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擔任班導的第一年,我用幫導生慶生的方式來促進孩子們彼此的熟悉度,並且要很公平地做到每個人都能擁有這樣的「慶生關鍵時刻」。
在孩子生日的那天,全班幫ta唱生日快樂歌的代價,就是ta要捐出一個的心願。😆😆
多數的孩子都願意在那樣的"高光時刻",跟大家分享一個ta的心願。
但當我聽到一個孩子說「我沒有心願」,我總是覺得很驚訝?!
一個人怎麼會連一個心願都沒有呢?🤔🤔
在擔任班導的第二年,
我對導生們有更多的認識與理解,
我對教育氛圍及現況有更多的感觸與無奈,
我對『未來』有更多的戒慎恐懼與不解……
前陣子我擔任校內數理班成果發表會的評審,在冗長的學生報告過程中,早期在參與這樣盛會的教學相長獲得新知的欣喜感蕩然無存,這次我只留下滿頭的問號?學生們做了將近一年的研究,怎麼只端出這樣歪七扭八、不知所云的作品?????
後來我私下隨機詢問,發覺主因在於「這是老師逼我們做的,這根本不是我們想做的題目。」「那你們真正想做的是什麼?」「我們也不知道,我們其實什麼都不想做。」
理解這樣的原因後,我發覺,自己不像以往會激動地開始鼓勵學生、諄諄教誨、害怕學生是在浪費自己的生命?
我只是默默的點頭,然後跟他們說,「原來如此~謝謝你們告訴我真正的原因。」
因為,我自己的人生信念也正在雪崩中……那我與學生豈不是同病相憐?那就不用倚老賣老了,其實,我好像也沒什麼東西可賣……
數理班學生不知道要研究什麼,那就算了吧~
我的人生信念正在雪崩中,在建立新的人生信念前,那就先隨波逐流吧~
要說出自己現下這樣的心底想法,是需要一點勇氣的,因為,世道仍鼓勵正向積極。
其實我也很認同正向積極,我的工作,也需要我常保正向積極,並引導學生正向積極。
但前陣子我發現這本〈你不必有個夢想〉,
它好像,
是站在包容我和學生可以隨波逐流的這一邊,
它認同我們不必有個夢想!
讓我,
更清晰地發現,
原來我們其實真的可以不用 隨 波 逐 流 。
##