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學習速度不快」的人,卻一直沒停下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我是一個「學習速度不快」的人,卻一直沒停下來


從國中開始,發現自己有閱讀障礙
我就是那種需要讀三遍才懂的人。
不是不認真,而是理解速度慢一拍。
⠀⠀
後來創業,更是每天都像考試。
產品怎麼定價、顧客怎麼轉換、團隊怎麼帶、品牌怎麼說
每天都有新問題,沒有標準答案。
⠀⠀
有一陣子我超焦慮,覺得自己是不是天份不夠。
直到我開始有系統地整理「學習方法」,
我才發現:原來,不是我不夠聰明,是我以前的方法太笨。
⠀⠀
⠀⠀
學習這件事,本質上不是比誰讀得多,
而是誰能真正「轉化成行動」。
⠀⠀
我開始用 Notion 把學過的概念拆成筆記卡,
用週會輸出講給夥伴聽,每次講一次,就理解更深一次。
⠀⠀
我不是學得最快的人,但我讓自己變成學得「最踏實」的人。
⠀⠀
⠀⠀
這篇文,是我從創業、學習、工作交叉修煉出來的7個原則,
如果你也常覺得「努力很多,成長卻很慢」,
希望這些方法,能給你一條更清楚的學習路徑。
⠀⠀
💬 為什麼你學了一堆,卻還是在原地踏步?
💬 7 個高效學習原則,讓你學得少卻記得住
💬 真正會學的人,只靠這 7 招
💬 不是不努力,是你根本學錯了
💬 學了沒用?你只是還沒內化


▋為什麼你越學,越沒升職加薪?


你有沒有這種經驗:
看了一堆書、上了很多課,但工作還是卡在原地?
⠀⠀
反而你同事,只學三個月就升職加薪,甚至成為團隊的核心戰力。
⠀⠀
⠀⠀
我以前一直以為,是自己還不夠努力。
⠀⠀
但後來我發現,真正的關鍵不是「學多少」,
而是,你有沒有用對方法,讓大腦記得、讓「行動」發生。
⠀⠀
⠀⠀
我想整理出我自己實測過、也有認知科學背書的「七個學習原則」。
⠀⠀
它不是雞湯,而是讓你真正成長、改變人生軌跡的槓桿。


▋1. 學習,不是輸入,而是輸出


很多人以為看完一本書、上完一堂課就叫「學習」。
但真正的學習,是你能不能講給一個小學生聽懂?
(我常常拿兒子來做實驗~)
⠀⠀
⠀⠀
→ 如果你講不出來,就代表你其實沒內化。
⠀⠀
⠀⠀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每學完一個概念,試著:
• 寫一篇筆記貼文
• 錄一段教學影片
• 解釋給朋友同事聽
⠀⠀
⠀⠀
學習不是資訊收集,是轉譯成自己的語言,才叫「會」。


▋2. 問對問題,比找到答案更重要


我們的大腦不是「接收機」,而是「解謎機」。
⠀⠀
⠀⠀
→ 問出一個好問題,大腦就會自動打開搜尋模式。
⠀⠀
⠀⠀
你在讀書或上課時,不要只是聽講,請問自己三件事:
⠀⠀
• 這個知識的「本質」是什麼?
• 它跟我已知的事物有什麼關聯?
• 它能解決我手上的哪個問題?
⠀⠀
⠀⠀
只要有問題感,學習才會變得扎實。


▋3. 行動,才是記憶的載體


知識停留在大腦,是「資訊」;
知識進入你的生活,才是「能力」。
⠀⠀
⠀⠀
→ 想學會溝通,不是背下 100 個金句,
而是把一句句話,在真實對話裡試過、修過、錯過。
⠀⠀
⠀⠀
真正會的人,是把知識裝進自己的行為模式中。


▋4. 學習沒有「回饋」,就像黑暗中開車


→ 真正進步,來自那些你最不想面對的「錯誤」。
⠀⠀
⠀⠀
不是聽了就懂,而是做了才知道哪裡會錯。
不只是記成功經驗,更要把錯誤分類、標記、記錄。
⠀⠀
⠀⠀
• 項目失敗了?請寫錯誤清單
• 上台講不好?錄音聽語速、結構、聽眾反應
• 簽約沒談成?請回想三句關鍵話術
⠀⠀
⠀⠀
學習的閉環,從來不是「學完」,而是「學完 → 試做 → 反饋 →再修正」。


▋5. 讓環境為你工作,而不是分心


有些人覺得自己專注力差,
其實只是你在錯的地方做對的事。
⠀⠀
⠀⠀
→ 沙發是放鬆的,不是用來深度思考;
→ 床是睡覺的,不是用來寫提案。
⠀⠀
⠀⠀
你可以為不同類型的學習設一個「儀式空間」:
• 深度學習=固定書桌+耳機+白噪音
• 通勤吸收=播 Podcast,只做聽覺輸入
• 睡前複習=翻今天重點,輸出一句心得
⠀⠀
⠀⠀
環境設計,就是你的意志延伸。


▋6. 懂一點「大腦的遊戲規則」,會學得更快


→ 認知原則 1:大腦喜歡交叉學習,不喜歡一成不變
⠀⠀
所以不要一口氣學完一整本書;
反而是讀一章→講一次→練一次→畫一張圖,
「交錯式輸入」效果更好。
⠀⠀
⠀⠀
→ 認知原則 2:大腦喜歡專注+發散的節奏
⠀⠀
想學得深,不是一直用力,而是該放就放。
散步、放空、畫畫,都能讓知識「沉進去」。
⠀⠀
⠀⠀
→ 認知原則 3:碎片時間不適合深度思考
⠀⠀
請把你最清醒的 90 分鐘,用來搞定最難的工作。
然後再用碎片時間,複習輸出、聽課補強、整理資料。


▋7. 用「遊戲設計」來撐起你的長期學習


→ 為什麼很多人無法持續學習?
不是方法不對,而是「情緒無法管理」。
⠀⠀
⠀⠀
你要設計一個機制,讓自己「連續學習」:
• 21 天連續打卡
• 找朋友互相激勵
• 每週一次成果展示
• 設立小獎勵(比如學會一招就喝一杯好咖啡)
⠀⠀
⠀⠀
大腦需要一點「通關感」,才會覺得值得繼續。


▋學習從來不是為了「變得更聰明」


學習從來不是為了「變得更聰明」,
而是為了「改變行為,讓自己能做出更好的決策」。
⠀⠀
⠀⠀
→ 真正厲害的人,不是知道很多,
而是能把少少的知識,用到生活裡,持續發揮力量。
⠀⠀
⠀⠀
你不是不夠努力,而是還沒找到對的方法。
⠀⠀
當你願意為自己設計一個有效學習系統,改變就已經開始了。
⠀⠀
⠀⠀
最後提醒:
這些不是理論,是我們自己踩坑後的真實體悟。
⠀⠀
追蹤我,真的有一天你會用得到。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Kenji の有料就直說
3會員
23內容數
哈囉~歡迎來到《Kenji の有料就直說》,我是 Kenji! 這裡分享創業、電商、行銷、職涯與親子主題。 我相信:成長不是知道了什麼,而是做了什麼。 ⠀ 行動 → 復盤 → 優化,才是進步的關鍵路徑 做了就知道,你的開始,就是最有價值的知識。
2025/06/11
▋這篇貼文,可能是你未來一年最想回頭看的廣告筆記 ⠀⠀ 每一段踩坑經驗、每一個策略拆解,都是我們自己用幾十萬廣告費換來的實戰心得 ⠀⠀ → 問卷成本怎麼抓? → 再登場為什麼會滑鐵盧? → 廣告到底要用 CBO 還是 ABO? → 一支素材怎麼拆成三種角色? → 顧客留言要怎麼轉成最
2025/06/11
▋這篇貼文,可能是你未來一年最想回頭看的廣告筆記 ⠀⠀ 每一段踩坑經驗、每一個策略拆解,都是我們自己用幾十萬廣告費換來的實戰心得 ⠀⠀ → 問卷成本怎麼抓? → 再登場為什麼會滑鐵盧? → 廣告到底要用 CBO 還是 ABO? → 一支素材怎麼拆成三種角色? → 顧客留言要怎麼轉成最
2025/06/10
▋有一天我跟朋友聊天,他問我:「你覺得一輩子最值得的事是什麼?」 我沒想太久,就回答他三件事: → 找對對的伴侶,補我的不足 → 生兩個孩子,讓他們互相陪伴 → 讓自己活成值得被需要的大人 但後來我仔細想,其實真正值得的事,都是高回報行動 不是賺快錢、拼業績,而是那些養出你整個人
2025/06/10
▋有一天我跟朋友聊天,他問我:「你覺得一輩子最值得的事是什麼?」 我沒想太久,就回答他三件事: → 找對對的伴侶,補我的不足 → 生兩個孩子,讓他們互相陪伴 → 讓自己活成值得被需要的大人 但後來我仔細想,其實真正值得的事,都是高回報行動 不是賺快錢、拼業績,而是那些養出你整個人
2025/06/08
▋我們做了一款超美的便當盒,結果兩週賣不動。 Bento-GO 是我們最用心開發的一款產品: 外型超美、功能實用、連設計師都說想買。 結果上線兩週,留言一片讚,廣告點擊爆了 卻,沒人下單。 那一刻我才明白: → 這不是轉換問題,而是「時代邏輯」已經變了。 這是一個不再為感動買單的時代。 消
Thumbnail
2025/06/08
▋我們做了一款超美的便當盒,結果兩週賣不動。 Bento-GO 是我們最用心開發的一款產品: 外型超美、功能實用、連設計師都說想買。 結果上線兩週,留言一片讚,廣告點擊爆了 卻,沒人下單。 那一刻我才明白: → 這不是轉換問題,而是「時代邏輯」已經變了。 這是一個不再為感動買單的時代。 消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繪製個人學習藍圖,戰勝拖延與分心,並運用直接學習法,讓你的學習更加目標導向。重複練習與自由回想則能幫助你鞏固知識,根據反饋調整學習方向,確保你在正確的道路上不斷進步。立即開始,讓學習變得更高效!
Thumbnail
繪製個人學習藍圖,戰勝拖延與分心,並運用直接學習法,讓你的學習更加目標導向。重複練習與自由回想則能幫助你鞏固知識,根據反饋調整學習方向,確保你在正確的道路上不斷進步。立即開始,讓學習變得更高效!
Thumbnail
你是否有閱讀恐懼症,覺得看書無趣、浪費時間?是否常常覺看書抓不到重點?覺得書越讀越煩、閱讀越累?或是你很愛讀書,卻總覺得怎麼書都看不完? 如果你有這些症頭,或許是你讀書的方法錯了。也許你可以試試這本《零秒速讀法》,嘗試用不同的方法看書。
Thumbnail
你是否有閱讀恐懼症,覺得看書無趣、浪費時間?是否常常覺看書抓不到重點?覺得書越讀越煩、閱讀越累?或是你很愛讀書,卻總覺得怎麼書都看不完? 如果你有這些症頭,或許是你讀書的方法錯了。也許你可以試試這本《零秒速讀法》,嘗試用不同的方法看書。
Thumbnail
不要再慢慢讀了,快快地多讀幾遍。 你是不是和我一樣喜歡歡慢慢「研讀」一本書,不懂的地方停下來反覆思考,從頭到尾讀完,感覺自己好像懂了,滿足又踏實。 可是闔上書要說讀了什麼,卻一個字也說不出來。 這是一本把人從幻想拉回來的工具書,停止沉浸在慢讀的自我滿足感,改採高速、大量重複的閱讀法吧,這個方法
Thumbnail
不要再慢慢讀了,快快地多讀幾遍。 你是不是和我一樣喜歡歡慢慢「研讀」一本書,不懂的地方停下來反覆思考,從頭到尾讀完,感覺自己好像懂了,滿足又踏實。 可是闔上書要說讀了什麼,卻一個字也說不出來。 這是一本把人從幻想拉回來的工具書,停止沉浸在慢讀的自我滿足感,改採高速、大量重複的閱讀法吧,這個方法
Thumbnail
相信大家都知道閱讀的重要!人生的高地就是取決閱讀量,但是當你準備要好好閱讀時是不是會碰到一些問題就好比,我不知道我該讀什麼書又或者是讀完後就忘記內容了跟沒讀過一樣,還有讀完之後知識沒辦法運用在工作跟生活中,然後還有一個大部分人的問題,我沒有時間啊 如果你有以上這些問題我很推薦大家一定要去閱讀這本書
Thumbnail
相信大家都知道閱讀的重要!人生的高地就是取決閱讀量,但是當你準備要好好閱讀時是不是會碰到一些問題就好比,我不知道我該讀什麼書又或者是讀完後就忘記內容了跟沒讀過一樣,還有讀完之後知識沒辦法運用在工作跟生活中,然後還有一個大部分人的問題,我沒有時間啊 如果你有以上這些問題我很推薦大家一定要去閱讀這本書
Thumbnail
你是否曾有過這樣的經驗:滿腔熱血買了線上課程或實體課程,卻在開始後不久就感到力不從心?或是實際動手做之後,才發現根本對這個主題沒興趣?別擔心,你不是一個人!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很容易被各種「速成」、「保證學會」的資訊轟炸,卻忽略了學習的本質與方法。 「學習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目前我的
Thumbnail
你是否曾有過這樣的經驗:滿腔熱血買了線上課程或實體課程,卻在開始後不久就感到力不從心?或是實際動手做之後,才發現根本對這個主題沒興趣?別擔心,你不是一個人!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很容易被各種「速成」、「保證學會」的資訊轟炸,卻忽略了學習的本質與方法。 「學習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目前我的
Thumbnail
人們終其一生都在學習,只是如何學,成效如何,就可以打個大大的問號了。有時候學習是潛移默化的,自己學會了一些技能而不自知,或是很努力想朝自己想學習的目標前進,卻又覺得最後變成了原地踏步。 那超速學習又是怎麼一回事呢,為什麼作者有辦法辦到在一年內就學會麻省理工學院四年的課程呢。我們來看看他是怎麼辦到的。
Thumbnail
人們終其一生都在學習,只是如何學,成效如何,就可以打個大大的問號了。有時候學習是潛移默化的,自己學會了一些技能而不自知,或是很努力想朝自己想學習的目標前進,卻又覺得最後變成了原地踏步。 那超速學習又是怎麼一回事呢,為什麼作者有辦法辦到在一年內就學會麻省理工學院四年的課程呢。我們來看看他是怎麼辦到的。
Thumbnail
我自認是有閱讀障礙的人,我常常看著文字、或朗讀文字,腦袋卻是放空的,沒辦法輸入任何內容,如果真的要很認真看,我必須要同一個段落重複看好幾次,腦袋才能真正理解他所要說的,也因此我很難把一整本書好好看完。 但我還是很愛買書,我有一堆書,但都沒有看。不過,總是會在某一刻,我會突然拿起架上的其中一本書,隨
Thumbnail
我自認是有閱讀障礙的人,我常常看著文字、或朗讀文字,腦袋卻是放空的,沒辦法輸入任何內容,如果真的要很認真看,我必須要同一個段落重複看好幾次,腦袋才能真正理解他所要說的,也因此我很難把一整本書好好看完。 但我還是很愛買書,我有一堆書,但都沒有看。不過,總是會在某一刻,我會突然拿起架上的其中一本書,隨
Thumbnail
我經常會覺得迷惑,雖然讀了很多不同的書籍作品,但在過了一段時間後好像沒多少內容能記得住、在和別人交談的時候也未必能夠說得出什麼。這或許是我太健忘,或是我未能明白書中所說的內容?因此我抱著以上的疑問翻閱本書,試圖了解別人是如何讀懂書文內容和記得住,進而能通過讀書來獲取智慧,幫助自己成長。
Thumbnail
我經常會覺得迷惑,雖然讀了很多不同的書籍作品,但在過了一段時間後好像沒多少內容能記得住、在和別人交談的時候也未必能夠說得出什麼。這或許是我太健忘,或是我未能明白書中所說的內容?因此我抱著以上的疑問翻閱本書,試圖了解別人是如何讀懂書文內容和記得住,進而能通過讀書來獲取智慧,幫助自己成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