知道這習慣是為了什麼?只因看到大家都說這是好習慣,所以才執行。」
Thumbnail
日常生活發現習慣容易中斷,後來發現自己中斷有一個很關鍵的原因: 「不知道這習慣是為了什麼?只因看到大家都說這是好習慣,所以才執行。」
Thumbnail
職場上,善用習慣的力量持續增值,本書分享習慣養成知識:心態的建立、瞭解大腦、打造習慣的祕訣。
Thumbnail
職場上,善用習慣的力量持續增值,本書分享習慣養成知識:心態的建立、瞭解大腦、打造習慣的祕訣。
Thumbnail
✨閱讀後你將學會: 認識習慣形成的底層原理:瞭解習慣是如何透過「提示-行為-獎勵」的模式形成。 具體的習慣形成策略:提供具體步驟來介紹讀者養成新習慣,從設置清晰的提示、規範行為模式,到創造實質的獎勵。 實際案例的應用:發現習慣養成的步驟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成功應用。
Thumbnail
✨閱讀後你將學會: 認識習慣形成的底層原理:瞭解習慣是如何透過「提示-行為-獎勵」的模式形成。 具體的習慣形成策略:提供具體步驟來介紹讀者養成新習慣,從設置清晰的提示、規範行為模式,到創造實質的獎勵。 實際案例的應用:發現習慣養成的步驟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成功應用。
Thumbnail
習慣對我們的影響遠超我們的認知。 「習慣」意味著我們的「慣性思維」,我們常態性地認為怎麼做很合理、怎麼做很正常、怎麼做才是好,於是我們會不斷地沿用這個行為模式...
Thumbnail
習慣對我們的影響遠超我們的認知。 「習慣」意味著我們的「慣性思維」,我們常態性地認為怎麼做很合理、怎麼做很正常、怎麼做才是好,於是我們會不斷地沿用這個行為模式...
Thumbnail
我們常常會自然而然地去做一些事,也常聽到跟「習慣」相關的句子,例如:習慣成自然、習慣就好、你這個壞習慣要改掉…等。查閱字典對「習慣」的解釋是:「長期養成,一時不容易改變的行為模式或地方風尚。」而在網路書店查詢跟「習慣」相關的書名,竟有數百本之多,包括全球銷售超過1500萬本以上的《原子習慣》,可見習
Thumbnail
我們常常會自然而然地去做一些事,也常聽到跟「習慣」相關的句子,例如:習慣成自然、習慣就好、你這個壞習慣要改掉…等。查閱字典對「習慣」的解釋是:「長期養成,一時不容易改變的行為模式或地方風尚。」而在網路書店查詢跟「習慣」相關的書名,竟有數百本之多,包括全球銷售超過1500萬本以上的《原子習慣》,可見習
Thumbnail
習慣構成生活的基本單位,每個習慣造就了每個小結果,最終影響人生。改變始於足下,從性實習慣開始,最終影響整個世界。
Thumbnail
習慣構成生活的基本單位,每個習慣造就了每個小結果,最終影響人生。改變始於足下,從性實習慣開始,最終影響整個世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