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業障|消除業障帶來好處|如何消除業障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大寶積經》云:「假使經百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學佛修行就是學習了解業障形成的原因,先停止造新業,還要了解如何消除業障。罪從心起將心懺,「懺」是懺除我們過去所造的惡業,「悔」是悔改,未來更不再造。懺悔其實就是至誠懇切地禮佛、念佛、稱念佛的名號,懇求佛菩薩的慈悲攝受,發露自己過去、現在的罪業,誓願未來永不再犯,並在懺悔後不復再造。拜千佛懺不僅滅恆河沙罪,更能令業消福增,願得遂、事得成。

何謂消除業障

何謂消除業障

文章目錄

.為什麼要消除業障

.消除業障的方式

.消除業障帶來好處

.消除業障的感應事蹟

.消除業障懺悔文~如何消除業障

🌿為什麼要消除業障

生活當中若曾講話或不經意傷害別人,對別人的傷害已造成,應該如何彌補過錯?應生起真誠的懺悔,並盡心盡力勸善去幫助他人,如此才能消除業障及諸多不順。

🔹業障意涵

「業」在佛教理論中是極為重要的核心概念。

業障,是指惡業形成的障礙,是從身、口、意產生,由宿世所作罪業而招致今世的障礙。

① 身業,指人的行為或行動;

② 口業,指人的語言表達;

③ 意業,指人的思想、意志或心理活動。

​從身口意接觸世俗緣境,觸發各種業之後,業力會折射成影子,變成一種潛在的力量,影響著未來生命的發展。

​很多人遇到的難題、瓶頸,無非是因果、業障的問題,唯一的解法就是要「修學佛法」。

人要消除自己的業障,分兩部分:

第一部分,業障來受到折磨,不管是身體、心靈的,就是懺悔業障。你只要能夠用各種方式來懺悔,行功造德,多戒殺護生,停止造惡業,你的業障會消很多,甚至會把它淨化掉

第二個消業障的方法,就是自然地接受業障的發生。受到很大的痛苦、違緣逆境、身體的也好、心靈層次的也好,它就是在消你過去所造的惡業。它現在有報應現前,報完業就消。

🌿消除業障帶來好處

慈悲 龍德上師在《佛說四十二章經》中開示:「『人有眾過,而不自悔,頓息其心,罪來赴身,如水歸海,漸成深廣。若人有過,自解知非,改惡行善,罪自消滅。如病得汗,漸有痊損耳。』意思是如果犯錯不懺悔,罪惡就會越來越深重,就像海水一樣深廣;如果知錯能改,則罪過就能像生病出汗,漸漸痊癒。」

慈悲 龍德上師曾開示:「業,唯一的一個優點就是它可以被淨化。」過去所造的業,不會憑空就消失,除非如法地化解。

斷惡修善、懺悔彌補才能真消災業,真發智慧,轉化自努力精進懺悔業障要自己做。

消除業障的方式

消除業障的方式

🌿消除業障的方式

佛陀在世,只是給你指示正確的法門,人生正確的方向,如法的修行。人生的問題很多,要知道這一切,都是過去我們身語意的造作,自己招感來現前的報應。

🔹廣傳佛法加倍消業障之法

世間上所有的善法中,佛法是最究竟圓滿的唯一,因為佛法蘊含的因果輪迴宇宙真諦、無上解脫之道,令眾生得以從根本處下手改變命運、離苦得樂。​

佛法聽聞後,要思惟辯證,要去實踐;實踐後,再聽聞,再思惟辯證,再實踐。把佛經善書的道理融會貫通,作為言行的準繩,在生活中實踐。無論做任何功德善事,除了解功德利益,更要將善行理念修入心中,在思想和言行呈現,這才是上智之人。

🔹懺悔不能只落言說

「懺悔」這二字都是豎心部首,因此,懺悔是不能離開本心,心是萬法的根本。離心求懺悔,等於緣木求魚終不可得。身有何罪,身只不過是心的工具罷了。

禮佛、拜佛,是為了時時感念佛的恩澤德行,修正自心,向之看齊,能與諸佛菩薩相應才是真正拜佛的意義。當我們真誠懺悔的時候,至誠懇切地禮佛、念佛、稱念佛的名號,懇求佛菩薩的慈悲攝受,發露自己過去、現在的罪業,誓願未來永不再犯,並在懺悔後不復造。

🔹消除業障的徵兆

懺悔過去罪業並開始彌補懺悔後,在經典講,佛菩薩會對你現出好相,有的見到佛、看到光或者佛出言語來安慰你,或者在夢境中,有消業障的相。比如說見到月輪,見到自己身體會飛升、身體裡面的膿或者黑黑的東西流出來,身體裡面有毒蟲、蛇跑出來排出體外等等,這些都是消業的徵兆。

消除業障的感應事蹟

消除業障的感應事蹟

🌿消除業障的感應事蹟

🔹不再為業績煩惱

小玲是保險業務員,每個月都為了業績煩惱不已,常常因此而感到壓力,抑鬱寡歡。小玲來到一家素食店用餐,老闆娘都會鼓勵她每個月要隨喜布施,為自己累積福德。而小玲也感受到,自從開始隨喜做功德後,她的業績就變愈來愈好。​

龍德 上師開示:「布施就是最好的財神法。」無論是資財的布施,做慈善功德;法施,與他人廣結善緣善書,或是慈容布施;無畏施,給予他人安慰話語…,都是藉由布施來累積福報的最好方法。​

正值農曆七月普度季節,老闆娘也邀約小玲可以為自己和家人登記普度,小玲因感受到佛法的不可思議,隨即就答應登記。沒想到,不久小玲就接到一筆300萬業績,而且小玲還開心分享到,現在每個月的業績也越來越好,都不用為工作煩惱了。小玲非常感恩 上師、道場,因為自從開始做功德後,生活工作緣境都不同!

所謂業消福生,人生自然順遂平安,福慧具足。能夠以佛法來解冤釋結,並與身邊親友分享,一念善心善行,無形中都撥轉許多逆境災劫!願你我都能成為身邊親友生命中的貴人。​

🌿消除業障懺悔文~如何消除業障

《八十八佛大懺悔文》簡介

清朝的 道霈法師年幼出家修行,第一次誦八十八佛名,身心即得到未曾有的清涼;就算值年老時期,每回稱念依舊法喜充滿,但從不知八十八佛名出自何經。於是,法師深入經藏研讀,才知道八十八佛的前五十三個佛名出自《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而後三十五個佛名則出自《大寶積經》。

經中所陳述的始末甚為詳細,但當初集八十八佛名者卻削去了經文,只節錄佛號。道霈法師深怕往後的讀者有幸持此懺本,卻視為泛泛之物,因輕慢而招罪過,故而節錄二經當中的緣起,想要讓行者能夠發起正信、大願,至誠懇切地禮敬誦持!

偉大世尊 釋迦牟尼佛過去世,曾在 妙光佛的末法時期出家學道,聽聞五十三佛名,心生歡喜,於是輾轉教三千人,皆受持五十三佛名。此三千人最後皆成就佛果,此即三世千佛的由來。世尊又感眾生罪業深重,特令眾生禮拜三十五佛以求懺悔。因此,只要真心學佛者,對此生有難遭遇想、生慚愧心,盡心盡力奉持此教法,必定能夠業障消除、智慧增長。

慈悲龍德上師開示:「《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告訴我們,父母恩重難報。父母之恩情,終其一生,乃至多生多世來回報,皆難以報盡。然而,若以佛法報親恩,父母則能迅速獲得真實利益,甚至能步上清淨解脫之境界。真正之孝道不僅在於養父母之身心,更在於令其開啟智慧,明瞭斷惡修善之理。佛弟子若能引導父母學佛修行,或為父母印製佛經、誦經祈福,或為已逝父母誦經、修冥福超薦,或以父母所賜予之身,致力於佛法修學、實踐弘法之自利利他,我深信此乃最具意義、絕無後悔之人生。」

由此可見,孝道之重要。印經一事尤為殊勝,能令在世父母生起信心。今之銀髮族,若得大字版經書或注音版經典,必能提升讀經之興趣,進而深入佛法,開啟智慧,得真實受用。此策劃倡印之發心,誠為體現「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之菩提願心。願以此印經功德,普願一切父母同登解脫之道,共證菩提。

▰▰▰▰▰▰▰▰▰▰▰▰▰▰▰▰▰▰

共同助印《八十八佛大懺悔文》大字注音版3000冊

印經之所以功德殊勝,在於三施具足。以金錢印經,乃「財布施」;經典乃佛陀宣說正法,造印流通者,具足「法布施」;有緣人接觸經典,因而破迷歸覺,此乃「無畏施」。故為最圓滿的布施功德。

✦我要助印 ▸ https://s.sakya.org.tw/sutra0631

古德云:「一世利人以言,萬世利人以書。」貴在流通於天下後世。助印可與十方大眾結善緣,福慧增長,招感諸事吉祥!

▰▰▰▰▰▰▰▰▰▰▰▰▰▰▰▰▰▰

觀音山 全球資訊網

https://www.fazang.org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Vegan G的沙龍
6會員
159內容數
Vegan G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5/26
「供僧」就是一種清淨的供養,讓眾生當下遠離煩惱,斷除諸結,得清淨心。發心設齋供僧,不僅廣結善緣、消除業障,更深植出世的菩提善因。​僧寶是一切世間供養、布施、修福的無上福田。出家眾仰仗修行,進德修業;在家信眾以供僧功德,福慧增長。虛雲老和尚云:「佛、法二寶,賴僧寶扶持,若無僧寶,佛、法二寶無人流布,善
Thumbnail
2025/05/26
「供僧」就是一種清淨的供養,讓眾生當下遠離煩惱,斷除諸結,得清淨心。發心設齋供僧,不僅廣結善緣、消除業障,更深植出世的菩提善因。​僧寶是一切世間供養、布施、修福的無上福田。出家眾仰仗修行,進德修業;在家信眾以供僧功德,福慧增長。虛雲老和尚云:「佛、法二寶,賴僧寶扶持,若無僧寶,佛、法二寶無人流布,善
Thumbnail
2025/05/23
有情眾生為什麼有佛緣?每個人佛緣長短不同,如何深結佛緣,為自己種下解脫的種子。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學佛修行的人,要懂得把握機會來修福修慧。因為學佛的慧命並不一定長長久久,有時候是很短暫,這與每個人結的佛緣有關。但是不管過去生結的緣如何,今生有幸接觸佛法,就要用心地深結佛緣。」
Thumbnail
2025/05/23
有情眾生為什麼有佛緣?每個人佛緣長短不同,如何深結佛緣,為自己種下解脫的種子。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學佛修行的人,要懂得把握機會來修福修慧。因為學佛的慧命並不一定長長久久,有時候是很短暫,這與每個人結的佛緣有關。但是不管過去生結的緣如何,今生有幸接觸佛法,就要用心地深結佛緣。」
Thumbnail
2025/05/15
為何需要建寺?您知道寺廟對世間產生的影響多深遠嗎?而護持建寺的功德利益又有多大呢?「今生福祿為何因,前世建寺供佛人。」世間人往往認為供養「佛、法、僧」三寶是種大福田,可以得大功德;然而三寶之所以能令信眾廣修福田、恭敬供養,乃是因為有寺院的緣故。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正信佛法在世間能流傳多久,端看佛法
Thumbnail
2025/05/15
為何需要建寺?您知道寺廟對世間產生的影響多深遠嗎?而護持建寺的功德利益又有多大呢?「今生福祿為何因,前世建寺供佛人。」世間人往往認為供養「佛、法、僧」三寶是種大福田,可以得大功德;然而三寶之所以能令信眾廣修福田、恭敬供養,乃是因為有寺院的緣故。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正信佛法在世間能流傳多久,端看佛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佛法是一連串聞、思、修的過程,缺一不可。」聽聞佛法的目的,並不是為了做學問、求知識,而是為了解脫六道輪迴。因此在了解佛法後,必須要思惟佛法,然後再去實踐,這是一連串的實修過程。只有這樣做,才可以快速地消除業障、累積資糧。
Thumbnail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佛法是一連串聞、思、修的過程,缺一不可。」聽聞佛法的目的,並不是為了做學問、求知識,而是為了解脫六道輪迴。因此在了解佛法後,必須要思惟佛法,然後再去實踐,這是一連串的實修過程。只有這樣做,才可以快速地消除業障、累積資糧。
Thumbnail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我們要懂得培福、惜福之法,重視累積福報資糧,只有福報具足才能改變命運。」想要獲得加持、遣除違緣、斷除魔障、獲得悉地等,修薈供非常有效驗,可以立即獲得加持。參加一次共修法會的功德,遠超過獨自修法,應盡量安排時間參加每一次法會、共修,開始修福、懺悔自己的業障,讓自己快速消業增福。
Thumbnail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我們要懂得培福、惜福之法,重視累積福報資糧,只有福報具足才能改變命運。」想要獲得加持、遣除違緣、斷除魔障、獲得悉地等,修薈供非常有效驗,可以立即獲得加持。參加一次共修法會的功德,遠超過獨自修法,應盡量安排時間參加每一次法會、共修,開始修福、懺悔自己的業障,讓自己快速消業增福。
Thumbnail
懂得慚愧,是願意真實面對自己的人; 願意懺悔,是智慧與勇氣的修學根基。 業力的前兆 通常惡業準備出現時,經常有身體不適、躁動不安、是一種風雨欲來的感覺,這時在業力尚未現前時,好好懺悔過往造作,還來得及懺悔、身心的障礙將逐漸減少。 如果惡業已經現前,這時的懺悔叫做"認
Thumbnail
懂得慚愧,是願意真實面對自己的人; 願意懺悔,是智慧與勇氣的修學根基。 業力的前兆 通常惡業準備出現時,經常有身體不適、躁動不安、是一種風雨欲來的感覺,這時在業力尚未現前時,好好懺悔過往造作,還來得及懺悔、身心的障礙將逐漸減少。 如果惡業已經現前,這時的懺悔叫做"認
Thumbnail
能夠受持習誦、常常念三千佛號的人,「是人則必歷值千佛」你就會值遇千佛,還不是值遇一尊佛。這人有多大的福慧,還可以「滅除無量阿僧祇劫的生死重罪」。有的人觀察宿世因果,過去有殺人。你說:「觀察因果不正確,過去殺人現在怎麼又投胎做人?可以當公務人員,還相貌堂堂一表人才?」
Thumbnail
能夠受持習誦、常常念三千佛號的人,「是人則必歷值千佛」你就會值遇千佛,還不是值遇一尊佛。這人有多大的福慧,還可以「滅除無量阿僧祇劫的生死重罪」。有的人觀察宿世因果,過去有殺人。你說:「觀察因果不正確,過去殺人現在怎麼又投胎做人?可以當公務人員,還相貌堂堂一表人才?」
Thumbnail
※經文:   「復次,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導讀:   【罪業】:罪惡之所作,為感未來苦果之因者。罪業之本性稱為罪性,罪性本空。依罪業而感之苦果稱為罪報,《無量壽經》曰:「罪
Thumbnail
※經文:   「復次,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導讀:   【罪業】:罪惡之所作,為感未來苦果之因者。罪業之本性稱為罪性,罪性本空。依罪業而感之苦果稱為罪報,《無量壽經》曰:「罪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修心修行中遠離惡習、行善道的重要性,介紹了不隨轉善心要定住的重要性,分析了在善事中潛藏的一些意念和習性。最後,提出在生活中,要遠離惡習,不斷修心修行的重要性。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修心修行中遠離惡習、行善道的重要性,介紹了不隨轉善心要定住的重要性,分析了在善事中潛藏的一些意念和習性。最後,提出在生活中,要遠離惡習,不斷修心修行的重要性。
Thumbnail
懺悔,是清洗心靈汙穢以獲得淨化的過程,所謂「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心亡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佛陀正法是改變命運的靈丹妙藥,修一天的福,得一天的善果;起一念的真誠懺悔,消近身的災劫惡報,福禍從來由心境所生。從自心著手,時時反省、慚愧懺悔,自身能消災免難,大則至家國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Thumbnail
懺悔,是清洗心靈汙穢以獲得淨化的過程,所謂「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心亡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佛陀正法是改變命運的靈丹妙藥,修一天的福,得一天的善果;起一念的真誠懺悔,消近身的災劫惡報,福禍從來由心境所生。從自心著手,時時反省、慚愧懺悔,自身能消災免難,大則至家國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Thumbnail
人生在世,身為萬物之靈可以學佛法,就是要時時地感念、時時地懺悔這些事情。有生之年能夠做到的就是要盡量地戒殺護生、斷惡修善,來彌補有心無意造作的深惡重罪,化解無邊的惡緣。人的身上有很多的病痛,實在都不知道有很複雜的業因果報。一個人如果沒有禪定神通的能力,沒有辦法去了知因果業報,錯綜複雜的前因後果。
Thumbnail
人生在世,身為萬物之靈可以學佛法,就是要時時地感念、時時地懺悔這些事情。有生之年能夠做到的就是要盡量地戒殺護生、斷惡修善,來彌補有心無意造作的深惡重罪,化解無邊的惡緣。人的身上有很多的病痛,實在都不知道有很複雜的業因果報。一個人如果沒有禪定神通的能力,沒有辦法去了知因果業報,錯綜複雜的前因後果。
Thumbnail
「殺害比丘與沙彌、汙尼、毀像塔寺等,發露懺悔近無間。」有犯這一些五無間罪,五大類的無間地獄的罪業,近似無間地獄的罪,是相當重的。犯過這一些的,要深切地向 阿彌陀佛、諸佛菩薩求懺悔,將來才有得生西方淨土的因緣和機會。你對他製造違緣,「違緣」就是讓他修行困難,打擊他的信心,找他的麻煩,這就叫「違緣」
Thumbnail
「殺害比丘與沙彌、汙尼、毀像塔寺等,發露懺悔近無間。」有犯這一些五無間罪,五大類的無間地獄的罪業,近似無間地獄的罪,是相當重的。犯過這一些的,要深切地向 阿彌陀佛、諸佛菩薩求懺悔,將來才有得生西方淨土的因緣和機會。你對他製造違緣,「違緣」就是讓他修行困難,打擊他的信心,找他的麻煩,這就叫「違緣」
Thumbnail
何謂業障?消業障唸什麼? 《大寶積經》云:「假使經百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業」在佛教理論中是極為重要的核心概念。業障,是指惡業形成的障礙,是從身、口、意產生,由宿世所作罪業而招致今世的障礙。 身業,指人的行為或行動;口業,指人的語言表達;意業,指人的思想、意志或心理活動
Thumbnail
何謂業障?消業障唸什麼? 《大寶積經》云:「假使經百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業」在佛教理論中是極為重要的核心概念。業障,是指惡業形成的障礙,是從身、口、意產生,由宿世所作罪業而招致今世的障礙。 身業,指人的行為或行動;口業,指人的語言表達;意業,指人的思想、意志或心理活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