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基層到高官,公務員真的不需要《職安法》嗎?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作者:50歲退休練習生|專注於股息投資與現金流規劃


前言:一條人命,換不來制度的覺醒?

最近,台灣公務體系再度傳來令人心痛的消息:勞動部一名基層公務員因長時間超時工作與言語羞辱,選擇自我了斷。而在2020年,一位年僅35歲的書記官也因連日加班過勞,猝死辦公室。


這些案例,不是孤例,而是制度性的悲劇。更讓人心寒的是,政府至今仍未將全體公務員全面納入《職業安全衛生法》的保障中。


我,一個準備退休的平凡人,不禁想問:「政府究竟在怕什麼?」



公務員不是勞工?這是歷史包袱,更是卸責藉口

長年以來,台灣社會對公務員的想像充滿偏見——不是覺得他們鐵飯碗、混吃等死,就是期待他們使命必達、無怨無悔。這樣的矛盾心態,導致對於公務員的職場保障長期被忽略,甚至在制度上被「隔離」於《職業安全衛生法》之外。


更諷刺的是,這種對公務員的污名化,其實很大部分來自政府自己。當制度無法提供合理的工作條件與保障時,政府往往透過「形象塑造」將公務員描繪為「特權階級」或「效率低落」,藉此轉移民眾的不滿,並合理化對內的壓榨與對外的卸責。公務員被標籤、被攻擊,成了體制逃避改革最方便的擋箭牌。


事實上,公務員也是職場工作者,也會過勞,也有心理壓力,也需要人性化的管理與制度保障。他們不是鋼鐵人,更不是體制內的奴工。


政府為何抗拒將公務員全面納入《職業安全衛生法》?

這個問題,其實非常核心,也非常沉重。


一、政府既是立法者,也是雇主,監督自己太尷尬

納入職安法後,政府等同於成為「被檢查者」,萬一違規,自己也會被罰。這種自我監督的困境,讓政府不願輕易開此先例。


二、擔心預算壓力與連帶責任

落實職安制度,不是喊喊口號而已,需要預算、人力、流程改善與主管責任制。一旦正式實施,各機關主事者要負責,預算要編列,壓力必然上升。


三、文化包袱深重,怕改革引爆體制不穩

一旦承認過去管理方式錯誤,代表需追究責任,很多高層主管將面臨檢討壓力,可能造成體制震盪。


四、制度缺乏外部監督,改革推動乏力

當企業違反職安法,勞工可以申訴、檢舉。但當政府是雇主時,誰來監督政府?目前台灣尚無真正獨立於體制外的公務員職場安全申訴機制。



政府一直反對納入職安法,只因會處罰自己?

讓人更加納悶的是,政府長年拒絕讓公務員納入《職安法》,真正的理由其實非常直接:「若違規,將處罰政府單位自己,而且是高層官員。」

但政府對外卻總是搬出各種冠冕堂皇的說法:會影響行政效率、全民尚未形成共識、需要通盤檢討等,試圖模糊焦點。

這聽來極其荒謬。難道其他雇主違規就該罰,唯獨政府可以免責?如果因為怕被罰而拒絕納入《職安法》,那等於公然承認:政府單位內部確實存在大量職安問題,只是怕被揭露、怕被糾正,所以乾脆不納管。

這樣的邏輯,不僅令人不齒,更讓人民對政府失去信任。公權力應該成為守法的表率,而不是制度外的特權者。

如果政府無法接受自身也應受法律監督,那麼它就已經喪失作為現代法治國家的資格。

悲劇,從來不該成為常態

我們已經看過太多「公務員過勞死」的新聞,每一則背後,都是一個家庭的瓦解,一個生命的熄滅。但體制內的沉默與壓抑,往往讓這些聲音無法傳遞出去,淹沒在文書、加班與行政體系的冷漠之中。


我們要的不是特權,而是最基本的尊重與保障

把公務員納入《職安法》,不是給他們「特別待遇」,而是補上原本就該有的法律保障。這一點,不應該再拖。


試問:一個不能保障自己員工的政府,有何臉面要求民間企業遵守勞基法與職安法?


這並非行政技術問題,而是道德問題、政治勇氣問題。


從制度反思人生:你我都可能在壓力下崩潰

看到這些公務員的遭遇,我不禁反思自己的退休規劃。

退休,不只是財務數字的遊戲,也是一種心理解放。當一個人活在高壓與制度冷漠下,無論薪水多少、福利再好,都無法換回身心的完整。

人生不是只有「賺錢」和「忍耐」,還要有「活下來」與「活得像人」。

對比民間職場改革的動能,政府更應為典範

近年來,在民間企業界,職場心理健康、過勞防治與彈性工時等議題早已浮上檯面。許多企業積極導入EAP(員工協助方案),聘請心理師、設置壓力管理機制,甚至為高壓職位安排定期輪調制度。


但反觀政府機關,依然停留在「人力吃緊大家撐一下」、「這是責任制」的時代語言裡。當民間都已開始邁步,作為國家治理模範的政府,更應該超前部署,而非原地踏步。


否則,連最該被信賴的公部門都保護不了自己的員工,還有什麼資格規範別人?



讓制度進步,不再靠犧牲

我們不該再讓任何一位公務員,在工作崗位上,用命換改革。每一次的悲劇,都應成為制度前進的動力。


要改革,不是做不做得到的問題,而是願不願意的問題。


鼓勵留言分享:你也有職場壓力或制度困境的觀察嗎?

歡迎留言分享你的故事,讓社會聽見更多「正常人」的聲音。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投資匠心沙龍
12會員
176內容數
在這裡,我們相信每一個人都能掌握自己財務的未來,因為錢不會自動流向你,但只要掌握正確的方法,財富就會跟隨而來。 我的宗旨是提供簡單、實用且穩健的理財建議,幫助讀者從基礎開始,逐步建立有效的財務規劃與投資策略。無論你是投資小白還是有些經驗的理財者,都能在這裡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實現生活的質量提升與財務自由。
投資匠心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6/12
✍️ 作者:50歲退休練習生 一、2025年春天,風暴再起 2025年4月,美中貿易戰的火藥桶再度被點燃。 美國前總統川普再度上台後,宣布啟動新一波對中關稅政策,象徵美國在供應鏈主導權上的再進攻。中國迅速反制,對美國進口商品全面加徵34%「對等關稅」,更對中重稀土出口實施嚴格管制。
2025/06/12
✍️ 作者:50歲退休練習生 一、2025年春天,風暴再起 2025年4月,美中貿易戰的火藥桶再度被點燃。 美國前總統川普再度上台後,宣布啟動新一波對中關稅政策,象徵美國在供應鏈主導權上的再進攻。中國迅速反制,對美國進口商品全面加徵34%「對等關稅」,更對中重稀土出口實施嚴格管制。
2025/06/12
作者:50歲退休練習生|專注於股息投資與現金流規劃 創業初期應納入人事成本與企業管理觀念的重要性,並結合投資理論、情緒管理與實戰經驗,幫助創業者建立正確的理財心態與長期致勝策略,避免落入「換個方式打工」的陷阱。
2025/06/12
作者:50歲退休練習生|專注於股息投資與現金流規劃 創業初期應納入人事成本與企業管理觀念的重要性,並結合投資理論、情緒管理與實戰經驗,幫助創業者建立正確的理財心態與長期致勝策略,避免落入「換個方式打工」的陷阱。
2025/06/11
退休後才發現老友的價值無法估量,本文闡述了友直、友諒、友多聞三種老友的珍貴之處,以及如何珍惜與老友的緣分。
Thumbnail
2025/06/11
退休後才發現老友的價值無法估量,本文闡述了友直、友諒、友多聞三種老友的珍貴之處,以及如何珍惜與老友的緣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時光流轉,工作業務輪迴,人員來去,政策更迭。 曾經的我,在第一次辦理農業災害補助時,躲在圖書館一隅無聲哭泣。 如今回首,那不過是少少幾百件申請案的「小災害」,不足掛齒。
Thumbnail
時光流轉,工作業務輪迴,人員來去,政策更迭。 曾經的我,在第一次辦理農業災害補助時,躲在圖書館一隅無聲哭泣。 如今回首,那不過是少少幾百件申請案的「小災害」,不足掛齒。
Thumbnail
一位上班族在職場上奮鬥多年,然而當退休年齡逼近時,突然面臨公司政策,讓他感到心灰意冷。本文描述了這位上班族面臨的現實問題。
Thumbnail
一位上班族在職場上奮鬥多年,然而當退休年齡逼近時,突然面臨公司政策,讓他感到心灰意冷。本文描述了這位上班族面臨的現實問題。
Thumbnail
本文表達作者眼中臺灣公務員工作各種挑戰與辛酸。
Thumbnail
本文表達作者眼中臺灣公務員工作各種挑戰與辛酸。
Thumbnail
這個題目如果待在比較年輕的企業,還真的不太有機會遇到,剛好前陣子辦理人員退休,外加去聽了堂市政府主辦關於新舊制退休金的說明會,就當個摘要分享與紀錄。 #公司強制退休要件 1.年滿65歲。 2.身心障礙不堪勝任工作者。 如果工作屬於危險性、堅強體力等特殊性質工作,可以報請主管機關調整年
Thumbnail
這個題目如果待在比較年輕的企業,還真的不太有機會遇到,剛好前陣子辦理人員退休,外加去聽了堂市政府主辦關於新舊制退休金的說明會,就當個摘要分享與紀錄。 #公司強制退休要件 1.年滿65歲。 2.身心障礙不堪勝任工作者。 如果工作屬於危險性、堅強體力等特殊性質工作,可以報請主管機關調整年
Thumbnail
投入國考的時間金錢資源是成本,放棄公職外其他發展機會也是成本,為何多數公務員尋求更理想職涯的選項裡,沒有辭職這項?永業制對於公務人員倒底是保障還是枷鎖?
Thumbnail
投入國考的時間金錢資源是成本,放棄公職外其他發展機會也是成本,為何多數公務員尋求更理想職涯的選項裡,沒有辭職這項?永業制對於公務人員倒底是保障還是枷鎖?
Thumbnail
  在市府生活6年多(含約僱期間),本篇將分享公務之外,筆者的生活側寫。  公務員彈性上下班時間為8~9點至17~18點,午休為12~13點(不同於中央單位午休到13:30),前年疫情二級警戒時,彈性上下班時間一度改為8~10點至17~19點,後來聽說某天局長一早到某科,一看辦公室沒幾隻小貓
Thumbnail
  在市府生活6年多(含約僱期間),本篇將分享公務之外,筆者的生活側寫。  公務員彈性上下班時間為8~9點至17~18點,午休為12~13點(不同於中央單位午休到13:30),前年疫情二級警戒時,彈性上下班時間一度改為8~10點至17~19點,後來聽說某天局長一早到某科,一看辦公室沒幾隻小貓
Thumbnail
  關於辭職,有些人覺得很可惜,有些人覺得很有勇氣。畢竟要培養能獨當一面的公務員需要時間與經驗慢慢累積,然而,這些經驗並不會就此消失,將不斷作為自我批判的對象。筆者在辭職原因調查表寫到(共羅列了35項原因,要在這之中最多選擇3項並排序),辭職原因依序為1.進修升學、2.其他:上班時間過長,且
Thumbnail
  關於辭職,有些人覺得很可惜,有些人覺得很有勇氣。畢竟要培養能獨當一面的公務員需要時間與經驗慢慢累積,然而,這些經驗並不會就此消失,將不斷作為自我批判的對象。筆者在辭職原因調查表寫到(共羅列了35項原因,要在這之中最多選擇3項並排序),辭職原因依序為1.進修升學、2.其他:上班時間過長,且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