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孩子可以做的50件事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高品質陪伴,而不是待在旁邊

高品質陪伴,而不是待在旁邊


你是不是也曾有這種幻覺:人在家,孩子在旁邊自己玩手機,這就叫「陪伴」?抱歉喔,那只是你跟孩子在同一個Wi-Fi底下而已😅。

真正的陪伴不是「有在場」,而是「有在心」。你要能回應孩子的情緒、聽他說話、陪他一起笑、一起瘋,這才叫做真正的陪伴。這樣的陪伴能幫孩子建立一個重要又溫暖的心理堡壘——「安全依附關係」。

簡單說,有這層關係的孩子,知道有人會罩他、挺他、接住他,這樣他才敢放心去探索這個世界,才敢跌倒再站起來。爸媽像基地台一樣,穩穩地在那,孩子才有訊號啊!

而且,親子之間的這種安全感,就像Wi-Fi一樣,有訊號互動就順暢,沒訊號就卡卡的。只要你願意花點心思在陪伴上,孩子的回應會超乎你想像——不再只有「好啊」「嗯嗯」「不知道」,搞不好還會願意跟你分享學校的八卦耶!

那問題來了:到底要陪孩子做什麼?你不是孤單一人,很多爸媽都卡在這題。別怕,這邊幫你整理出【50件爸媽必做的親子神活動】,保證讓你不用花大錢,也能花質感的時間,還能邊玩邊偷偷教育(媽媽的微笑開始發亮✨)。

趁孩子還沒有大很快,也還願意黏著你的時候(聽說黏父母的期限是10年><),趕快把這50件事情納入假日清單吧~~~

  1. 閱讀
    別只當旁觀者,陪孩子翻書才是王道!一起看故事,親子感情UP UP。
  2. 做飯
    煮飯不只填飽肚子,還能偷偷教數學和科學,順便讓孩子愛上健康食物。
  3. 去大自然散步
    走出門,呼吸新鮮空氣,爸媽自己放鬆,孩子自然快樂。
  4. 搭建堡壘
    家裡沙發變城堡!動手動腦,讓小孩創意爆發,爸媽當建築師。
  5. 參觀博物館
    假裝去「長知識」,其實是爸媽偷閒,孩子學歷史文化兩不誤。
  6. 舉行野餐
    帶便當出門野餐,邊吃邊玩,孩子學會計畫,爸媽省錢又輕鬆。
  7. 一起創作藝術品
    拿出顏料,當個小畫家!創意狂噴,家裡立刻美術館等級。
  8. 規劃小旅遊行程
    讓孩子當小導遊,學文化、地理,爸媽出門不用怕迷路。
  9. 玩桌遊
    不是只會鬥嘴,桌遊能教孩子耐心和邏輯,輸了也要優雅。
  10. 參觀水庫
    帶孩子看水庫,告訴他水資源多珍貴,別再浪費家裡的水啦!
  11. 舉辦電影之夜
    準備爆米花,一起看電影,親子感情瞬間升溫。
  12. 寫信
    現代少見的浪漫,寫信讓孩子學會用文字表達心情,還能練字!
  13. 露營
    大自然當教室,自己搭帳篷,孩子從此變小小冒險家。
  14. 製作一張地圖
    畫張地圖玩角色扮演,訓練空間感,還能當家的小小探險家。
  15. 拼拼圖
    拼圖不只是消磨時間,還能訓練耐心和解決問題的技巧。
  16. 參加志願活動
    帶孩子做公益,培養同理心,學會關心別人比什麼都重要。
  17. 烘烤餅乾
    小手揉麵團,大人教數字,邊烤邊吃,樂趣滿分。
  18. 運動
    不只是跑跳發洩,還能強健體魄,爸媽一起動起來!
  19. 參觀圖書館
    帶孩子到圖書館,不只是借書,更是激發求知慾的寶庫。
  20. 坐火車
    坐火車像搭時光機,孩子學時間管理,也享受窗外風景。
  21. 去海邊
    踩沙玩水,放鬆心情,還能認識海洋小知識,一舉兩得。
  22. 放風箏
    跑跑跳跳放風箏,順便教孩子看風向,動動腦筋。
  23. 唱歌
    卡拉OK開唱,幫助語言發展,還能練聲調,家裡小小歌王就是你。
  24. 騎腳踏車
    全家出動騎車,健康又快樂,還能教孩子交通安全。
  25. 慶祝傳統節日
    端午包粽子,中秋烤肉,讓孩子體驗傳統文化,爸媽也重溫童年。
  26. 做家事
    掃地拖地不是苦差事,當成遊戲教孩子責任感和分工。
  27. 講故事
    睡前講故事,陪伴又能增強語言力,還能偷偷教育人生道理。
  28. 參觀動物收容所
    帶孩子認識毛小孩,學會愛心與責任,順便練習忍耐力。
  29. 做科學實驗
    家裡變小實驗室,簡單動手做,激發孩子的好奇心。
  30. 開車旅行
    全家出遊,邊開車邊聊天,感情自然加溫。
  31. 建造模型
    小小零件拼拼湊湊,培養專注力和耐心,爸媽化身模型達人。
  32. 做剪貼簿
    用照片和貼紙記錄回憶,親子一起回味甜蜜時光。
  33. 存錢
    教孩子存錢有耐心,等到買夢想玩具更有成就感。
  34. 去爬山
    挑戰自己,克服疲憊,孩子學會堅持跟成就感滿滿。
  35. 玩雪
    台灣難得可以看到雪, 如果真的遇到雪了,帶孩子堆雪人打雪仗。其實,一起感受下雨天也是挺好玩的。
  36. 看日出
    早起看日出,感受生命奇蹟,親子間的小秘密時光。
  37. 採摘果實
    帶孩子去果園採果子,知道食物來自哪裡,尊重自然。
  38. 舉行家庭會議
    一起討論家事,教孩子表達意見,也訓練決策能力。
  39. 畫畫
    拿起畫筆,把心情畫出來,讓孩子找到自己的小世界。
  40. 種植
    種花種菜,看它們長大,孩子學會耐心和照顧生命。
  41. 舉辦烤肉派對
    烤肉場上的歡樂滿點,邊吃邊聊,感情自然增溫。
  42. 超市採買
    讓孩子當小幫手,挑東西結帳順便練數學,實用又有趣。
  43. 製作手工禮物
    用心做禮物,表達愛與感謝,孩子學會付出與創意。
  44. 學習新語言
    一起學點外語,開闊視野,將來出國不用怕尷尬。而且語言這種東西,愈早接觸越好啊!
  45. 探索國家公園
    走進大自然寶庫,享受冒險樂趣,還能學生態知識。
  46. 舉行無科技日
    手機放一邊,玩真實遊戲,親子交流升級。
  47. 玩變裝遊戲
    角色扮演發揮創意,小小演員培養想像力。
  48. 去觀星
    仰望星空,帶孩子探索宇宙的奧秘,開啟科學夢想。
  49. 參觀動物園
    看各種動物真面目,了解牠們的生活習性和生態環境。
  50. 探望自己的父母親
    帶孩子去看阿公阿嬤,學會尊重長輩,體會家人的愛。

看到這裡,你有沒有發現,其實很多親子活動都超級生活化?不管是吃吃喝喝、散步聊天、做家事、畫畫還是放風箏,通通都不需要大費周章,也不用特別花錢。重點是一起參與。只要有互動、有笑聲、有你真心的陪伴,那些小日子就會變成孩子心中最閃亮的回憶。

等孩子長大了,也比較不會出現那種「媽,我沒事啦」「爸,我很忙」的句點回應。因為他心裡知道,你一直都在、一直都聽得見。畢竟,親子之間的連結,不是天生就有,是靠這些日常點滴慢慢累積起來的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好日子 親子英語學習資源
0會員
6內容數
好日子Good Day是一個充滿學習能量的地方,從正向教養和英語學習為出發點,不定期建立英語師資實用的教學資源,和撰寫適合親子或是教學現場的文章和教材,很適合想要協助幫孩子建立英語能力的爸媽或是英語教學老師。
2025/06/17
還記得我人生第一份正式工作,就是在大學教英文。那時候我超級緊張,為了第一堂課準備得超用心,想說一定要有架式,英文講得跟母語人士一樣流利,連穿著也很講究,特地買了幾套正式套裝和好幾雙高跟鞋。 結果呢?外表是到位了,但上課時卻覺得很空虛——因為我沒有站在學生角度想:「他們其實只是想簡單認識老師、知道這
Thumbnail
2025/06/17
還記得我人生第一份正式工作,就是在大學教英文。那時候我超級緊張,為了第一堂課準備得超用心,想說一定要有架式,英文講得跟母語人士一樣流利,連穿著也很講究,特地買了幾套正式套裝和好幾雙高跟鞋。 結果呢?外表是到位了,但上課時卻覺得很空虛——因為我沒有站在學生角度想:「他們其實只是想簡單認識老師、知道這
Thumbnail
2025/06/17
我們老師在帶學生的時候,不只是在教課本上的知識,更要處理整個班級的氣氛、秩序和學生行為,這其實就是我們說的課室管理。 所謂的課室管理(Classroom Management),指的是老師在課堂中所做的一系列安排和策略,目的是要營造一個有秩序、互相尊重、適合學習的教室環境。不論你是新手老師還是
Thumbnail
2025/06/17
我們老師在帶學生的時候,不只是在教課本上的知識,更要處理整個班級的氣氛、秩序和學生行為,這其實就是我們說的課室管理。 所謂的課室管理(Classroom Management),指的是老師在課堂中所做的一系列安排和策略,目的是要營造一個有秩序、互相尊重、適合學習的教室環境。不論你是新手老師還是
Thumbnail
2025/06/16
正向教養的五大原則,在我慢慢地練習、失敗、再重新調整的過程中,我也更深入理解了「正向教養」背後的五大核心原則。每一個原則都讓我更明白:教育不是改變孩子的行為,而是建立與孩子的連結。
Thumbnail
2025/06/16
正向教養的五大原則,在我慢慢地練習、失敗、再重新調整的過程中,我也更深入理解了「正向教養」背後的五大核心原則。每一個原則都讓我更明白:教育不是改變孩子的行為,而是建立與孩子的連結。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許多家長總是急欲「解決」孩子的問題,卻鮮少想過是否可以轉換思考角度,或是對孩子的行為有多一些好奇與理解。 捫心自問,其實很多時候並不真的是為了孩子著想,而是想要透過矯正孩子的行為來掩飾自己內心的不安,比如別的孩子可以做到,為什麼我的孩子就不行?抑或是孩子一定要在某個時刻做什麼事情才能讓自己
Thumbnail
許多家長總是急欲「解決」孩子的問題,卻鮮少想過是否可以轉換思考角度,或是對孩子的行為有多一些好奇與理解。 捫心自問,其實很多時候並不真的是為了孩子著想,而是想要透過矯正孩子的行為來掩飾自己內心的不安,比如別的孩子可以做到,為什麼我的孩子就不行?抑或是孩子一定要在某個時刻做什麼事情才能讓自己
Thumbnail
將孩子的狀態放在心裡,引導孩子面對情緒,重新溝通,使得事件不只是事件,而是關係的建立與重建。
Thumbnail
將孩子的狀態放在心裡,引導孩子面對情緒,重新溝通,使得事件不只是事件,而是關係的建立與重建。
Thumbnail
如果你只能教會你的孩子一件事⋯⋯讓他學會去愛。
Thumbnail
如果你只能教會你的孩子一件事⋯⋯讓他學會去愛。
Thumbnail
陪伴孩子不僅是一份責任,更是一種無價的禮物。透過親子共讀、戶外活動以及遊戲互動,培養孩子的多元興趣與能力。在這個使用科技的時代,選擇親子共度的高質量時間,給予孩子更多關愛和安全感。
Thumbnail
陪伴孩子不僅是一份責任,更是一種無價的禮物。透過親子共讀、戶外活動以及遊戲互動,培養孩子的多元興趣與能力。在這個使用科技的時代,選擇親子共度的高質量時間,給予孩子更多關愛和安全感。
Thumbnail
善待孩子,就是變相的在善待自己
Thumbnail
善待孩子,就是變相的在善待自己
Thumbnail
面對哭泣的友伴、或是突發的狀況,孩子沒有像大人一樣的能力,可以馬上判斷事情的經過、或是立即反應下一步,因此站在一旁什麼都不說,是很正常的。
Thumbnail
面對哭泣的友伴、或是突發的狀況,孩子沒有像大人一樣的能力,可以馬上判斷事情的經過、或是立即反應下一步,因此站在一旁什麼都不說,是很正常的。
Thumbnail
陪孩子以正面的心態去適應任何大小事,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Thumbnail
陪孩子以正面的心態去適應任何大小事,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Thumbnail
曾經聽到孩子這樣說或這樣問,如果你是爸爸媽媽,你會想到什麼,又會如何回應呢? 1.我要你跟我比賽/一起玩 2.我希望你們好好聽我講話 3.在我附近就好,我不想要一個人 4.在我旁邊,而且不要只顧著做自己的事 5.一起打球/出去買東西/打電動 6.我不要你去上班
Thumbnail
曾經聽到孩子這樣說或這樣問,如果你是爸爸媽媽,你會想到什麼,又會如何回應呢? 1.我要你跟我比賽/一起玩 2.我希望你們好好聽我講話 3.在我附近就好,我不想要一個人 4.在我旁邊,而且不要只顧著做自己的事 5.一起打球/出去買東西/打電動 6.我不要你去上班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