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曾對導生班整體呈現的自私態度、不和諧態度、不認真學習的態度感到心寒及失望,
但我已學會情緒重置的心法,
所以沮喪的情緒不會在我心頭盤繞太久。
但如果我可以改變他們這些負面的態度,
那會不會就獲得像是令頑石點頭一樣快樂?!
方法可能有:
❦ 給他們台階
例如當他們把自己的狀態搞到很難堪的時候,做一個隱形的台階給他們,讓他們可以走下來,不用一直在高張的情緒中。
❦ 給他們示範
以「禮貌」為例,當我在與他們交談,或是與其他老師同仁交談時的「有禮的態度」、「有禮的用字遣詞」,讓導生們聽之、學之,這樣長期下來可能形成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
❦ 給他們橋樑
例如當他們懷疑自己是否能做得到?是否也可展現這樣的優雅有禮行為時?給他們一個可以走到新的言行境界的橋樑,一但可以走到新的境界,那他們就可以進化到新的狀態。
❦ 逗他們開心
例如有時候我會嘗試以幽默的方式來教導一些事情,我發覺這樣他們好像比較願意服從與配合。
❦ 給他們鼓勵
在"爛班"風評中長大的孩子,絕對不會有足夠的自信,所以如果能在恰當可遇不可求的時機,例如期末要盤點這學期班務付出的記功嘉獎時,或是ta有好表現時,給予鼓勵及感謝,這有點像比馬龍效應,所以ta就會對自己的榮譽感,對自己有自信,這可能更有機會讓ta願意展現良好品性行為。
❦ 責備他們
如果鼓勵像是「胡蘿蔔」,那麼「棍子」就是扮演反向的激勵功能。這群低成就、低自尊的孩子,有時也會期待師長的責罵,因為ta們心裡也是知道,會罵,表示還沒放棄ta們!但高中生不可以亂罵的,所以找到合適的時機,例如任課老師來找我抱怨學生沒有準時交作業時,就是可以罵罵他們的好時機了!
❦ 幫他們養成原子習慣
例如一丁丁、一點點都讓他們做到以前不曾做到的良好行為,多做幾次後,就會變成習慣,變成習慣後,就會展現新的氣度。一旦大腦的神經迴路成功地重新配線,需要介入的外力也就會越來越少。
❦ 給他們零添加的關懷
這類長期在低期待、低成熟狀態下長大的孩子,其實在外人眼中,通常會是最快被捨棄的一群,例如,辦理升學講座的時候會忘了他們(反正他們成績不好)、辦理特殊活動的時候會忘了他們(反正他們也沒能力勝任)、校內有學生不良行為的耳語時通常會想到他們(成績差有時和行為不良成正相關?!)。
那我可以做的,就是幫他們留意,如果真有上述情事發生,就去替他們爭取他們應有的權益,或是替他們澄清黑鍋,讓他們覺得自己沒有被忽略、委曲得以申張,仍然像成績好的孩子一樣,獲得師長的一視同仁對待。
❦ 我自己要雞婆又不厭其煩
以上所有過程,都不是會從天下掉下來的美好結果,而是需要觸酶去觸發,這個觸酶的角色,像鹽者一樣,一種若有似無的存在,但又不可缺乏,而且要不厭其煩地持續照著計畫執行。
有點像是一個幕後的導演,不動聲色地安排了一場長期的劇本,讓導生在其中扮演一個有公德心、願維持團體和諧、願為自己的未來認真讀書的角色。
但因為像是在幕後一般的不為人知,所以是沒有功勞的,就算成功了,旁人也不知這是TA的功勞,這種差事通常就是民意代表最不想接的case吧?!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不一定會成功。既然一切都那麼無為而治,那就表示結果不一定是"而治",有可能只是"無為"。
但既然現在是最糟狀態,不會再比現在更糟,那如果有一點進步的話,不就已是賺到了嗎?這是穩賺不賠的決定!
我有一個夢,
我想照上述方法測試看看,
看看能否漸漸激發ta們的內驅力!!
反正如果失敗的話,
那就跟現況一樣而已,
所以也沒差。
但如果成功,我的班,就會是一個整體有公德心、願維持團體和諧、願為自己的未來認真讀書學習的班級。
我發現跟當時的我相比,
我好像真的已成功開箱使用『菜b導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